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非暴力抗争的象征 印度圣雄甘地

见山
font print 人气: 507
【字号】    
   标签: tags: ,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一段时间内他们似乎是不可战胜的,但终究难逃失败。认真想想这些,永远都是这样。”──甘地

半个世纪多以前,在充满民族压迫的时代,甘地用宗教的热情及无畏的精神唤醒3亿同胞的民族自信心,领导印度人民摆脱英属殖民地的命运。他采用的策略是“非暴力”、“不合作”,并多次进行绝食,成功争取印度的自由独立,被尊为印度的国父。

坚定不移的精神领袖

甘地经常说自己的价值观很简单,那就是“真理”、“非暴力”。甘地指出,非暴力是灵魂的品性,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净化,遵守非暴力原则将成为空洞的梦想。他以印度最简单、最原始也最传统的方式生活,参与劳动,力行禁欲,并且坚持素食。他一生中没有任何官职,一心悬念的只有民族的统一和人民的生活。


年轻的甘地与他的妻子Kasturbai。(维基百科)

在当时种族复杂、信仰多样、种姓隔离的印度,甘地以真理的旗帜让所有印度人愿意团结。对甘地而言,“非暴力”与“真理”是分不开的,就像一枚钱币的两面,非暴力是手段,而坚持真理则是目地。甘地相信通过非暴力的手段,足以唤醒人内在的善性,从而使恶人从善,战胜一切邪恶。

甘地对自己的信念坚定不移,虽然备受牢狱之苦,仍然坚持“只有真理和爱能使人得胜”。他说:“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一段时间内他们似乎是不可战胜的,但终究难逃失败。认真想想这些,永远都是这样。”

年轻律师遭受歧视

甘地并非一开始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苦行僧模样。他是商人之子,母亲为一虔诚的印度教徒,年轻时自英国伦敦大学法学院毕业后,考取律师执照。1893年甘地受聘到南非处理诉讼案件,初次搭乘火车,虽然买的是一等车厢的票,却因为种族歧视被要求换到三等车厢,他坚持不从,结果从一等车厢被英国车长连人带行李抛下月台。生平第一次受到种族歧视,甘地相当痛心。

当时同为英属殖民地的南非,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有许多歧视印度移民的法令,例如印度人必须随身携带身份注册证明、唯有印度人每年必须缴纳人头税、只承认按照基督教仪式举行的婚礼等。目赌同胞所受的欺凌,甘地决心为印度侨民争取权利。甘地希望打破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他不断劝说印度人民不要以牙还牙,用真诚打动群众,使他们不再盲目的使用暴力手段。

1906年,针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令,甘地倡导以“非暴力”反抗种族歧视,要求取消这一法令。甘地多次与英国人交手,虽然受到毒打与监禁,他始终百折不挠,坚守原则,不卑不亢,最后终于迫使南非政府对移民政策作了让步。

非暴力的精神力量

甘地曾充满睿智的说:“以眼还眼,只会使整个世界都盲目。”他所提出的“非暴力”哲学思想,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既继承了印度传统宗教与伦理学说,又吸收西方政治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非暴力”绝不是弱者的行为,只有深具正义,视死如归的人,才敢于使用非暴力手段,坚持真理。这种“非暴力”的道德力量,是强权殖民的不义体制最无法对付的精神力量。

在南非抗争的成功,使1915年回到印度的甘地已经颇有声誉。他在印度各地考察,看见人民生活悲苦,而本土上层阶级却因宗教差异而严重分化。甘地以自己的言谈举止、思维理念,获得印度教与伊斯兰教领袖尼赫鲁、真纳等人的认同,愿意共同采用“非暴力”、“不合作”手段对抗殖民政府。


甘地曾经说他的眼镜“让他看到了自由印度”。(Getty Images)


甘地在1948年时遭到宗教狂热份子射杀,图为被谋杀前的最后一顿饭中,甘地所使用的碗和盘子。(Getty Images)

全民支持的不合作运动

1919年甘地首次提出“不合作”主张,在反英情绪日益高涨的印度,“不合作”运动受到全民的支持。所谓“不合作”运动就是不和英国政府合作,放弃殖民当局授予的职位和头衔、不买英国制的东西、不上英国人的学校、不承认英国人的法律,展开游行、集会、罢工,甚至抗税。


