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访谈系列 (8) 纸风车李永丰 有风就动没风自己动

邱斐显
font print 人气: 148
【字号】    
   标签: tags:

李永丰,现任纸风车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负责纸风车剧团(儿童剧创作)、绿光剧团(成人歌舞剧)、风动舞蹈剧场(现代舞), 和风之艺术工作室(专事舞台、布景、道具及雕塑艺术品设计制作)四个艺术团队的创作、经营;并担任“纸风车剧团”艺术监督,以及“红楼剧场”馆长。李永丰强调:“纸风车,有风就动;没风的话,自己跑,也会变成有风,一样能让风车动。”

2006年4月28日起,纸风车剧团推出年度大戏【忠狗101】,于台北市“城市舞台”首演。之后将全台巡回公演,包括北县板桥、中坜、新竹、台中、丰原、南投、嘉义、台南、高雄等地,预计演出30多场。

台湾儿童剧团人才中,李永丰是一个极富创意的先驱领导者。他导演的儿童剧,在国家戏剧院演出的次数最多。此外,他也承办多次大型活动企划,从1993年开始,“国庆民间游艺”、“宜兰国际童玩节”、“总统府前飙舞”、数十万人共同倒数的“跨年活动”、“新港国际儿童艺术 节”、“2001年全国运动会”、连续八年承办文建会之全国“青少年戏剧推广计划”…等。


两厅院广场上举办跨年迷宫活动。 (图片取自邱斐显部落格“台湾艺术花园”)

对李永丰而言,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其他艺术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李永丰认为,艺术是一群人共同创作出来的;他坚信:“放弃霸气,与人为善,远比艺术本身来得重要。”

画风独特

李永丰,1962年,出生于嘉义布袋,从小在有风有浪的海边成长。小时候,跟在大哥李良仁(现为知名雕塑家)身边,看着哥哥“画什么人,就像什么人”,自己也对画画产生兴趣。高中时,美术老师杨元太,对李永丰影响很深。李良仁和李永丰,先后都被杨元太老师教过。杨老师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他们兄弟俩的启发与影响相当大。

李永丰的印象中:“他不教我们怎么画,而是教我们对艺术的观念。”因为喜欢画画、涂鸦,李永丰几乎每天下课后,就接着去美术教室上课,画石膏像。“我虽然 喜欢画画,但我画得并不像。第一天上课画石膏像时,我‘就黑白撇撇咧’。”率性坦诚的李永丰,不吝于呈现自己真实的一面。言谈中,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粗犷豪迈。

透过杨老师的言教与身教,李永丰不但开始懂得欣赏别人的创意,而且也学到一个观念:“艺术其实是思考人生、生活、社会的关系。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杨老师主动拿书给李永丰阅读,让李永丰开拓了对生命、对社会的视野。

屡败屡试 联考考了7次

青少年时期的懞懞懂懂,加上家里的经济环境窘迫,李永丰没能好好地念书,结果,一次又一次的大专联考失败,不但让他的人生遭到很大的挫败,甚至连刚被杨老师培养出来的一点点自信,全遭抹煞光了。李永丰一共考了7次,才挤进了大学联考的窄门。

“那时,我就是没自信,才会一直考。那个经验非常惨痛。我从18岁考到24岁,考到国中、高中同学都大学毕业了,考到高中课本都改版3次了,还在考。” 回想当年,李永丰承认,“虽然坚持一直考,不过我还是不够专心。每一年读一读,到后来都没办法认真读下去。”不过,李永丰想进大学的毅力非常坚定,才能让他比一般人更有勇气地“连考7次”。

校方无信 不在此求学

这7年中,他曾经考上一个位于台北市的私立专科学校。第一学期,因为李永丰的户籍在南部,校方要求他住进校舍。李永丰向来喜欢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生活作息又较一般人晚,对于住校一事,感到非常不便。与校方多次沟通后,校方提出一个条件,只要下学期前,李永丰把户籍迁到台北,就可以不必再住校。

