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世预言 即将到来(3)

font print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

第三章、谁是卫国战争(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谁是卫国战争(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直到今天共产党告诉人民的“历史”仍然是:“是我们党才可能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我们党才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了抗日的最后胜利,所以中国人民选择了我们党。”那么,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上,我们来看一看,究竟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领袖、哪一个党,在我们国家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用无量的鲜血保卫了我们伟大民族的血脉,捍卫了我们伟大的大中华民族。

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是我中华民国的卫国战争。为什么这样说?大家想一想啊,全世界各个国家人民对东西两个法西斯的战争都是保卫自己国家的战争吗,凡是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她的人民站起来保卫自己的国家,当然就是卫国战争,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中国共产党所编制的历史教科书里面,它在谈到前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时候,就说是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我们亚洲各国遭遇了东方的法西斯日本帝国的疯狂侵略、长期侵略和残酷侵略,每一个遭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在捍卫自己国家国土的时候,他们的战争都是卫国战争。而遭受日本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最残酷、遭遇了极大破坏的是我们中国。我们的中国那个时候叫什么国?叫中华民国。

这个中华民国在我们的心里叫什么?叫大中华民国,是包括外蒙古在内的1912年元月1号由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所以我们才敢说,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在性质上、在本质上,就是我们大中华民国的卫国战争。谁在那个时候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奉献给了这一场战争,谁就是在捍卫我们的大中华民国,就是在捍卫我们国父所创建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今天大陆的学者和包括在大陆的学者那里吸收了太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营养的海外大陆学者,当我们听到我们的大陆学者今天指这一场抗日战争实际上是我们伟大的卫国战争的时候,我们心理那个感觉是什么?那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人终于认识到了我们自己的那一场战争就是捍卫“中华民国”的战争。可是大家知道到今天为止,虽然中国共产党称苏联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可是它决不会讲我们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是卫国战争。我们明确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我们明确这个概念,我们就能够从理论上、从力量上、从事实上来判别究竟是谁抗日,谁不抗日;究竟是谁在捍卫这个民族和她的血脉,谁仅仅是趁国难而扩展为未来的解放战争(用中共党史学家的话来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问题:在明白了卫国战争的概念之后,我们想明确的说一句话,我们讲卫国战争是站在国家、民族、人民的立场上,我们现在讲话不站在任何党的立场上。但是,我们还是要非常明确的说一句:惟有中国国民党才有可能是这一场伟大卫国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从理论上看谁是卫国战争的中流砥柱

我们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国民党才是这场伟大卫国战争的中流砥柱呢?在理论上来说:

第一,中国国民党的前生是同盟会,中华民国就是中国同盟会在孙中山领导下发动共和革命创建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就是中国国民党创生的嘛!它自己用它无量的烈士的鲜血创建了这么一个共和国。推翻了满清王朝二百六十八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一百多年的君主帝制,在中国历史上划开了民国和王朝国家的一个根本界线嘛!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中国国民党如果不去捍卫它自己创造的这个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那它还能叫中国国民党吗?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个国家是它创建的嘛。

第二,这个国家它从创建的那一天开始,它就自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呀!孙中山先生在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他首先就到明孝陵去祭拜呀。然后他说:文武周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直到他,他是跟中华民族的血脉、血缘一脉相承的呀!所以中华民国不仅是中国国民党创建的,而且她是中国国民党创建的一个中华民族自己的中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是自己的。是我们民族在新时代产生的一个新共和国。所以,中国国民党既然承认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承认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它怎么能不去捍卫这个由它创建并且由它认宗的这个中华民族的中华民国呢?