这双拖鞋是甘地自己亲手制作,他将拖鞋送给帮他照相的英国军官。(Getty Images)

 

当时英国以低价从印度购买棉花,在英国制成衣服后,再高价卖回印度,所以拒买英货后,衣服成了印度人民最大的问题。甘地以身作则,劝导印度人民每天用一些时间纺纱,以土布解决穿着问题。人们被甘地的坚持深深感动,纷纷将英国制的衣服成批烧毁。

1930年甘地发动著名的“食盐长征”,进行第二次“不合作”运动。新的食盐法规定人们只能到食盐专卖店买盐,而且购买时要征收重税。为了突显食盐专卖的不合理,甘地号召群众从德里徒步游行400公里到丹地海边自制食盐,沿途不断有群众加入,追随者数以千计。

坦然面对牢狱苦痛

在争取印度独立的漫长岁月中,甘地几经坐牢、绝食。也多次被捕入狱,他不反抗退缩,也不恐惧逃避,坦然面对牢狱生活,平静的表现出“不合作”的勇气与精神。瘦弱的甘地,也曾多次艰难的度过长时间的绝食,以灵魂的力量抵抗暴力,他的绝食,总能唤起印度人的民族热情与反抗压迫的斗志。

甘地的“不合作”运动,使英国失去广大市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打击了殖民政府的高张气焰,最后迫使英帝国开始筹划如何撤出印度、移交政权。1947年,英国总督和尼赫鲁、真纳三方共同宣布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方案,历经苦难的印度终于宣告独立。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甘地铜像。(Bart van Herk)

甘地一生为印度独立而奋斗,今天,甘地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非暴力抗争象征,他“坚持真理”的信念以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抗争方式,对纳尔逊‧曼德拉和马丁‧路德‧金恩领导的人权运动影响极大。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地,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谈到17、18世纪欧洲妇女的服装,最精美的莫过于皇家贵族的女士们,她们把大量的金银花在装扮上,通过华丽服饰显示她们的财富与地位。十七世纪的装束与上世纪没有根本的改变,因为当时的习俗规定裙子的长度一定要到脚踝上,只是在王宫中穿的比在其它地方穿的看上去更富丽堂皇。采用金丝银丝的线绣花的布料,经常缀满宝石。在这个时期男性服装倒是变换得极其丰富,比女性服装更加细致讲究。
  • 俄罗斯的博客们试图刻画出一些世纪名人不留胡子的容貌。他们使用Photoshop的橡皮擦功能将名人脸上的胡子都剃光了。
  • 经过多年的争执,1月22日,《奥格斯堡贵族画册》在华盛顿被交到德国政府手中。
  • 大卫王之星的形状是六角形,在印度教和佛教中是一种曼陀罗符号,即用来帮助禅定的象征宇宙的几何图形,在几千年前古印度南部的印度教寺庙中可以见到,它标志着一种介于人神之间的完美的宁静冥想状态,修炼人保持这种状态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获得解脱,或叫“涅盘”。
  •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情人达德利(Robert Dudley)是否为了迎娶女王而杀害了自己的妻子艾米?这是一个讨论了四百多年的话题。近日,有新的证据显示,艾米可能确实是死于谋杀。
  • 2002年6月,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推荐该景区为摄影采风点。原任村干部王国富在清扫景区时,无意中发现巨石上有“产”、“党”两个大字。他把长期堆放在石头旁的秸杆搬开后,发现巨石断面上隐约出现“中国共产党亡”六个横排大字,字体匀称工整,每字约一尺见方,笔划凸出于石面,如浮雕状。
  • 我们都有一个国家,我们都是一个国家的一份之。我们每个人在讨论我们的历史问题、现实问题和前途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国家、民族、人民放在自己的立场之上,我们的心,我们的态度,我们的感情都是以自己的国家、民族、人民放在第一位来讨论历史追求未来的话,我们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我们就不会相信谎言,我们也不会自我夸张,因为国家、民族、人民对一个国家的人来说她永远是我们心中最重要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