第二学期,李永丰早已把户籍迁到台北,校方仍要求他住校。李永丰看得出来,校方想尽办法要多赚学生的住宿费,他向校长据理力争之后,校方竟干脆告诉他住校费用可打折。李永丰觉得,校方毫无诚信,明明已答应的事竟又出尔反尔。因此,李永丰请求大哥李良仁,陪着他到学校去处理此事。

李良仁到学校去的时候,因为想上厕所却进不去,才发现教师专用的厕所,为了不让一般学生使用,厕所的门居然上锁。李良仁很生气,奋力用脚把厕所的门踢破,才尴尬地看见一位教师正在如厕。这个学校办学,完全违反教育原则、诚信原则,李永丰虽然联考考得很辛苦,却不屑在这个学校继续求学,他不顾一切办了休学, 决定重考。

加入兰陵 开启戏剧之路

1981年,李永丰就读这个私立专科学校时,因喜欢戏剧而加入话剧社,后被选入“兰陵剧坊”,从此开启他的戏剧之路。后来,即使休学,他仍在兰陵剧坊工作。直到当兵前,李永丰仍未考上大学。退伍后,李永丰很确定自己想念戏剧系,仍坚持报考大学联考。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之下, 李永丰终于如愿以偿,考上国立艺专(现为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

李永丰在兰陵剧坊期间,受到教育心理学博士吴静吉的影响很大。吴静吉博士,现任“国家戏剧院”、“国家音乐厅”两厅院董事长,过去曾在纽约拉玛玛剧场担任 艺术工作。1980年,吴静吉出版《青年的四个大梦》一书,不少喜欢艺术创作的莘莘学子,或多或少都曾受到这本书的鼓舞与肯定。

1992年,李永丰开创“纸风车团队”。“纸风车”成立的第一年,李永丰邀请吴静吉博士在记者会中致词。第二年,李永丰再度邀请吴静吉博士致词时,却被拒 绝。拒绝的原因,李永丰一直记在脑海中:“吴博士不愿一再站在我们的记者会中,抢了我们的风采。他鼓励我要独当一面,自己必须面对媒体发言。他认为应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吴静吉勇于提携后进的作风,深深影响着李永丰日后的行事风格。李永丰经营“纸风车团队”多年,一直朝着鼓励年轻人创作与表演的目标前进。

充满自信 才能勇往直前

踏入社会后,经过很多生活上、工作上的磨练,李永丰才慢慢累积出对自己的信心。他体会到:“有了自信,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有了自信,李永丰再回到母校的“传统艺术研究所”深造时,进度之快,犹如快马加鞭。有了自信,李永丰对艺术的观点更加广阔,他认为不必为了艺术去参赛,不必去国外求取别人的肯定,“艺术的表现,好与不好,自己知道。”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后,凭着自信,加上一份专注与坚持,纵使事业上遭遇再大的危机,李永丰都能咬紧牙根撑过去。他谦虚地坦承:“我无所求,但我忠于自己的工作。大学联考都考了7次,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挫折的?”

1980年代中期,台湾报禁、党禁解除前后,李永丰也接触过“环墟”、“河左岸”等这类“期待政治改革”形式的小剧场。他觉得这些小剧场,艺术性不够,批 判性也不强。这些小剧场甚至还发展出一种“故弄玄虚”的观点,认为如果一场表演,让观众一看就懂,这场表演的程度就不好。李永丰非常鄙视这种观点,他深信:“表演艺术,应该让人一看就懂!”