从理论上讲,中华民国她不仅上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下开中国走向共和的艰难道路,而且自从它创立之后一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国民党做了哪些事啊?说白了,只做了两件事。一个就是对内护国,一个就是对外卫国。什么叫对内护国,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号召反袁,捍卫他创建的亚洲第一民主共和国。张勋复辟满清,全国人民推倒张勋十一天请他下台。捍卫了中华民国。北洋军阀借武力统一中国之名,假共和的名义,以行专制之实。这是孙中山先生的原话,中山先生发动数度护法。

蒋介石先生继承孙中山的遗志,领导北伐,打倒军阀。重建南京中华民国的政府,国民政府。它对内一直在维护着中华民国的共和国统和共和法统。对外,大家不要以为日本帝国是首先侵略我大中华民国的。不是,第一个侵略我现代中国大中华民国的是苏联。是1929年中华民国要行使主权收回东北中东路权的时候,史达林背信弃义,派他的加伦将军率领着八万苏联军队在我国东北一百零四个县展开全线进攻,占据我一百零四个县,我们的国民政府的将军韩光迪将军就首先战死在抗俄的战场上。所以中国国民党,对内护国,捍卫共和;对外卫国,捍卫国家。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中国国民党怎么能够不去领导、不去坚持这场长期的残酷的卫国战争呢?不可能。如果它不领导这场卫国战争、如果它不进行这场卫国战争、如果它不坚持这场卫国战争,那它就不是中国国民党!

那么从理论上来看,共产党是什么?我们告诉大家:共产党不是1921年7月1日成立的。共产党是1920年由苏联共产党和第三共产国际派代表叫维津斯基到中国上海建立的,并且建立了临时中央委员会。1921年7月所谓的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是代表大会。是先有党后才有代表,然后才有代表大会啊。苏共建立了中共,中共的宗旨是什么?中共是一个用蒋先生的话来说:是一个“非民族、无国家”的党,它建党的宗旨是“工人阶级没有祖国”,它的诗人郭沫若说了:“史达林是我们的父亲”。它认宗的是苏俄侵略者!它到今天为止,在它的历史教科书里面,它不是文武周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啊,它是马恩列斯毛邓江胡温呐。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它认宗的是苏联,它要保卫的祖国是苏联。它搞的是苏联领导的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它要推翻的是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它认为那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的革命是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我们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做一个字的文章,这都是中共教科书直到今天为止的每一个字都是这样写下来的。所以从理论上讲,它从建党的第一天开始,就在苏联侵略者史达林的直接命令和指挥下,给了他两个任务,两个历史任务:一个任务就是颠覆中华民国,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新中国’,第二个任务是消灭中国国民党。

大家都知道在莫斯科有一个中山大学,今天我们大陆的学者了不起呀,我们大陆学者写了一本书:“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学里面没有一个人讲课的时候提到过孙中山是谁,没有给学生教过一分钟孙中山的理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讲的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史达林的无产阶级的革命道理。”从理论上来看,中国共产党没有理由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捍卫一个苏联叫它必须推翻的中华民国。在史达林的命令下,1931年日本侵华以后,众所周知的是,日本阴谋侵占我国东三省的明确日期,是1931年9月18日。所以,在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那里,才会有十四年抗战之说。所谓八年抗战,其意为“八年全面抗战”,前六年是为“局部”。因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1937年7月7日。

但是,在中共的历史教科书里,却从来不言十四年抗战,而只称八年抗战。那末,自1931至1937年的前六年抗战期间,在中国国民党1932年一二八和日寇打淞沪抗战的时候、在1933年蒋介石亲自北上,指挥榆关、热河、长城大战的时候、在我们的好几位国民党将军战死在长城的关头的时候。中共在做什么?它所有的一切行为就是三句话,史达林在他给毛泽东给中共中央的档里面有这么三句话:“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武装暴动,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就这三句话,在中共的教科书里面,就现在的教科书里面;在党史学家研究的学术著作里面,到今天为止这三条依然是史达林给中国共产党的命令,第三国际的命令。而中国共产党的党名也是由共产国际命名为中国共产党又名中国支部。中国大陆的历史学家们了不起啊!他们今天在那样一个状况下能把这些历史的真实一点一点地给扒出来,然后连成了我们对历史的一个感觉。所以从理论上来看,中国共产党它没有那份心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来捍卫苏联命令它必须推翻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二)从力量上看谁是卫国战争的中流砥柱

好,我们从力量上来看,1937年3月,在这个时期之前中国国民党所领导的、所执政的中华民国政府,它有那些力量呢。

第一,它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它根本就不承认外蒙古已经被苏联侵略者交给所谓的独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国了。所以在我们的海棠叶子上,而不是所谓的雄鸡上,我们的中华民国的疆土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它拥有这么辽阔的土地。

