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

为什么美女清澈明亮的眼睛叫“秋波”?

心语
font print 人气: 328
【字号】    
   标签: tags:

在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云:“湘云慢起秋波,见了众人,又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醉了。”及南唐李煜〈菩萨蛮〉词︰“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这两处出现的秋波,都是用来形容美女的眼睛像秋天的水波一样清澈明亮。

那么,为什么古代美女清澈明亮的眼睛叫做“秋波”呢?

秋波,原有秋天的水波之意。如唐朝诗人温庭筠〈苏武庙〉诗︰“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大意是说,封侯受爵缅怀茂陵,君臣已不相见;空对秋水哭先皇,哀叹逝去的华年。此诗是作者瞻仰苏武庙后,所作之著名的咏史诗。

“秋波”一词源自于一个有趣的成语典故。在《晋书.卷四十九.谢鲲传》中载︰“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鲲闻之,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

据载,晋朝名士谢鲲,字幼舆,陈郡阳夏人,是谢安的伯父。谢鲲少年时名声远播,为人豁达、不拘礼节,见识高,喜好《老子》、《易经》,能琴善歌。他担任长沙王乂的幕僚时,有人诬陷他,说他要逃跑。王乂很生气要鞭打他,谢鲲就主动解开衣服伏在地上接受处罚,毫不辩解。

王乂觉的他很有个性,就放了他。他穿好衣服,平静的离开,脸上丝毫不见喜怒之色。这就是当时最流行的名士风度,称为“放达”。

谢鲲的邻居有户高姓人家,高家有个女儿长的非常漂亮。谢鲲前去调戏她,邻女正在织布,就顺手将织布机上的梭子掷向他,不料,正好击中谢鲲的嘴巴,打落他两颗牙齿。

当时的人讥笑他︰“任达不已,幼舆折齿。”谢鲲听了毫不在意,依然长啸说︰“尚未影响我啸歌,折断牙齿又何妨。”之后,这个典故被引用为成语“投梭之拒”、“投梭折齿”,表示女子拒绝男子的调戏。

后来,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将“幼舆折齿”这段趣事,写入〈百步洪〉二首其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因此,秋波逐渐的被用来形容美女的眼睛清澈明亮一如秋水。

至于为什么用秋天的水波来形容呢?古人认为,春、夏季节,高山积雪融化,怒涛排壑,只觉波涛汹涌,毫无美感;冬季河面结冰,只有寒意的感觉也无美感;到了秋季,历经一整个夏季的丰沛雨水,河水不盈不枯,再经一段时日的澄清(音瞪青,沉淀杂质,使其清澈),水波明净,水面清澈,变的就更美了。因此,最适合用来形容美女的双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冕版的前后各有垂珠,称为冕旒;冕旒会在皇帝眼前脑后来回晃动,也会遮蔽视线,意在...
  • 金銮殿是文人学士等待皇帝诏命应对之所,因此极有名气。唐代诗人李白在唐玄宗时曾为翰林供奉,就常常进出金銮殿,受玄宗召见。又因为金銮殿与翰林院相接,故翰林学士又美称为“金銮”。
  • 衙门是古代官署的一种俗称,就是官吏办公、办事的地方。如《广韵》上载︰“衙,衙府也。”衙府就是官署。据宋朝钱易《南部新书.庚》上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为衙。”因此,衙门原作“牙门”,讹误变易后才称为“衙门”。
  • (shown)贡院为了防止夹带传递作弊,或防止闲人擅自进入,会在贡院四周围上荆棘,因此贡院又称为棘院、棘围、棘闱。
  • 封泥又称为泥封,由于封泥上留有古人用印的遗迹,记录了当时的官制与行政设置,对于后世研究古代文字、官爵及地名,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
  • 鸡毛文书,是指古代传送紧急文书,在封套上插鸡毛为记,又称为鸡毛信,源自于秦汉时代的羽檄。
  • 现在许多亚洲国家用餐都使用筷子,但筷子最早是源自于中国。筷子,是中国人必备的餐具之一,与日常生活的三餐息息相关。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吃饭要使用筷子呢?
  • 古人称冬至为入九,数足九九,则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所以俗话有“九九消寒”之说。而为了度过漫漫严冬,古人想出了各种娱乐来进行九九消寒..................................
  • 从古至今,名片的使用历史悠久,往上可溯自..........................
  • 至于,为什么每次敲钟都要一百零八下,则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易经》认为“九”寓意吉祥,一百零八是九的倍数,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另一说,佛教认为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一百零八次,则除尽人间所有的烦恼。所以,佛珠也是一百零八颗,念经或持咒都是一百零八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