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靶治療
在國內癌症死亡原因中,肝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動脈內注射化學治療,是民眾治療晚期肝癌的另一個選擇,奇美醫師馮盈勳表示,可提供更高的藥物濃度集中到肝臟腫瘤,並減少其它副作用。
(大紀元記者林秀蓮台灣雲林報導)今年22歲的林小姐,因有嚴重頭痛與嘔吐的症狀求診,檢查後發現左腦有個約六公分大的腦部腫瘤。高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可能是惡性之腦腫瘤。醫生與林小姐及家屬充分溝通,詳細解釋腦瘤手術的成功率,併發症與後續治療後,林小姐在去年10月接受腦瘤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學業表現亦十分傑出,考取專業證照。
美國每年有150萬人診斷出罹患癌症,57萬人死於癌症;癌症是美國十大致死疾病第二名,僅次於心臟病。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員試用基因療法治療癌症,初步証實效果卓著,17位癌症末期病患,有9人腫瘤縮小,其中2位的腫瘤完全消失。目前正擴大試用癌症的種類,進一步了解其適用範圍。
(大紀元記者鄭麗駒香港報導)大腸癌是香港第二號癌症殺手,單在2008年已奪去超過1,600人的生命。香港首個以癌細胞基因分類釐定個人化大腸癌治療成效的分析,使用癌細胞基因KRAS測試配合標靶藥物,選擇最佳治療方案,成效不遜於國際數據。
B系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是兒童最常罹患的癌症,在成人罹患的急性白血病中發生率為第二高。雖然用密集的化學治療,有些病患仍會復發,存活率甚差。美國兒童癌症及血液病中心及洛杉磯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宣布,在白血病的治療機轉上取得突破性新方法,可提供身體對抗白血病的防禦系統,並且開發白血病療法的新領域。
工研院與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合作,成功開發出第 1支自主研發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抗癌標靶候選藥物「ITRI-260」,並技轉台灣生技業者,未來進一步試驗後可再技轉出去。
腫瘤、感染與免疫、心血管疾病等致命疾病,都與「細胞自噬」作用有關。中研院今天發表研究成果,找出細胞自噬體形成分子機轉,將有助日後治療細胞自噬失調相關疾病藥物開發。
媒體報導,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想引進重粒子治癌技術受阻,認為總統馬英九未協助化解阻力,產生嫌隙。總統府今天表示,總統已指示行政部門評估,要對醫療技術扮演促成者角色。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究所研發癌症診療新藥「錸-188微脂體」,已完成臨床前動物試驗,預訂民國100年申請人體臨床試驗,期望此放射性治療腫瘤藥物,對國人醫療照顧有所貢獻。
荷蘭湍特(Twente)大學的MIRA研究協會正研發一項技術,藉由奈米級大小的黃金粒子檢測並治療腫瘤。其基本概念是利用蛋白質(抗體)附著在微小的黃金粒子上的特性,使之作為與腫瘤聯繫的橋樑,藉此檢測並摧毀腫瘤。
過去常依據抽菸、性別等作為肺癌病患接受標靶治療的條件,但台大醫院臨床試驗發現,經檢測發現基因突變者,建議一開始就接受標靶藥物,可提高肺癌病人療效。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日前中央健保局將頭頸癌標靶用藥納入給付,相關醫師指出,台灣的頭頸癌患者以口腔癌為最大宗卻沒納入適用對象。若健保能再增加補助對象,其實並不會替社會增加經濟負擔,相反的會創造更多的生產力。
(據中廣新聞報導)長年來,癌症蟬連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台大化學系研究團隊利用物理化學的「核自旋」,增加磁共振的影像對比,成功應用在活體老鼠的癌症早期偵測,實驗後發現,癌症組織的影像,比傳統磁共振清楚了四倍以上,大幅提升腫瘤早期偵測的成功率,進而掌握癌症治療黃金期。(陳映竹報導)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報導)台衛生署基因體醫學國家型計畫研究發現,香菸中的致癌物NNK,會累積一種「DNMT」蛋白,使人體本身就存在的抑制癌症的基因無法起作用,成為導致肺癌發生的原因之一,但是戒菸可降低肺癌發生率,也為戒菸有效減少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提供有利的證據,此項研究成果更首次榮登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封面。
(大紀元綜合報導)子宮頸癌為全球第2大女性癌症殺手,已知有達98%病例都由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引發,以現時醫療技術,只可打疫苗預防,無法治療。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出「防子宮頸癌的HPV治療性疫苗」,成功治療白老鼠身上的子宮頸癌,痊癒率達百分百,用於人體身上則有待臨床實驗。