第二,它拥有四万万人民,因为它是一个合法的政府,是一个继承共和的政府,在准备着走向共和的政府。所以它不仅具有历史的合法性,而且具有政治的科学性。四万万人民的绝大多数是拥护这个政府的,是承认这个政府的。因为这个政府领导北伐,打倒军阀,重建了我们的南京国民政府。

第三,它有一个军队,它的军队有多少人?到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前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百七十万,海军军舰吨位总数十万吨,空军有飞机六百架。也就是说中国国民党执政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拥有这样一支陆、海、空的军队。它还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是什么人呢?早年参加辛亥革命,领导爆炸团光复浙江,是辛亥革命的功臣;中年领导北伐打倒军阀重建南京政府,是国民革命的领袖。1928年到1937年这十年间,内忧外患,外有日本的侵略和图谋侵略,外有苏联侵略者的颠覆和命令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武装暴动,内部还有“军阀残余的残余”,这是共产党领袖陈独秀的原话。军阀残余的残余进行了十三次叛乱,都被他相继荡平。1928年到1937年这十年在全世界历史学家的眼里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黄金的岁月,叫做“黄金十年”,中国国民党拥有这样一个领袖啊!所以中国国民党怎么会不为了自己的中华民国的安全,人民的祸富,去领导和坚持这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呢?

从力量上来看,我们再看共产党,到1937年左右,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它曾经在苏联侵略者给枪、给钱、给命令,派人来指挥它进行武装叛乱的岁月里,在江西为中心的南中国落后地区,曾经拥有过三十万军队,工农和游民无产者组成的造反大军。可是用它自己的话说:在它反对第五次围剿失败之后,它逃到陕北。它当时所剩下的枪支一万三千支,人马是两万,所占的地是三个县。它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只认马列不认祖宗,这个领袖只听侵略者元首史达林的命令不听中国元首蒋介石的命令,这个领袖不论是逃亡之前、逃亡之中、逃亡之后还是在抗战时期都要推翻中华民国,消灭中国国民党。这个领袖就是毛泽东。

大家知道,凇沪抗战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投入兵力七十万,日本鬼子投入兵力五十万;两军对垒,一百多万军队在上海打起了一场决战。请问远在上海三、四千里以外的毛泽东领导的陕北红军,一万三千杆枪,两万人马,三个县的资源。能够领导得了凇沪这一场百万人的决战吗?常情常理呀!你不可能啊!你离的那么远,你只要一万三千杆枪,两万人马,三个县的资源。你能领导这场让日本帝国主义三月亡华的美梦转眼之间就崩溃了、就破灭了的这一场凇沪大战吗?可能吗?不可能嘛!所以从力量上来看中国共产党也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成为这一场伟大卫国战争的中流砥柱,它只可能是中国国民党!

(三)从事实上看谁是卫国战争的中流砥柱

到底谁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呢?好!我们根据事实来进行分析。第一,我们先讲国民党。我们的结论是国民党十四年抗战是血写的事实,不是墨写的谎言。第二我们说中国国民党面对这样史无前例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不是不抵抗,是抵抗。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炎黄春秋》杂志,在这份杂志上刊登了中国大陆一位教授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壮着胆子说出了一个历史事实:这个事实就是张学良从来没有说过是蒋委员长叫他不抵抗的,这才是事实。我们又翻开看了张学良的所有的有关文献,张学良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张学良说:“蒋委员长从来没有叫我不抵抗,当日本阴谋侵占沈阳的时候,是我叫不抵抗的。因为我当时的想法是尽量不要扩大军事冲突。”这是张学良的原话。相反他还说:“当日军进攻锦州的时候,委员长连续三次电报叫我坚决抵抗。”下面他不说了,因为他没有接受委员长的命令。他偷偷地卷住自己的几十万大军逃跑了,一枪也没有开。所以,这个事实经过大陆的人民、大陆的历史学界的艰难反思,我们已经知道了蒋介石没有说过不抵抗的话,没有下过不抵抗的命令。

张学良在晚年获得自由后也多次公开在记者、媒体的采访中谈到是他自己下命令叫不抵抗的,和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没有任何关系。在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采访时,张学良说:九一八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令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所以判断,不可乘日本军部的挑衅而扩大事件。”“到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央政府下达过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负责任,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中央政府。”

