詩詞典故
清 徐天序 山水畫〈坐禪〉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公有領域)
詩人杜甫卻描繪了一個完全支離破碎的春天;在這個美麗的季節裡,觸目所見居然是一片荒蕪,雜草蔓生,連花朵都滴下了眼淚;唯一殘存的,大概就是那一絲始終不肯放棄的希望吧。
%e6%98%a5%e6%b1%9f1
惠崇是蘇軾的好友,是個能詩善畫的和尚,尤其擅於小景;他所描繪的鵝、鴈、鴛、鷺等禽鳥栩栩如生,毛羽膨鬆,神態生動。
元 錢選〈梨花圖〉。(公有領域)
梨花開放在春天,潔白如雪,純淨無瑕,她從不與群芳爭豔。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以梨花形容楊貴妃居於仙宮的模樣。
辛棄疾。(大紀元製圖)
山河破碎,復土難收的悲哀;英雄無用武之地,壯志成空的悲哀:種種悲哀纍結在胸中;詩人借《破陣子》抒發自己多麼渴望重回沙場,馳騁敵陣,橫掃金兵,為君王收復河山,為朝廷建功立業的宏大抱負!
(shutterstock)
盧渥是唐宣宗時的一名中書舍人,有一年,他到京城參加考試,趁著閒暇四處逛逛,不覺漫步到了宮廷外的御溝上。秋涼時節,御溝的水面飄流著片片紅葉,好不美麗。盧渥忽然發現其中一片紅葉上頭似乎有字,於是將它撈起一看,葉面竟題了一首詩: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清 李培雨〈牡丹〉。(公有領域)
歐陽修詞云:「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東風容易別!」唐朝時,洛陽被稱為牡丹花都,城內栽滿了牡丹。牡丹到底有多美呢?竟能將春天包涵在其中,令詩人不忍作別。
清 任熊〈大梅詩意圖〉。(公有領域)
南北遷移,本是雁群為了躲避季候寒冷的自然反應,不料卻使牠們成了傳信的象徵;忠於伴侶的天性,更使雁兒平添許多詩情畫意。 雁足傳書,來自於一個動人的故事。
清 陳字 文房集錦〈山茶野菊〉(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
山茶 似牡丹一般鮮豔,卻微小而不願以名花自居;沒有富貴之氣,又不似幽蘭嬌柔。 山茶的花期甚長,總在春天時領先群芳出現,又在冬季裡不畏嚴寒伸展。
清 改琦〈仕女圖〉。(公有領域)
當春風吹起時,開了滿山遍野,帶來大地一片明媚風光的花朵,其實是桃花。「兩岸桃花夾古今」,「春來遍是桃花水」,「春風桃李花開日」,「桃李殷殷柳絮飛」,這些全都是歌頌桃花的詩句。燦爛嫣紅的桃花才是民間真正最常見到的景象。
南宋 夏圭〈雪堂客話圖〉。(公有領域)
柳宗元自小被稱為神童,他「精敏絕倫」,二十一歲進士及第,妻子是禮部、兵部郎中楊憑的女兒;二十四歲任秘書省校書郎,三十一歲時,就已是京城的監察御史了。
〈王翬仿諸家山水.倣王維雪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科舉落第後,孟浩然還不死心,繼續在京城裡徘徊;摯友王維邀請他去官署參觀,孟浩然很高興地前往了。兩人正聊得愉快,突然皇帝駕到,孟浩然一下慌了手腳,無官無職的他,臨時沒處迴避,只好藏進了一張大床底下。玄宗皇帝走進屋來,只覺王維神色有些異樣,便問發生了什麼事?
東漢 袁耀〈綠野堂圖〉。(公有領域)
清代文學家張潮曾於其《幽夢影》中說道:「在月光下,要欣賞簫聲;在山林間,聆聽松濤聲;在水際,該聽漁人的欸乃聲;如此,才算不虛此生。」(1)那麼,在客遊他鄉的孤獨夜晚,又該聽什麼聲音,才最感觸良深呢?
清 蕭晨〈踏雪尋梅〉。(公有領域)
相傳,宋朝時候有一位比丘尼,為了求道,踏遍了千山萬水,想尋找佛法在何方。她不辭艱辛,吃了無數苦頭,以為終會找到一個使自己開悟的答案,明白道如何成?如何打開佛性,體悟生命的真相。
明.陳裸〈王維詩意圖〉。(公有領域)
開元年間,年輕的王維漫遊若耶,借住友人皇甫岳的雲溪別墅中。這裡青山綠水,飛澗幽泉,還有樸實的農戶,採蓮的少女,生活其中每每令人忘俗。在一個春暖空山的夜裡,如常禪坐的他,突然聽到了桂花的聲音。
清 沈宗騫〈竹林聽泉圖〉。(公有領域)
邵雍是北宋的理學家,更是知名的象數大師和預言家。相傳邵雍師承仙人陳摶,作了《周易先天圖說》流傳於世。他曾信手寫了一首有趣的數字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清 華嵒〈隔水吟窗圖〉軸局部。(公有領域)
一個春天的早晨,孟浩然從甜夢中甦醒,腦中仍縈繞著繽紛花朵,清脆鳥鳴。他準備好要迎接春光了;推開窗,卻見滿園落花,春色狼籍。究竟夢裡的春天是實?還是夢外的春天為真?孟浩然吃了一驚,他提起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李太白文集》之《將進酒》。(公有領域)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這是杜甫對李白充滿傾慕的歌頌,清新飄逸卓然不群,正是李白最傳神的寫照,也是他作品的風格。雖然出生在格律詩的全盛的年代,但李白還是最喜歡寫那不拘字數、不拘長短,自在又痛快的古詩或者樂府。
宋 (傳馬遠繪)〈雕台望雲圖〉。(公有領域)
在浩瀚的時間長河中,人類的生命如此短暫。悠悠萬代,世間的輝煌,不過如一粒粒瞬間碎裂的沙塵,甚至留不下一片漣漪!生命究竟為何而來?又將歸往何方?在無盡的蒼穹裡,如此微渺的自我,卻總苦苦追尋著一個或許永遠也得不到的答案!