秉持着这种信念,李永丰后来选择了较少人投入的儿童剧场。1986年,李永丰开始从事儿童剧编导,并策划主办儿童戏剧研习营,以发展儿童创造力为主要方 向。他发现,儿童剧场有很大的潜力与空间。这是孩子喜欢的,也是家长喜欢的。这不仅给李永丰极大的鼓舞与振奋,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他自己喜欢的事业。


儿童剧“卖火柴的小女孩”。 (图片取自邱斐显部落格“台湾艺术花园”)


儿童剧“黑光剧” 。(图片取自邱斐显部落格“台湾艺术花园”)


纸风车剧团历年来颇受欢迎的儿童剧“大小巫婆”。 (图片取自邱斐显部落格“台湾艺术花园”)

很不少人问过李永丰,纸风车剧团怎么不出国公演?李永丰表示,一来,出国公演需要庞大的费用,除非政府全额补助,否则吃力不讨好;二来,他希望更多台湾的儿童欣赏他的儿童剧,这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李永丰设计的“儿童滚大球”活动。 (图片取自邱斐显部落格“台湾艺术花园”)

这咧‘美国’ 有‘浪’搁有‘风’

李永丰出生时,鼻子很‘挺’,很像外国人,加上他的阿嬷非常思念已出国念书的大表哥,所以阿嬷就说:“这咧囝仔就佮号做 ‘美国’。”因此,早在取名“永丰”之前,家人就叫他‘美国’。李永丰说:“我的国小老师、国中老师,也都叫我‘美国’。即使到现在,爸爸妈妈仍会叫我 ‘美国’。”不仅如此,李永丰也透露说,他的名字“永丰”也是他阿嬷取的。阿嬷的用意是:“希望这咧‘美国’囝仔的名,有‘浪’搁有‘风’!”

李永丰和阿嬷感情很深。他小时候就服侍阿嬷吃槟榔,5岁时,帮着阿嬷,把与自己鼻子同高的尿壶、屎桶从屋内拿出去倒,连村里的人都知道他很孝顺阿嬷。夜里,阿嬷帮他抓背的情景,让至今他记忆犹深。现在,他自己的小孩嚷着要他抓背,他都会照做,那几乎是他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代号。这一份情,让李永丰深深感受到,台湾人的感情是很值得珍惜的。

李永丰把戏剧当事业来做,父母与家人又如何看待呢?在这方面,李永丰曾用心下了一番工夫。从念大二起,他就自力更生,自己赚钱负担学费、生活费,并且寄钱回家给父母,不让父母操心。甚至早在报纸刊登剧团的消息之前,李永丰就先把表演的资讯寄给爸爸妈妈。如果剧团南下公演,他一定会把父母请来观赏剧团演出, 并主动向团员介绍自己的父母,肯定父母的贡献,让团员认同。

“我爸爸只有国小毕业,我妈妈不识字,但我觉得他们很伟大,我也希望他们以我为荣。”几年前,台湾的英文报纸—中国邮报(China Post)在母亲节前夕访问李永丰,李永丰找了一张自己与母亲合照的照片,让报社刊登。“我妈妈知道后,高兴得不得了。”

面对危机 创造风车奇迹

李永丰在研究所念的是“文化资产与文化政策”,谈到台湾的文化政策,他也只能摇摇头:“从国民党到民进党,都一样政治挂 帅,都没有文化政策可言。”他相信,在台湾,艺术这条路,还有很远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现在在艺术界努力地做,就如同在金字塔的底部奠定基础,可能要等50年,才有个金字塔顶端的艺术人才产生。”

1996年4月初,纸风车剧团“首次”于国家戏剧院,推出十二生肖系列儿童剧的第一部作品【猫捉老鼠】时,不巧遇上了当时台湾最大的政治危机—“中共武力犯台”的风声甚嚣尘上。

李永丰毫不退缩,下令动员整个剧团的人力,丝毫不放弃任何机会,拚命打电话,鼓励家长如期带小朋友来看戏。他深信,不管这个世界发生什么事,我们唯一能做 的,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岗位。“那一个礼拜,我们的团员总共打了一万多通电话,打到手都软了。结果,票房居然由三成冲到九成九。”李永丰强调,“我对台湾永远有信心,这会让很多人面临危机时,立场更坚定。”不管有风没风,李永丰永远会设法让纸风车不停地转动。@