其二是先安内,后攘外、既安内,又攘外、不是只安内,不攘外、安内是为了攘外。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科书里面,第一说蒋介石不抵抗,第二是说他,当日本帝国侵略我们的时候,蒋介石的国策是:先安内,后攘外。是错的。蒋介石面对日本侵占我东三省的时候,当时的中国是什么状况哪?是阎、冯、李的大规模叛乱刚刚荡平,共产党在史达林的命令下正在南中国农村一波一波的进行武装叛乱,日本帝国在窥伺我们的领土,苏联在要颠覆中华民国,共产党和残余军阀在围剿着我们刚刚诞生不久的南京国民政府。就在1931年9月18号事件发生的当天,蒋介石正在江西南昌指挥第三次围剿,可是一封电报传来,说日本侵占我东三省,蒋先生只好转过身来离开南昌,飞到南京去处理日事去了。我们的共产党欢呼雀跃,高声欢呼反对第三次围剿成功了。

然后就在蒋介石处理九一八事件的那个半年时间内,中国共产党用它自己的教科书上的话说:“我们终于把赣东和闽西的白点全部拿光了,”什么叫白点?就是它把国民党政府统治的地区叫白点,“我们终于用红线把它连成了一片。我们终于从只有五个县到已经占领了二十个县,我们终于从三万兵力发展到了六万兵力。”他们给莫斯科的汇报就是这样写的。在中国国民党1932年一二八和日寇打第一次淞沪抗战的时候,1933年当蒋介石亲临长城抗战,在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中指挥我国的国民革命军抵制日本对华北侵略的时候,在国民党官兵整连、整营、整团地为国捐躯、壮烈牺牲的时候。共产党在江西继续暴乱,同时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已经占领了四十五个县,我们已拥有了三十万军队。”

就是这样在日本频频的对我们进行军事威胁和侵略的时候,我们的国内那些要颠覆中华民国、消灭中国国民党南京政权的红色力量就趁国难大大地发展了他们的武装内讧和内斗势力,在大大地发展着苏联交给它的三大任务。我们问大家,如果你是蒋介石你该怎么办?你在前面打日本侵略者,它听命于苏联侵略者乘机在后面打你!1931年9月18号日军侵华不久的1931年11月7日,即苏联鬼子的国庆日,中共在江西瑞金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全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乘机建立“国中之国”乡村俄属“苏维埃”政权,并且继续高喊“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而不是保卫中华民族啊!当时的情况,蒋介石先生国民党所面临的状况就是这种状况。所以蒋介石在1932年6月14日正式在庐山会议上发表了一个讲话,叫“安内攘外”:我们的内部只能求团结,我们只有消灭了那个使我们民族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赤祸,我们的中国人民才能完全团结起来,抵抗我们的外侮。今天回想这句话,大陆的学者和我们这几代中国人心里惨痛啊,万劫不复啊!没有错,先安内,后攘外、即安内又攘外,安内是为了攘外,这一条当时国民政府的国策没有错。

二、国民党的抗战

(一)是积极抗战,不是消极抗战

我们在中国大陆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里面,我们从小到大都念到这样一句话:中国国民党仓惶逃跑,把祖国的大好山河拱手相让。国民党不抗日这六个字和国民党反动派这六个字在我们几代中国人的心里是羞耻,年岁大一点的人在小的时候、年青的时候谈到国民党的时候,没有哪个光说国民党三个字的,说国民党一定说国民党反动派,说到抗战一定说国民党不抗战。以至于著名历史学家辛灏年先生多年前在海外第一次讲国民党抗战的时候,一些搞民主的朋友不和他握手了,说你怎么讲国民党好,国民党抗战。你可见共产党的那个宣传有多利害。它就是宣传国民党是消极抗战,不是积极抗战。好,我们现在讲一讲国民党是消极抗战还是积极抗战。我们不是国民党,我们也不是共产党,可是我们在讲到历史的时候,我们必须尊重起码的历史事实,我们认为中国国民党是积极抗战不是消极抗战。