清.戴熙〈雲嵐煙翠圖〉局部(網路圖片)
王昌齡的好友辛漸準備北上洛陽,詩人特地陪伴著他,直送到潤州,在芙蓉樓作別。〈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清 禹之鼎「幽篁坐嘯圖」(洛神藝術網絡圖片)
人稱「詩佛」,在他的詩中常常看不到作者個人的形象,只是如畫般描繪出自然的本來面目。由於長年修佛,王維的詩總表現出一種「無我之境」,沒有過多的情感,只是靜觀萬物紛陳而已。〈竹里館〉一詩卻打破了這個常例,詩中不但出現了主角清楚的自我,而且還是一個極度孤獨的形象。
〈梅花翠雀〉(國立故宮博物院)
王維羈旅在外,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位剛從故鄉來的客人,想打聽家鄉的近況;沒想到滿腹鄉愁的他,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問起,最後,卻提起了梅花。
明 盛茂燁〈唐詩山水僧敲月下門〉。(公有領域)
賈島對韓愈再三拜謝,兩人變成了好朋友;韓愈騎上馬,與賈島一路討論著詩文回去。一如月下劃破寂靜的聲響,賈島與韓愈的相逢,也敲開了他人生與仕途的大門。賈島後來以韓愈為師,並正式還俗參加科擧,只可惜內向孤靜的性格,使他鬱鬱不能得志,一生在排擠、貶謫,與謗議間度過。
清 袁江〈觀潮圖〉局部。(公有領域)
離別,給人的印象似乎總是悲傷的,壯年時離別,是一種沉痛的割捨;暮年時離別,是一份對逝者的自傷;然而,離別發生在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卻可能於殷殷相送中,寄託了更多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與祝福。
元.朱叔重〈春塘柳色〉(國立故宮博物院)
盛唐,是帝國領土最為擴張的時期;塞外遼闊的風光,英雄策馬的景象,拋頭顱、灑熱血,建功立業,是每個好男兒心中都有過的夢想。在這個時期也產生了許多傑出的邊塞詩人,他們的作品得到百姓的普遍共鳴,也被人們所廣為傳唱,而其中最傑出的當推王之渙。
力士脫靴,貴妃研墨。清代版畫。(公有領域)
李白應是深具仙根的,據《李太白全集》裡記載,他與東巖子在山中養了一千多隻珍禽,並能召喚牠們;這段時光想必也奠定了李白詩文中具有的「神仙氣息」。
明 張路〈騎驢圖〉。(公有領域)
孟浩然年長李白十二歲,當時已經是名滿天下的詩人了,而年輕的李白才初出茅廬呢。他們一見如故,時相往來。李白彷彿像見到了一座高山,一心只想親近與登攀;孟浩然的胸懷磊落,恬淡自然,讓李白寫下了「吾愛孟夫子」的滿腹欽仰:
清 王翬〈雲山競秀圖〉。(公有領域)
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一○七九年),御史何守正等上表彈劾,言蘇軾詩句譏諷朝政,暗藏不軌;神宗大怒,將蘇軾逮捕入獄待死,史稱「烏臺詩案」。這是蘇軾政治生涯的重大轉折,他在獄中歷盡折磨,三不五時接受嚴刑拷打,「詬辱通宵不忍聞」,幾度將要命絕;……所幸最終免死,改謫黃州團練副使。
重陽節登高是從古傳今悠久的中國文化,內涵深厚。(圖為清‧錢杜〈人物山水圖〉/公有領域)
公元七二七年,年輕的李白來到湖北安陸,一腳踏進秀麗的碧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這裡有山巒疊翠,花樹如仙,甘泉清冽、鳥語低迴,……
〈韓湘子、曹國舅二仙會樂〉(國立故宮博物院)
韓愈因為諫阻唐憲宗迎佛骨,惹得皇帝大怒,把韓愈貶去潮州(廣東)當刺史,限日動身。潮州當時開化較晚,距離京城又遙遠,一路都是窮山惡水。韓愈倉皇地前去赴任,途中卻遇到一場大雪,凜冽寒風之中,大雪積累了數尺深,連馬兒都無法前行了,前後看不見道路;韓愈困在荒野中,又飢又冷,不禁絕望:「難道我今日要死在此處。」就在進退兩難之際,忽見遠處有人冒著嚴寒掃雪而來,韓愈又驚又喜,一看竟然是韓湘子。
月亮  月夜 (攝影:王嘉益  / 大紀元)
然而,國境的安寧,四海的昇平,是要以戰士的風霜與離鄉背景做為代價的。那塞外雄偉的風景,背後是刺骨的風沙,與深閨夢裡的眼淚。邊塞與閨怨,就成了唐詩題裁中互為表裡的內容。
    共有約 50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