新核醫藥物發揮雙效功能,提昇末期癌症治療機會,核能研究所藥物研發團隊積極進行奈米標靶癌症治療新核醫藥物開發,同位素「錸-188微脂體」具造影診斷與治療,在完成動物體內放射治療試驗上有顯著成效,將獲台、美專利。
乳癌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女性殺手」,令大多數女性聞之色變。現代療法使被診斷出乳癌後存活十年以上的患者已超過75%。而最近一項研究顯示,改變一下飲食和運動習慣也能大幅減低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甚至基因引起的乳癌也能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而得到改善。
以放射線治療肝癌是目前重要方法之一,但如果在治療後,沒有被殺死、存活下來的癌細胞,對後續治療的抵抗力反而會更高,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裕仁發現,這些癌細胞會自行分泌超音速刺蝟狀(SHH)分子,以自我保護免受放射線治療傷害,因此如果抑制SHH,將可增加肝癌等癌症治療效果。
癌症有21世紀人類頭號殺手稱號,其中女性乳癌,一直在癌症死亡排行榜上高居不下。
一項針對亞洲人的研究顯示,肺癌病患一開始就以標靶藥物治療,可延長疾病不惡化時間,參與研究的台大醫學院長楊泮池分析,這對不抽菸的肺腺癌病人更明顯,但因存活率報告尚未出爐,若說肺癌標靶藥可取代標準化療,還言之過早。
榮陽團隊今天公布癌症與免疫機制的新發現,胰臟癌細胞的第三號誘餌受體(DcR3)會關閉三條抑癌路徑,並從另外三條路徑促使癌細胞增生轉移,如果能鎖定這個分子標靶,就可以發展試劑或藥物,評估癌症治療方針以提高治癒率。
肺癌在美國是發病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癌症,在世界其他各地也是主要的一種惡性腫瘤。肺癌有幾種不同的類型,象鱗狀細胞癌, 腺癌和小細胞型癌等,其中以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一般認為,鱗狀細胞癌與吸煙的關係比較大,而腺癌與吸煙的關係不明顯。在發達國家腺癌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在美國已經超過鱗狀細胞癌。
一位台灣中年人在中國換肝,花了新台幣兩百萬元,之後半年再砸下百萬元服用標靶藥物,預防肝癌再來,這類開刀切淨癌細胞的病人,將成為新藥試驗的對象,因為臨床發現,以標靶藥物抑制復發轉移的小顆肝腫而非肝癌晚期無法開刀的大腫瘤,效果可能更好。
治療癌症的藥物又有新發展,原能會核研所將已上市的標靶藥物接上放射性同位素,研發出治癌新藥,結果發現對於乳癌及大腸癌能發揮明顯的治療效果,等到完成人體試驗後,就可用於臨床治療。
直腸癌患者往往面臨腫瘤及肛門一起切除的命運,影響術後的生活品質,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邱錫雄今天表示,要保住肛門,先決條件是要將腫瘤控制下來,最近有兩名年輕患者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成功切除直腸腫瘤,並因而保住肛門。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研發領域近年來擴及輻射生物醫學,已獲相當成效。其中,在癌症治療用核醫藥物應用研究方面,核研所表示,其研發之肝癌標靶藥物「188Re-ECD/Lipiodol」,經以直接肝癌部位注射方式給藥,動物試驗結果顯示存活率明顯提高,具治療潛力。
肺癌是全世界盛行率與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癌症,平均每三十秒就有一人死於肺癌。由於肺癌診斷時大多屬於第三期或第四期的疾病晚期,無法手術根治,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內科主任吳仁光今天表示,病況嚴重或持續惡化者,使用標靶治療藥物是有機會讓癌病緩解的新利器。
健保給付用於治療淋巴癌的標靶藥物「莫須瘤」 (MabThera),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RA)也有效。台大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許秉寧今天表示,使用恩博、復邁等治類風溼性關節炎效果不佳的患者,使用莫須瘤後,五成有療效,而且費用省下一半以上。
標靶藥物被許多人視為癌症治療救命仙丹,但只用標靶藥物就一定可制伏癌
為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症,不少人定期接受各式儀器及抽血檢查;未來「早期」的定義可能要改寫,醫學研究者指出,藉由腫瘤的分子生物標靶篩檢,可找出比針點還小的顯微腫瘤,提早殲滅癌細胞。
共有約 11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保險公司破產,保單上的約定條款也要修改?」近日有關《保險法》要被修訂的話題在中國引發熱議。 引爆輿論的是《財新周刊》3月19日刊登的封面文章《處置問題險企》。文章羅列了近幾年中國保險業的風險事件,披露「保險業存在數千億元人民幣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