(二)不是不打,是准备好了再打

1932年9月蒋介石先生说了一句话:“不是不打,是要准备好了再打。”大家知道,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遇到了一个世界进步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在世界发展的逼迫下,一个分散了的日本封建小邦聚合起来重新使日本走向了统一,实际上是天王君主专制统一。然后又进行了部分的政治经济的改革,它相当程度上赶上了世界科学和经济进步的步伐。到了1933年在英国伦敦召开海军会议的时候,日本海军的吨位和美国的和英国的相比是五比五比五,也就是说在1933年日本海军的作战能力跟美英已经完全相等了。我们相信很多人看过《中途岛大战》,看过日本拍的一些二战的片子,那个时候日本的航空母舰一点也不比美国小,也不比美国少啊。要知道我们共产党很厉害呀,可是执政六十年到今天为止连一艘航空母舰还没有啊。日本军力是这么大,它可供的陆军兵力是四百四十八万,它的每一个师的装备相当于国民革命军的三倍,于战争之中、后期,已相当于我八倍甚至九倍,中国军人数人合用一支枪的情形随处可见。它的海军是一百九十万吨位,我们的海军是十万吨位,它是我们的十九倍;我们当时拥有飞机六百架,它拥有性能比我们高超的飞机是两千七百架。日本正是恃于这样的武力优势,才敢于叫嚣“三个月内一定灭亡中国”。怎么打?这一场战争面对这样一个顽敌,不准备好了打,能行吗?蒋介石准备了。

第一个准备就是在三十年代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花了一亿马克从德国采购进来先进的武器装备,聘请德国顾问,训练他的国民革命军。他计划训练八十个师,现代化的八十个师,结果到全面抗战爆发的时候,他只完成了四十个师。

第二个准备,他在山东、江苏苏北、浙江北部,安徽东部,就仅仅这一些地方,所挖掘的工事四千九百个。他准备了,他不仅像这样准备,而且他采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备方式。用当时的一个日本官方长官阿部信行的话来说:绝不能小视蒋介石政权今天对我们日本所干的三件事,第一件事整顿军备,第二件事整顿财政,第三件事发动新生活运动。日本人说: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是排日的结晶。蒋先生他要使我们的年青一代改变自己的面貌,使我们中国人从心理上健康起来,意志上坚强起来,才可能应付未来的那场残酷的甚至是漫长的卫国战争。

他准备了,他怎么准备的?他采取了修好西南的方针。1931年9月18日当日本阴谋侵占我东三省的时候,蒋介石在“九一八”后一日的日记中曾写道:“倭寇果乘粤逆叛变、内部分裂之时,来侵略我东三省矣!呜呼!痛哉!余唯有鞠躬尽瘁然后而已,拼我一身以报我总理!报我先烈!报我民族!”下面还有一句话,他说:“日人侵略实行,世界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于是开始矣!不知各国人士能见及此否?”他已经看到了日本侵华战争实际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蒋介石早在1932年即已提出,万一与日本发生全面战争,即将国都迁往四川,以应付长期抗战。1935年8月蒋介石有信心地说道:“即使我们丢失了中国关内十八个省中的十五个省,只要四川、云南、贵州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我们就一定能打败任何敌人,收复全部失土。”1935年他不带一兵一卒单骑走西南,走贵州、走云南、走四川,让这三个省的地方的割据政治势力和地方的割据军事势力能够听命于中央,能够在军令上政令上和中央保持一致。他做到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大西南成为我国长期卫国战争的一个大后方啊,没有他的单骑走西南是很难完成的。

1935年的夏天,蒋介石大中华民国的最高领袖啊,在视察卢沟桥的时候,他带着一个工兵营长亲自匍匐爬行千余米至我方河边堤下考查地形,然后指示在永定河我方略高之河岸下构筑反斜面阵地,以将枪炮口对准己方。没想到这个反斜面阵地,在日本人渡过卢沟桥侵占华北的时候,攻击北平的时候,真的起了很大的作用,使这场战争延续了很长的时间。你说他没有准备吗?他准备了,他作了准备。

