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相關話題:九月北京 約 27 條記錄
  • 江南工法台灣僅存 清代儒生考棚修復開放
    台中市定古蹟「台灣府儒考棚」建於清光緒18年(1892年),是台中僅存的清領時期建築遺構,尺度、工法及用材都很罕見,經專家研究指出,考棚...
  • 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故宮南院盛大展出
    故宮南院自8月1日起盛大推出「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展出232組﹙364件﹚作品,帶領觀眾飽覽清代藏傳佛教藝術,並介紹清廷與西藏...
  • 大紀元
    臺灣「103年郵票選美活動」公布票選結果,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與中華郵政公司合作,以典藏的清代花鳥刺繡橫披為題材,首創以長達70公分的長卷型...
  • 大紀元
    清代左營舊城西門段消失近百年,文史單位最近配合當地眷村拆除作業,讓該段城牆與城門基座遺跡重見天日。
  • 大紀元
    清末暗殺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光復會員吳樾攜炸藥進行自殺式襲擊,導致五大臣受傷,吳樾當場身亡。這樁進入歷史教科書的事件在...
  • 大紀元
    (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刺繡文物很難保存,刺繡修復在世界上更是罕見,奇美博物館所保存270年前清代戰袍,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
  • 大紀元
    國立歷史博物館即日起至9月8日舉辦「剔采玄光:館藏漆器特展」,展出以清代為主的館藏漆器80件,在裝飾主題上,主要表現有花鳥圖樣、山水人物...
  • 組圖:清代鼻煙壺文化特展 呈現中西工藝美
    (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通嚏輕揚—鼻煙壺文化」特展即日起至6月20日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1千多件鼻煙盒、鼻煙壺,呈現清代在融...
  • 大紀元
    中華郵政公司明天將發行「清代刺繡郵票」,其中以全圖印製的郵票長70公分,是歷來最長的郵票。 中華郵政說,這套郵票是以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的...
  • 大紀元
    作一件好事,必須像決堤的江河大水一樣滾滾而去,不能抵抗,才會有所成就。潘君如果顧慮自己住宿、進場的盤費,那麼他的做法就會中止。但是,他心...
  • 大紀元
    (大紀元記者林萌騫台灣南投報導)十七、十八世紀的法國宮廷吹起一股「中國風」,中國刺繡和中國漆器彩繪深受喜愛,而揚名四海。其中清代蘇繡以「...
  • 大紀元
    2009年8月13日,重慶永川,人們在來蘇鎮石牛寺村查看清代崖居群。 這個分佈在40餘米高峭壁上的崖居群,共有7套居室,總面積超過600...
  • 大紀元
    據清代古籍《秋燈叢話》記載:曾有人在濟南的一家旅店裡見到有人拿著一個蒙著布幔的木龕。只要觀眾給錢,木龕的主人就揭開布幔。這時從木龕中就走...
  • 大紀元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湖北省竹山縣官渡鎮出土一具清代女屍,古棺內裝滿藥水,女屍漂浮在藥水中,容貌如初。考古專家初步判斷女屍生前是清代大...
  • 大紀元
    手拿摺扇斜倚花幾的嫵媚女子長裙拖地,不比今天的廣告女郎遜色幾分
  • 俠義故事:提牛擊虎的小英雄──甘鳳池
    甘鳳池,江蘇江寧人,清代著名武術家。他精通內外家拳法,善長導引之術,一生行俠仗義,人稱「江南大俠」。
  • 大紀元
    在遼寧撫順東部山區密林間,有一處由武警把守的神祕「洞庫」。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什麼軍事重地,原來是省檔案館用來儲藏珍貴歷史文獻的地方。要不...
  • 大紀元
    大陸「北京市」郊區的「王佐鎮」最近挖出一具清代的樟木棺材,裡頭還有一具身穿清代官服乾屍,目前這具棺材已經被有關單位妥善保護起來。
  • 大紀元
    有三百二十五年歷史、中國最大的清代蒙古親王府|喀喇沁旗親王府二期修復工程,最近全面開工。新華社今天報導,喀喇沁旗親王府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
  • 大紀元
    福建馬尾造船廠最近發現保留完好的船政衙門地下坑道,坑道面積達六百平方公尺,原是戰時船政衙門指揮戰鬥和珍藏馬尾造船廠機器、資料的地方。這是...
  • 大紀元
    江西省永豐縣新近發現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羅家大屋豪華古宅,總佔地面積四千多平方公尺,擁有兩百多間房,可容納一百多住戶。專家認為,這棟大型古建...
  • 大紀元
    清代,天災更為頻繁。据資科統計,清代各种天災的次數,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歷史學家常常把清代分為兩段:1644年至1840年是清代盛世...
  • 大紀元
    】(中央社台北一日電)廣西北海近日發現一尊刻有皇冠圖案和英文字母的火砲,疑似是清代外國商船所配備,目前已送往北海市文物管理所。
  • 大紀元
    】(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科舉考試是封建社會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唯有通過科舉才能躋身上層社會,但古代也有考生考試作弊﹐大陸西北大學博物館日...
  • 大紀元
    据悉,四川崇州發現一幅极為罕見的清代巨幅連環畫,記述了清代崇州名人楊遇春的一生,為云南大畫家吳灼夫力作。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