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藝術 文學 連載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遊 保健 移民 職場 投稿

新聞 評論 社區 科技 網聞 體育 娛樂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相處了大半輩子的夫妻就會明白,哪對夫妻不吵架。大家都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就是因為夫妻長時間在一起很難不碰撞,不一樣的個性,不一樣的思考,不一樣的情緒,不一樣的個體,怎麼可能總是在對的時機點,對的心情下,永遠講出對的話。因此意見不合,情緒不對,話不投機的情況就會發生,甚至變成日常。
生活心靈膠囊

關鍵在於理解誘因會發送訊號。我們說的話和我們的誘因所發出的訊號之間太常出現衝突。你可以對每個人說你重視誠實。話容易說。但要取信於人,必須有代價高昂的行動做為支持,像是支付全額的門票錢。當你說的話和你提供的誘因一致,訊號就可信,而且容易理解。只要理解訊號,就會知道如何設計更有效的誘因。例如,迪士尼可以怎麼做,來減少謊報年齡的人數?

坐在我正在看的雜誌上面害我不能看,不然就是坐在我準備要折的衣服上面害我不能折,這些情形都有進入「貓星人二三事」的前十名。可是,貓並沒有想要妨礙任何事。因為貓不識字,所以他們不會覺得主人「正在看」雜誌。貓只不過想蹭在主人身邊放鬆一下而已。

手帳並不是用來責怪自己、讓自己感到痛苦的物品,而是要讓人生變得越來越好的工具。拋開管理日程的執念。不要從「 該做什麼事」 的角度思考,而是要從「理想自我、目標自我」的角度思考。我們將這樣的思考方式稱之為「TO BE思考」。

生活中大小事都是訓練自信的成長機會,試著從中學習,當我們做到後,總會帶來小小快樂與滿足感,然而這些小小自我肯定會強化自信心,日積月累的耕耘,使自信更強壯。

歡度老年的第一步,就是面對老年,重新認識老年是人生中一個重要且不同於以往的人生階段。藉由閱讀與思考來鍛鍊心志、培養獨立的人格,是西賽羅大力推崇的方法。年少時養成運動與自我克制的習慣,這將可以保留活力,直到老了之後都還很夠用。並非所有老年人都在病痛纏身中度過。老人並非一無是處,也不是社會的負擔,老人的智慧與經驗可以提供晚輩參考,具有豐富的學習價值。

不少人在早上起床後都很匆忙,甚至會感到焦慮或壓力很大。有專家說,除了生理因素會讓人在早上感受到焦慮或壓力之外,生活中的不良習慣也是元凶,而且人們可能有這些習慣卻不自知。

無我茶會是一種茶會形式,大家自備茶具,席地圍成圈圈泡茶,倘若約定每人泡茶四杯,泡好茶就把三杯奉給左鄰或右鄰的三位茶侶,一杯留給自己,這樣每人就有四杯茶可喝。喝完約定的泡數,如泡三道茶,收拾好自己的茶具,結束茶會。

在意圖影響他人之前,我們必須先求知彼。缺乏了解,你可能只是白費功夫,無法產生真實的影響。每個人都透過一副源於自己特殊背景及有限經驗的眼鏡看世界。這副眼鏡造就了我們的價值體系,以及對世界的假想。

家庭聚餐十分重要,即使每週只聚餐一次也無妨。有了佳餚、良伴及暢快的討論,你便很難揚棄家庭晚餐這項傳統。家庭度假使家人更親密,擁有可以共同回顧及閒聊的經驗。想要塑造美好的家庭文化,不要忽略了家庭聚餐和家庭度假。

人為何會沉迷於社群網站呢?在此介紹4個常見的原因,會從先前曾介紹過的「無法戒除壞習慣的原因」中,選擇適用於社群網站的。

先前有研究顯示,聽古典音樂有改善睡眠、減輕壓力和增強免疫力等種種好處。現在還有研究發現,古典音樂會的觀眾在聆聽音樂時,心跳和呼吸會隨著旋律而呈現同步的情況,音樂對人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當孩子表現得不如我們所預期,我們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指責、批評、責罵或威脅……但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對孩子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交友騙照、釣魚網站、個資外洩、投資詐欺、演唱會黃牛、誘騙海外打工……各種網路威脅早已滲透現代生活,下個目標,可能就是你!