(三)不是不打,是该打的必打

1932年1月28号,上海凇沪抗战爆发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第一次凇沪抗战,全世界都只知道是国民党的地方军队蔡廷锴的十九路军打的。我们的国民党前辈们他们是知道的,历史学家们是知道的,十九路军是英勇的战斗在上海,可大家知道那个同样英勇的战斗在上海的主力军队是谁吗?是蒋介石先生的精锐部队黄埔的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蒋介石将分别驻扎在京沪和京杭线上的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联合而成的第五军,军长就是后来投共的张治中将军(非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的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我们还历史本来面貌,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八十七师、八十八师艰难地、痛苦地、勇敢地战斗在凇沪战场上,可是全世界的慰问电,全中国人民的慰问电,上海人民的物资支援,全中国人民心里歌唱歌颂的都是十九路军。那个天天在流血,在战壕里被打死打伤的八十七师、八十八师的官兵们,他们心里会怎么想呢?

蒋介石为此给他们写了两封信,蒋介石说:当此国家危难之际,个人生命都在所不惜,何在乎外间的荣耀,何在乎外间的评价,将一切光荣都赋予十九路军,在我来说求之不得。因为它告诉了全世界,中国政府是谋求和平解决的,是想避免战争的,但是中国人民不答应,中国的军队不答应。(表面上是地方军队蔡廷锴的十九路军和人民要打的,蒋介石忍辱负重,甘唱白脸,以“国人要打、政府要和”之双向策略,来对付日本,延缓日本的全面侵华,以争取时间作准备。)真的,我们每当读到这一段,讲起这一段,心里就会酸的要掉眼泪。这是一个感天地动鬼神的境界啊,让别人骂我蒋介石不抗日吧,可是我蒋介石的军队才是在那里真的抗战的。

大陆的历史学家扬树标教授在讲到这一段的时候,他说我真的忍不住掉泪了。不是不打,是该打的必打。当时的中华民国一是国家弱,二是国家乱,军阀叛乱和共产党在苏俄指挥下颠覆中华民国。所以国民政府为了有时间作抗战准备延缓日本的全面侵华采取了“和战并用”的决策。蒋介石说:“我们是弱国,要对自己的国家有忠实的估计。”因此,一方面应该是“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因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这就说明“和战并用”非但不是唯求和而不战,而是和为手段,战为根本。

后来他在“七七”事变发生后那个著名的“最后关头”的讲演中曾这样说道:“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性命以求国家的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你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1933年日本企图吞我华北,从东北开始向长城沿线进攻,蒋介石又亲自北上,指挥榆关、热河、长城大战。我们的好几位将军都是战死在长城的关头的。该打,不能不打,因为这不打日军就会提早全面侵华战争,我们就来不及准备,不打,日本就有可能从西包抄过来,从西从北,向东向南,把我军向东海里赶,向南海里赶,中国抗战的前途就一败涂地了。所以不是不打,该打的必打。

(四)不是拱手相让,是战略撤退

不是拱手相让,是战略撤退啊。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持久战,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持久对速胜,取得我们抗战的最后胜利。这里说的可不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5月的延安。而蒋介石先生自“九一八”始,即产生并逐渐地成熟了他的“持久战”思想,蒋介石早在1932年即已提出,万一与日本发生全面战争,即将国都迁往四川,以应付长期抗战。1935年他单骑走西南,走贵州、走云南、走四川的时候,就已经在贯彻之中了,1937年10月29日,蒋介石在亲赴淞沪大战前线时,即对第三战区师以上军官指出:“两个半月以来,我们虽然没有得到大的胜利,但在我们预定的消耗战和持久战的战略下,已使敌人受到了意外的打击,在精神上我们实在已打败了举世共弃的倭寇。”

也就是说在毛泽东1938年发表“论持久战”的时候,中华民国的持久战大战略不仅早已决策并得以贯彻,而且,国民党将士的鲜血早已撒遍了华北战场、淞沪战场、南京战场和徐淮战场。其时,日本三月亡华的狂梦不仅已经破产,我国持久抗战的局面已经初成定局,而且全国人民对于抗战必至最后胜利的信心已经形成,国际上对我国民政府领导全民抗战的观感也早已为之一新。我们国家大,我们国家弱,我们死拼拼不过他,可是我们用我们有利的条件来拖垮这个侵略者。这是中华民国政府最高统帅部的战略方案。