(本文转载自邱斐显部落格“台湾艺术花园”http://www.wretch.cc/blog/phesha0822)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曾道雄教授,我国著名的男中音,也是台湾声乐教父。除了从事歌剧演唱、教学之外,曾道雄也积极参与指挥、导演与编剧的工作。曾道雄本人文笔流畅优美,不但把莫札特歌剧作品“可爱的牧羊女”,填上中文歌词,甚至还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导一出“稻草人与小偷”青少年歌剧。他涉猎的范围之广,令人不得不敬佩他的精力充沛。
  • 高子洋,本名赖飞龙,卑南族原住民,因随母姓,后改成“高飞龙”,从前亲友都叫他“阿龙”,从小在台东知本部落长大。部落里有三条大马路。第一条马路住的大部分是汉人;第二、三条马路,则大都是原住民。高子洋的家座落在第一条马路和第二条马路中间,四周围的邻居,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皆有。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让高子洋的创作歌曲,包涵了多种语言文化的丰富性。
  • 王金樱期待,有朝一日,台湾能成立一个“文化电视台”,让台湾的艺术文化,有更大的表演空间,不但可以保障奉献艺术的表演者,也可以让全民随时都有艺术节目的选择。
  • 提起台湾传统戏剧,很多人都认为“歌子戏”是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但是仔细深究过去“歌子戏”的戏码,几乎泛滥着“愚忠愚孝”、“贞节牌坊”的中国文化,看不到台湾本土有血有泪的历史轨迹。河洛歌仔戏团创办人兼团长刘钟元,不但致力提升台湾歌子戏的精致化,也改写了台湾歌子戏演出曲目的历史,从台湾本土文学中,找到了台湾历史的题材,制作以台湾故事为主题的歌子戏。
  • 歌仔戏资深编剧陈永明,自1960年代,台视、中视、华视开播的“电视歌仔戏”时代起,就开始参与制作与编剧,从事歌仔戏编剧工作已长达40多年之久。陈永明的代表性作品,如【孔明三气周瑜】、【陈三五娘】、【台湾,我的母亲】、【东宁王国】等,皆是脍炙人口的精彩好戏。
  • 洪瑞珍,嘉义新港人,从小就沈浸在音乐气氛中。自己和家人都爱唱歌,父母亲受的是日本教育,非常喜欢唱日文歌曲。家族中的堂兄弟姊妹亦然。只要有家族聚会时,大家就会唱歌自娱。
  • 我和许亚芬的认识,要从2001年她演出河洛歌仔戏团的重量级戏码【秋风辞】谈起。那一年的暑假,我带着五岁的女儿去看【秋风辞】,原本心仪戏里小生的女儿,看见舞台上的老皇帝“汉武帝”的表演,竟转而敬佩起来,还央我带她去认识这位“汉武帝”。这出戏码中,担纲演出“汉武帝”的,正是许亚芬。
  • 2023年4月中旬,经好友推荐,喜欢艺术的我认识了旅居瑞典的中国画家范一鸣先生。4月23日,受他和他夫人的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观赏他的画作,听他聊创作灵感和中国文化。我也顺便采访了他在中国时的遭遇。
  • 为什么以前的画家可以画出庄严的天国世界及神在人间的事迹呢?是这些画家被选中、有信仰、相信神,所以才能看到天国以及神显现出来的世界?疫情肆虐下,找回人类的传统道德及善良风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也是艺术家的使命,用画笔完成真正的美好作品。
  • Jan Kath,过去25年来全球最传奇的地毯设计师之一。他设计的地毯享誉全球,包括纽约、柏林、温哥华、多伦多等多个城市。(Jan Kath提供)
    一名当时只有20岁出头的德国年轻人,却在地毯时代眼见就要终结的时刻,“天真地”接手了一家位于尼泊尔的地毯工厂。但就是这名年轻人,在短短数年内一手扭转了整个地毯业的颓势。他的理念,不仅打造出了一个横跨各大洲的地毯商业王国,而且引发了整个地毯界的“文艺复兴”。他就是Jan Kath,过去25年来全球最传奇的地毯设计师之一。Jan Kath地毯,在柏林、纽约、温哥华、多伦多等全球多个城市有展示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