每天留點時間讓自己好好思考,嘗試與自己對話,例如「我在做什麼?」「這是我想要的嗎?」「我有確實盡力嗎?」「每一天我有好好過生活嗎?還是得過且過過的一天是一天呢?」這麼做的理由無他,因為自己就是自己最珍貴的良師益友,要好好照顧自己。

大石曉規剛於2023年9月23日在新北市三重空軍一村13號眷舍,舉辦了「大石曉規特展」,以手繪微笑小人物為其創作特色,並以其標誌性的「笑臉」角色而聞名,他表示,其靈感來自日常生活,透過繪畫將物品賦予可愛的形象,創作了一系列獨特、充滿幸福感的Aki微笑塗鴉。

人們起爭執的動機各有不同,例如:為了獲得資訊、理解不同的觀點、改變對方的想法、傷害對方的感情。我們參與爭執的原因不一定要跟對方一樣,但彼此的動機應該能夠接受,但對方只是從交流中藉此了解我們,我們大概能夠接受這樣的動機。如果另一方只想繼續爭論,以表達他們的憤怒或是傷害我們的感情,我們應該就該選擇離開。

失控行為不是問題本身 而只是問題顯現的方式。我們想壓抑情緒的出現、想阻止某些行為或念頭,並對有這些反應的自己嚴加斥責,但其實這些情緒、行為、念頭,並不是問題本身,而是問題發作的症狀。若我們能理解根源,狀況就會慢慢消散。

想要尋找真實的自我,必須正視自己的感受,那麼請拆掉武裝,剝除精心打造的人設,嘗試在每個時刻看見自己。

外在的一切,都可以是我們的資源,我們從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然後堅定地扎根,深入泥土。

編者按:你不需要討好任何權威和任何人,你只需要對自己改變與療癒,誠實問問自己的內心,是否想要做一些改變?請確認,你是否在為自己做這件事。試著去聽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如果你並不想改變,或者還在猶豫,就尊重這個感覺,不必推著自己往前奔跑。

我認為所謂的全力以赴,是指在過程中認真付出,同時平心接受最後的結果,這樣才算是「全力」。進展順利的時候盡情狂歡;進展不順利的時候,也要正視隨之而來的痛苦,連同失敗後的衝擊充分接納。不迴避、待到落幕的最後一刻,這樣一來,才能毫無遺憾重新出發。

我覺得大家好像替「三」這個數字套上了框架。可能是因為我們很習慣三局定輸贏,所以只要超過三次就會強烈認定:「已經到底了!」有些事情對方一次就改得過來,也有些事情需要花很長的時間調整,每個人都不一樣。這不是我能決定的,而是取決於那個人的能力,但我卻照自己的意思判斷並劃清界線說:「同樣的話不要讓我說三次。」

當別人笑我們「傻」時,沒關係,因為,我們正在抱持一份熱情與傻勁,去做一件「讓自己快樂、進步、突破的事」。沒有「傻勁」與「衝勁」,人就會變得很平凡、很普通、很沒有鬥志。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成就什麼樣的自己?……「空想」是沒有用的,「立刻去做」才有用。

感動人心的勵志故事,通常來自生活日常中的細微小事;為自己或他人帶來強大力量的,往往源自不經意的溫暖舉動。當我們的心是「柔和、柔美」時,就像水一樣,可以納百川成巨河;在溝通時,若我們用「寬柔的心」來互相對待,那麼,就一定可以贏得許多友誼。

感動人心的勵志故事,通常來自生活日常中的細微小事。母親曾跟我説:「主動關懷別人、問候別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會加溫。」真的,母親一直覺得,她的人生使命,就是在信仰、在教會、在幫助別人。

光靠說話要使人折服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不先了解別人就一個勁地說話,很有可能誤踩地雷。聽別人說話是在蒐集資訊,藉以了解對方是怎樣的人、心裡在想什麼、有什麼感受。藉由聆聽,我們能更加了解別人要的是什麼,也更有機會拓展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最近幾次聚會,我跟同學說:「工作很煩啊!」他們異口同聲說:「工作很煩,不工作更煩。我們太早退休,現在每天沒事幹。」

出社會之後,你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你怎麼處理你的快樂?出社會之後,你最悲傷的事情是什麼?你怎麼處理你的悲傷?能夠妥善處理極度快樂和非常悲傷的人,通常情緒比較平穩,理性和感性有一個平衡點,容易融入團隊。通常我不會找太過特立獨行的人。

共有約 451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