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戴曉溪,1946年出生於上海。在少年時代就樹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信念,是獨裁專制的抗爭者和民主自由的實踐者。 回想在大陸,我認認真真地幹了一輩子,「文革」前我獲得了獎狀,改革開放後我也獲得了獎狀,這是我實...
當我們在斑馬線等待過馬路時,感覺等紅燈的時間好像「永遠」般長久;而到了年底,又驚覺時間過得好快,怎麼一年又將要結束了。雖然大家都知道時間是固定且很有效率地在運行著,可每個人對時間的感覺卻有極大的差異。
80歲之前,她默默無聞,過著平靜的農村生活;80歲之後,她一躍成為大器晚成著名的民俗畫家。她視繪畫為一件她喜歡做而又可以賺一些外快的事,她無法理解為什麼人們要花高價買她的畫,她第一幅畫賣伍美元,後來可以賣到八千到一萬美元。她就是20世紀中葉美國家喻戶曉的「摩西奶奶」(Grandma Moses)。
又到開學的季節了,一群群的莘莘學子,在歷經幾番「征戰」和唱完驪歌,就離開了他們相聚幾年的同學、老師和學校,奔向另一些不可知的人群和房舍。
此時此刻談起「師道」,人們直接聯想到的,恐怕不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師道之不存也久矣」! 師道真的已不存在嗎?
在這充滿市懀氣息、瀰漫崇外心理、高唱知識爆炸的社會裡,「孝」之為物,既非知識,也非舶來,又不值錢,有人想到應該敬孝,實在也算是「新聲」了。
一般人的先天秉賦,原來相差並不太遠,但是,後天的培養、學習和際遇,卻使人們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判別優劣。
人類之所以能優於其他高等動物,主要的原因是人類能夠傳播文化、累積文化;而就每一個人而言,便是理想的傳遞與再現。
人的力量最適當的運用,應該是順乎自然,發掘自然的潛力,使自然的一切更宜人、更美好,而不是破壞自然,推毀自然。
每個名字,都是經過反覆推敲的,有不同的作用,有不同的意義。有些是用名字來平衡他的姓,有的則是解釋性的,有的則是因姓命名,成為一個濃縮了的吉利話。以前台北萬華有位痔科大夫,姓賴,單名一個皮字,據說「賴皮痔科」生意非常興隆,不知是否姓名之賜。
曾有個姓樂的人,名字叫「樂樂」,三個字都是「樂」,後來他長官點名時,不知該怎麼唸…
如果有人問,什麼事最可惜、最可嘆?我的答案是:大家都在忙於開採鐵礦、銅礦、銀礦、金礦,而把最寶貴的鑽石礦,滿地散置,無人聞問──在開發人力資源、提高人力素質的呼聲中,退休「老年」人的智慧和能力,始終被浪費、被輕視、被低估。
「不搬家不知道東西多!」這是搬家工人說的,也是一點小小真理,一搬就體會得到。
人生在世有許多無奈事,其中最無奈的,就是到了時候必然會老,老了就有老態,老態使人..
登高可以自卑。一旦身臨高山之上,頓覺天地之大神奇動人,而回顧人間,也不過是螞蟻般的社會 在一些火柴盒中營營苟苟而已,有甚麼大不了的、放不下的?
迷航的人生
鐘鼎山林各有天性。有的人喜歡戰鬪,喜歡勝利,不惜今天作皇帝明天堂乞丐;可是也有人喜歡平淡些,喜歡天天都有清粥小菜,可以平平安安地享受生活,吟風弄月
它原是個小小地瓜,既不高貴,也不顯耀,但是它卻不以為意,無論在土裡、在水裡、陽光多,陽光少,它都默默地生根發芽,努力地成長著,像一個不為物喜不為己憂,恬淡自甘隱於市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