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感言
長久以來,我一直在摸索不同的教學方式,能讓孩子透過課堂上的學習,循序漸進地啟迪他們生命裡各式各樣有興趣的連結,讓學習的彩光自然而然地進入孩子的成長地圖中,進而對美好的未來,有深切的渴望與追求的熱情。只是,很多新鮮有創意的教學火花,常在升學壓力下,被迫暫緩或是變相地用「搶」時間的方式來進行。
前些日子,我和同學討論了現今媒體對台灣社會產生的影響。有同學提到:「現今媒體的過分操作,可能是造成台灣社會部分價值觀偏頗的元凶。」媒體(或可直接說某些操作特定媒體的特定階級)的影響力固然很大,但台灣媒體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鎖鑰,是掌握在公民(我們每個人)手中。
無意間,在博客來網路書城發現一本好書,嚴長壽、吳錦勳所著《為土地種一個希望》,這本書用字精鍊,結合數篇用生命架起的故事,文末,用了上面席慕容那首詩,我想,作者的用心,可想而知。我用力地看完一篇又一篇的故事,感動,其來有自。
「飛碟!飛碟!金色的飛碟!」早晨打掃時間,小平望著天空大喊。孩子們紛紛抬起頭看著東方湛藍的天空,這時太陽被低低的雲層遮住,藍藍的天空上出現兩個拖著長長白色飛機雲的金色飛行物體。
純粹的教育正念提升教師的教學理性,達至教學熱情的頂端。
前天夜間,我批改36位學生們的作文〈一個曾經去過的地方〉。挑燈夜戰3小時,啜飲咖啡數杯,仍是倦意不斷、呵欠連連。起因為作品讀來大同小異,毫無新意,令我幾度眺望遠山放空心情。
颱風過後,學校樹枝垃圾無法及時清理。不久,地方小報又刊出了學校運動場尚未恢復的相片。看到報紙,校長臉色鐵青的找來了訓導主任。訓導主任臉色嚴肅的找來了體衛組長。
大學時,我遇到各式各樣的教授,不同的教授豐富了我生命不同的角落。
巡堂時,我總會想:每個座位滿載著夢想的靈魂,追夢的勇氣,以及發掘知識美的熱情,每個教室的每一隅,將在未來充滿動人的回憶與感人的故事。
突如其來的週末研習公告,在前一天發布,鬧得辦公室裡議論紛紛、人仰馬翻。一陣喧譁過後,兀自尋求解決的辦法,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每個人似乎都成竹在胸,各有一套因應之道。
又是一個學期結束了,當聽到耳邊再度響起薩克斯曲《回家》,心中還有些戀戀不捨。考完試後,學生離校,昔日熱鬧的教學樓忽然顯得格外冷清,在窗前佇立片刻,曲終人散之時,安靜的時光,總是帶給人絲絲惆悵,一切終將過去,成為過往,而在這個過程裏,還剩下什麼?
活力教師快樂教學
曾經,一雙滿溢桀驁怒氣的眸光攫住了我的心靈,是怎樣的悵然淒涼,讓他得用煢孑孤寂來隱身自己的良善?曾經,一雙揮舞暴戾仇怨的手臂圈住了我的步履,是怎樣的無助落寞,讓他得用決絕背棄來銘刻自己的青春?
我喜歡當導師,因為帶班就像帶鏡子。鏡子能照到我臉上的汙漬,帶班能讓我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
緊張忙碌了一學期,臨近期末階段,可能每位教師和學生一樣,都或多或少感覺有些疲憊。其實,這些天以來,我也曾時常有種心力交瘁的感受。可是,再累,課,還得要一節一節的繼續上,那麼,怎樣才能緩解這種「心累」呢?
美感教育為五育中的重要一環,可以提升人們心靈,因此越來越受當今社會所重視。然而,近代「美」的概念受到誤解,不但無法為人們帶來美好,也對心靈的昇華幫助不大,幸而神韻藝術提供一個典範,讓人們能體驗藝術的美與善。
已經俯趴在桌上整整一節課了,任我千呼萬喚、再三催促,她還是無動於衷……
前陣子台北有一位國小教師撰寫〈全班都零分〉一文,文中提到:「你本來就有價值,和老師的評分無關,你本來就有價值,不管別人怎麼評你。」
一個令人雀躍的清晨,有點晨霧,又有點水珠,處處充滿生機,陽光露出可愛的笑容。每天一早能看到和煦的陽光,何嘗不是新生的一天,喜悅的一天?當我們改變心態,每天存著感恩的心,把握當下,感謝上天每日都賜給我們新生命,讓自己安然地完成每一天的工作或任務,甚至還有空暇時間充實自己的心靈,或將心得分享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何嘗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當嫣紅的鳳凰暈醉之後,我將靜靜的離開,正如我悄悄的來到。
人皆有七情六慾,基於現實要求或私慾需要,有可能臣服於內在魔鬼的驅使,罔顧道德操守,專斷獨裁為所欲為,產生卑下或不當言行。在此,期盼老師們能夠隨時檢視自己,修正自己,在天人交戰或獸性與人性拉鋸之間,能及時正確選擇,不可片刻遺忘作為人師與經師的崇高使命。
因為小玲,我的教學生命樣態也改變了,從此我不再用世俗定義的美醜當作審美觀,來決定我對待孩子的態度,或斷定一個孩子未來的發展。
昨天到社區的溫室農場參訪,看著植物在無毒的環境中成長,不禁思考:如果離開了溫室,不知還能不能在堅韌的環境中適應?反思一下,我們的孩子,是不是也是溫室的花朵?是不是也備受呵護?是不是也可以離開細心照顧的環境自立更生?
如果說聖人不好當,惡人做壞事會被制裁,那麼好人應該很好當。但是每一個人的處事態度、看問題角度絕對不一樣,有人行善要揚善,有人行善要默默,端看自己怎麼選擇。
人類將藝術創作與美感經驗進行過度或嚴格的分類與界定,不但是限制和妨礙,也會讓藝術創作表現落入僵化之地…
感謝故事人協會老師的介紹,讓我得以接近另一種跟教育領域完全不同感受的學習與成長:攝影——體驗靜態的影像紀錄。
傳統文學的故事深富文化內涵,是孩子汲取古人經驗,澆沃自己生命的重要方式。古今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但面對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歡聚別離卻是一樣的。拋開時空的差異,故事與真實人生有許多相似之處,簡言之,故事就是古人有了結局的人生,而人生卻是自己正在演出的故事。
因為賈伯斯的名言中,含有不少的激勵和感受,所以便以自我感覺良好的佳句做為大家的座右銘。
近日在新聞媒體上吵得沸沸揚揚,關於私立學校使用監視器的問題,早在多年前,我便已耳聞,且曾經「身受其害」。以下,是我的幾個「親身體驗」。
利用時機,找出孩子的亮點,並持續發光發熱,我想才是當務之急,尤其是生命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區塊,實有強化的必要性,才能落實把每一個孩子帶上來並充分展能在高貴生命上。
又是一個新的學期開始了。學期伊始,重返校園,每天面對熟悉的學生、熟悉的教材,我卻感到一種習以為常的怠倦。我不怕寂寞,但對於內心麻木、消極的怠倦感則不得不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