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使命

邹敦怜(台湾/小学教师)
font print 人气: 31
【字号】    
   标签: tags:

有个流传已久的网路笑话,内容大致是:一个临时抱佛脚的考生,考前到孔庙拜拜,希望能有好成绩。当成绩单发下之后,他的成绩依然不如理想,有人提醒这位考生:“你求错地方了,要考英文怎么去拜孔子,孔子又不懂英文!”

现在,这个笑话不能再那样理直气壮的说了,因为今年台湾主持台北孔庙祭祀仪式的奉祀官,这个象征着“孔子”的真实人物,不但懂得英语,还是个外表时髦的年轻人。

奉祀官一定得是孔子的嫡系传人,他们就是“孔子的化身”。这个“世袭”的职位,以往的祭祀官大多是饱读诗书的儒者。今年开始的祭祀官,据说不曾被强迫背诵四书五经,不是学者不是教授,是一位旅居澳洲的商人。

之前日本王室,王太子因为一直没有生出男丁,曾思考过修订某些规章,让“女生”也能继承王位。印象中的祭祀官,在不同的时代,也可以因应环境,做出恰当的改变。

许多老师面对年年不一样的学生,感叹“一代不如一代”,其实应该是每个世代都有不同的特色。在许多事情的发展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每件事情都可能改变”这种思维。

新思维的祭祀官,因为血脉的象征意义,一肩担起这个职位。他非常的年轻,只有35岁,外表时髦,英文流利。属于年轻的世代,有跳动的思维,对于“如何发扬孔子的精神”,相信会带来更多的创意。

祭祀官只有一个,传承的是孔子血脉的象征;许多在第一线的教育伙伴,仿佛孔子的化身,传承的是实质孔子的精神。那简单的提醒:“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需要更多新世代的老师,用心的揣摩;也督促每一个为人师者,激发自身因为工作带来的使命感,时时兢兢业业,圆教育伴随而来的宽阔梦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就像迎向蓝天白云的浦公英,你们即将离开学校,飘向远方,毕业启动了你们往不同的方向飘去,面对新的就学或就业的旅程。趁着学生启航前的日子,学校要送你们3个毕业礼物。
  • 孩子啊!教室里的课程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是呀,人生的课程却没有教室,也未设修业年限,自己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可得好好用心的探索与钻研!
  • 记得学期末为一位特别的学生监考,他是肌肉萎缩的障碍者,手脚都不太能用力,必须由同学搀扶行走,但是他在智力方面却没有问题。由于他的状况特殊,所以考试的时间比一般人长,也因为手脚没力,需要有人协助画答案卡。
  • 在教育的第一现场,那些我们以为“不太重要”、“难见速效”的环境教育、环保教育、生态教育……,似乎是该换个角度想:如何真正的“教育”,让那可见的环境反扑,能更慢一点来到呢!
  • 年后,和几个朋友相约,一起去看望一位我们都很敬重的高中老师。老师是很有个性的,经常和我们谈论一些与课本背道而驰的观点。有其他老师觉得他故作清高,我们却一致认为他是唯一一位没有被洗脑,也不拿成绩逼我们的老师。
  • 作为一名文学老师,除了讲授故事,我也常常利用故事进行教学,并尽可能更多地采用这种方式。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些概念,我会在课程中掺进一些叙事手法,将概念用戏剧化的方式呈现。教书的时间越长,我就越相信故事的力量。它传递真理和激发奇思妙想的能力,其它任何方式都无法企及。究其原因,这一点尤为重要:故事与人类的经历和人的本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回首数载的教学生涯里,曾迷失在孩子成绩与教学付出的计量天秤里,失衡的可不仅是度量意义上的砝码,而是师生间双向沟通的和谐……
  • 虽然疫情严峻仍考验着大家的生活,但从这次不幸的事件里能跟孩子多了难能可贵的生命对谈与交流经验,这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 蓦然回首,才明白所谓付出就是快乐的真谛果然不假,使生命丰硕圆满的是发自内心的付出不计回报。
  • 学海无涯,祝福我的男孩在学习路上找到更多乐趣跟成就感。不管前方迷茫困顿的漫漫长路要走多久多远,我愿与你偕行、努力向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