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初级):幼学琼林(十六)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64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与善人交(1),如入芝兰(2)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3)之肆(4),久而不闻其臭。

【注释】
(1)交:交往。
(2)芝兰:香草。
(3)鲍鱼:咸鱼。
(4)肆:店铺。

【语译参考】
和善人来往,就好像进入种满香草芝兰的花房,时间久了闻不出香气,这是因为被香气同化了,品德受薰染而变得高尚;与恶人交往,就如同进入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就闻不出臭味,被臭味同化了,人也因此同样变坏了。

* * *
说故事时间

里仁为美

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音智)?”(注1)这句话说明了择居的重要性。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因此选择风俗仁厚的住所,不知不觉就会受到它的影响,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从前孟母三迁,就是为了选择“里仁为美”的环境,使孟子在优良的环境中成长。

孟母为了教育孟子,曾经搬了三次家。孟家原住在坟地附近,耳濡目染之下,孟子常和同伴玩筑墓和祭墓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好,就搬家了。新家的旁边是屠宰 场,模仿力强的孟子又玩起杀猪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的环境也不妥,又搬家了。最后搬到太庙旁,孟子又跟着进出的文官依样学起礼仪,孟母见了非常高兴,这才 定居下来。

古人云:“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说明优良环境的重要。晋朝陶渊明《移居》诗云:“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朝夕。”诗中的“素心人”就是指心地善良的人。可见读书人都非常注重居住环境的选择。

(注1)译文:居住的乡里中具有仁厚的风俗,是一件美事。选择居住的地方,却不选择住在民风仁厚的乡里,怎能算是明智呢?

动动脑、想一想
◎ 看完“孟母三迁”的故事,您有何感想?对人的影响,除了环境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吗?
◎ 请找一找其他和环境影响有关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并举出相关的成语。

【备注】
本段原文参考三民书局发行之《幼学琼林》

─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社、秋社那天,家家户户以鸡猪祭祀土地神,宴请宾客,并且饮用可以治耳聋的社日酒;七月七日晚上牛郎织女渡河相会,妇女们都对着月亮穿七巧针,乞求得到织布绣花的技巧。
  • 中秋夜的月色明亮,唐明皇曾到月宫中游玩;九月重阳节日,高处风大,孟嘉登龙山,被山风吹落了帽子。
  •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辞辛劳的周游列国。这一年,他正准备到楚国去,却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被两国的军队包围了七天。在荒郊野外,粮食耗尽了。
  • 蒋慧云的小书包
    这诗是王维的一次美好的夜游经验,我们一起来领略诗人的那个夜晚。然而,如果那晚我们跟着王维一起去夜游的话,也能有一样的经历吗?
  • 蒋慧云的小书包
    “砰砰砰!砰砰砰!”有人把曾家的大门敲的又急又猛。曾母一边说:“来了,是谁呀?”一边起身开门。可门都还没开呢,门外的人就上气不接下气的说:“老太太,我是邻居张三啊。我刚才,在外头听说了,您的儿子,曾参杀人啦!”
  • 阔少爷带着马鞭,得意洋洋的走了。他骑着马,不时就挥挥马鞭,还一边对人炫耀:“我这根马鞭哪,值五万块呢!”
  • 狙公爱养猴子,他跟猴子商量后,把早上吃三升,晚上吃四升橡实,改成早上吃四升,晚上吃三升橡实。可是,早上吃四升跟三升真的没有不一样吗?
  • 杨布差点就真的打狗了,幸好他的哥哥阻止了他。杨布的哥哥是怎么让生气的杨布能够冷静下来?他的方法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 颜阖说:“马再好,它的力气也总有个限度。我看东野稷驾的那匹马力气已经耗尽,可是他还要让马拚命地跑。像这样蛮干,马不累垮、马车不翻车才怪呢。”
  • 小皇帝孙亮好聪明啊,虽然他年纪小,可是他没有受人的影响,着急的就下判断,冤枉尽职的官员。他能够自己思考,找出证据,把坏人给治罪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