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教養心得
雖然有很多人性共通的地方,但在具體表現方式上,東西方可以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體現在教育上也似互為矛盾、背道而馳。下面這張對比表也許能反映部份表象。
後來我轉念一想,長久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就將女兒勸我的話,寫下來貼在電話上......
孩子大了,要自己買衣服,大人給買的衣服,孩子總嫌不好看,怎麼勸也不穿,而孩子喜歡的衣服,在家長眼裡簡直就是垃圾,又醜還又貴,雙方為此爭論不休。近日看到網絡乞丐犀利哥的故事,很有感觸,莫非精神病患者最能體悟現代藝術之美?
網上有篇文章在海外中學生裡流傳很廣:「Attention: Overbearing Asian Parents,注意了,霸道的亞洲父母們」,作者Philip Guo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博士生。有感於一些具有叛逆心理的亞洲學生對父母的不滿和怨恨,由此引發的吸毒、酗酒等愚蠢行為,作者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給父母們發出忠告:不要把上名牌大學看得那麼重要,一味強調學業的...
在海外,當第一代移民父母含辛茹苦的把孩子養到13,14歲時,一天,在父母責備孩子學習不努力的嘮叨中,孩子突然爆發了:「我恨你們!你們就知道讀書、讀書,根本不管我是怎麼想的!」說著哭喊著衝進自己的房間,把門還反鎖上了。
德生的兒子大學畢業,找到一家餐廳工作,在進入辦公室之前老闆要求新人必須先在外場實習三個月,可是做不到一個月他就因為不堪辛苦提早離職,接著又找了好幾份工作都是無疾而終。感嘆的是現在的孩子生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下,不曾吃苦自然吃不了苦,長期的安逸下竟然侷限了一個人的前途。
身為三個孩子母親的我,有非常多的機會當上家庭法官。但是,不論結果如何,總會有小孩覺得「不公平」。這不在孩子的心眼大小,而在我的基點恰不恰當,畢竟我是母親。在孩子還未成年的時候,父母角色的功能是永遠無法用朋友的內涵來取代的。
或許是自己在一個極其閉塞的社會中長大,也或許是自己忽略了這個完全不同的社會環境,當朋友們提醒我孩子一旦進入了中學就等同進入了反叛的階段,你就要多長一個眼睛時,我反而勸說他們,太多的監控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
自從當了全職媽媽以後,才真正感覺到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是件很值得欣慰的事情。過去的數年裏,雖然生了三個小孩,但是在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和他們在一起。每天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做義工還要處理一些家務,能給孩子的時間真的少得可憐。雖然,把他們帶到人世間,卻並沒有真正盡到母親的義務,內心也常常有所歉意。所以兩個大孩子和我並沒有太多的感情交流和溝通,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兄弟倆在...
以前為了省時間,所以對孩子的購物情況很少過問,只要他們不吵就好,這種怕事的心態,在今天的購物中,忽然發現小孩子的金錢觀,真的要用心的去建立,稍為花點心思,就能把他們導正。往後不敢再嫌麻煩,一定把握機會教育孩子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
是否給予孩子零用錢,經常是父母們關心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家庭價值觀、實踐和經濟狀況決定著是否給予孩子零用錢。零用錢可以給年輕人帶來獨立感,以及教育他們如何選擇利用金錢的責任感。
根據少年虞犯行為的分析,少年們之所以會逃學、離家,多半在於少年的心理都缺少一份強烈的歸屬感。他們對家庭欠缺一分貢獻的力量,甚至發出「家裡有沒有我都沒啥差別」的錯誤訊息。如果孩子能夠對家庭提出貢獻,便會在家庭中獲得滿意的位置。如此便能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和價值感。
孩子自己要面對的問題,家長不需要在過度的寵溺中增加自己的困擾,也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到底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總要自己去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我們的呵護無法伴隨他一輩子的,那麼就讓孩子以豐滿的羽翼去飛得更高更遠。
11月1日,形象顧問兼「美國夢想成真基金會」董事長朱若愚在紐約華僑文教中心舉辦座談會,從溝通能力、行為態度和表達技巧三個方面,分享作為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打造成功人生的經驗。
時間是晚上11點40分。老二揉揉沉重的眼皮,繼續努力地在書桌上趕寫積欠的作業。
有耕耘才有收獲的道理,便是父母培養孩子「知福、惜福」的開始。
做爸爸的我這回可長了學問了,學會了怎麼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其實與所有人的關係也都是這樣。只要自己敞開心扉,放開思想,多關注孩子,而不是成天忙自己的事,你時刻都有機會贏得孩子的心,與他們親密相處。這就是我們都想要的「質量時間」,當我們與孩子們在一起呆了足夠長的「數量時間」後才有這麼美妙的「質量時間」浮現出來。
讀國一的兒子在國文科的平時測驗時,老師為了要提早訂正,叫還沒做答完畢的七位同學到教室外面繼續做答,兒子也是其中一位,一走到走廊,大家的心情很自然的就鬆懈下來,從簡單的交談進一步發展到試題的討論,在熱烈的氣氛下,兒子最後也一起參與討論;這時候只有一位同學始終默不作聲,不加入討論。
星期一早上,女兒起床後,情緒很差。不肯乖乖用餐,幫她梳頭時,也故意左擺右扭,一副很不合作的態度。
前陣子因為失業率攀升,專家紛紛展開做這方面的研討,發現參與家務分工的人,比較不會失業。
現代的父母孩子生得少,總是拿來當寶貝般地扭著、疼惜著、呵護著。無形間,培育了他們養尊處優的性格。朋友說,千萬不要做太能幹的父母,大小事全往自己身上攬。這樣不但忙壞了自己,也會貽害孩子的成長。
身為家長,不是在一旁像隻無頭蒼蠅一樣,嗡嗡鳴叫地干擾孩子,也不是每天殷勤地詢問孩子到底做出了什麼成績、評斷孩子的興趣有沒有未來;身為家長,你應該做的,是耐心等待、從旁協助,然後,樂觀其成。
想了一個晚上,我決定要跟孩子道歉,讓她懷著不安入睡,已經是一位做母親的失職了,只不過我也是一個常人,在盛怒中我還是沒有辦法馬上認錯,雖然我有自己堅持的理由。再說時間已經晚了,孩子也睏了,她或許聽不進我的解釋,雖然自己這麼想,但是卻怎麼也睡不著了。
大兒子小時候,如果有人問他:「你在哪裡寫功課啊?」他總是回答:「在安心班。」孩子小一第一次放暑假不知該如何安排,加上我也得為學生上暑期輔導課,於是隨同一班的家長送到附近的美語安親班。哇!一週五天課,上六週,需要付一萬六千元,真是貴啊……安親班標榜著每天安排不同的專業人員上課,例如:羽球國手、書法家、音樂班老師等,結果大都是第一次專業人員到場,隔週後再也沒有了...
一到三年級時,女兒參加了女子童子軍,後來失去了興趣而退出。如今,她又想回去參加了,因為她的幾位好友都在同一個童子軍小組裡。我想女兒有一些朋友,這對她的性格發展比較有好處,所以就同意她再去參加。
多姿多采的暑期即將被秋高氣爽的微風送走,孩子們也不得不收拾起藍天沙灘的夢想,趕走大日照床頭的慵散,調整好作息時間,買好學習用具,找出上學穿的服裝,準備迎接新的年級、新的同學、新的教師,甚至是新的學校。
(大紀元記者費姍姍澳洲墨爾本採訪報導)2009年8月28日,悉尼紐省議會大廈舉行的2009年年度澳洲父親(2009 Shepherd Centre Australian Father of the Year)的頒獎典禮上,一位華人在掌聲與叫好聲中接過了本年度「澳洲最佳父親」的獎盃,這也是自該獎項設立55年來,首位華人獲此殊榮。他,就是李存信,曾經風靡美澳和...
兒子上國中了,正是叛逆期的開始,我心裏已經有了準備;他開始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他開始有許多電話和朋友......其實父母的愛是全方位的,可以適當的分一些到行動中,一個關注的眼神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看得見的愛,一個輕輕的擁抱和愛撫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接觸的愛,當愛無處不在的時候,孩子會更加珍惜、更加努力的。
朋友轉述了一則笑話給我聽:「有一位從小都就讀貴族學校的女孩,來到公立學校的教室,很羨慕的說:你們學校好好喔!都有電風扇可以吹,不像我們教室只能吹冷氣,吹得我冷死了!」
我忍不住回頭看那正在拉捲簾門的老闆娘,心中暗想:能對一個四歲小娃娃講信用的人,實在不多了。她犧牲了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為我上了一課。我的美兒,每天喝著這種善良人做的豆漿,健康的恐怕不僅僅是她的身體了!
共有約 52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近年來,特別是三年疫情以來,大陸出現一種導致銀行壞帳大幅提升的新型神祕炸雷——職業背債人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