在这个方案之下,我们打赢了台儿庄,我们在凇沪抗战拖了三个多月,破灭了日本三月亡华的美梦之后,我们的五十万大军聚集在徐州,给日本人的感觉就是要在徐州与它决战,日本人调动了七十万军队包围我五十万黄埔精锐,蒋介石用非常高明的策略,居然让五十万精锐全部撤退离开徐州战场,七十万日军扑了个空啊。然后它不得不从沼泽和山路出发,开始从东向西边打。在这里我们插叙几句:日本的打法是从东北作为根据地,进入华北之后分三条线来切割我国的战场。第一条叫京绥线,就是今天的京包线,由东往西沿着河北这个方向向西打,第二条线从北京向汉口打,京汉线从北向南,第三条线从天津向浦口打。这三条线,大家看一看,一个是从北京向西,一个从北京向武汉中部,一个从天津向南京,这三条线一打下来,就把中国的战场隔成三块。然后日本占领了我们的西部,再占领我们的中部,再从我们的西部中部把我们向东边打、向南边打,把你打到东海里去,打到南海里去,你还有什么可打的?所以我们才说:蒋介石了不起啊!

蒋介石采取了两条方针,第一条,在京汉、京包、津浦线上,节节抵抗,每城必守、每县必守,国民党的部队成连、成营、成团的壮烈牺牲的比比皆是啊!然后故作决战,在上海投入七十万的兵力,吸引日本鬼子,以为我们在上海准备决战,然后日本从国内增兵上海,并且从北边调兵到上海来和蒋介石进行决战。没想到蒋介石这一战,一是打给国际看,第二是振奋国人人心,第三是以决战的姿态拖延日本人对我的全面侵略整整三个月,上海华东的物资已经全部运到了四川大西南,他的战略目的实现了。所以他是积极抗战,不是消极抗战。

徐州的五十万黄埔精锐退到了武汉后,蒋介石共集中了一百二十九个师,一百一十万兵力展开了一场武汉大会战,武汉大会战消灭日寇二十余万呐!最后蒋介石先生告诉他的党人和军队:不是旨在保卫武汉一地,而是用这一场保卫战拖住日军,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在基本目的达到之后,五个月后,他将他没有牺牲的三十万精锐转向西南,让日本得到的是一座空城。当蒋介石在撤退武汉的时候,请大家看一本中国大陆学者的书,这本书叫《中日决战》,副题是蒋介石领导浴血抗战纪实。他描写蒋介石的飞机在武汉机场飞撤的时候,日本人的机关枪子弹就在他的飞机上下飞,跑道已经破坏,蒋介石是危在旦夕,命在旦夕,他是最后撤退出武汉的。所以他不是拱手相让,他是战略撤退。
大家都知道,当希特勒的闪电战对莫斯科进行侵略的时候,短短的一个礼拜德军在三千公里的防线上几乎全面推进,打到莫斯科城下,使得史达林的苏联丧失了欧洲的最大部分土地呀,那才叫作仓皇退却。可是1812年俄国的一个元帅库图左夫在法国拿破仑进攻俄国的时候,他采取的就是一种战略退却。他退出莫斯科,并且烧毁莫斯科。把法军引到俄国的冬天,让你冻死在俄国,这叫战略退却。蒋介石用的就是战略退却,以实现争取空间、时间的持久战的总方针。不是消极抗战,是积极抗战。

(五)中华民国政府、中国国民党和蒋介石坚持领导抗战的战绩

国民党军队在对日抗战的持久岁月里,其战斗之壮烈,牺牲之惨烈,实为笔墨所难以尽之。但是,也正因如是地前仆后继,勇敢牺牲,十四年抗战,尤为八年全面抗战,才能屡挫敌人精锐,屡败敌人进攻。

1937年淞沪抗战结束后,如前所述,不仅日陆军省公布“此次上海战事,我方伤亡达四万”,而且诚如中国大陆史家所言:它(淞沪抗战)争取了3个月的时间,使得长江下游的工厂和物资有了内迁的时间,使“国际观感一新”。其次,它使得在华日军不能随意行动。日军从华北抽调了两个半师团增援上海作战,造成了中国军队在华北的有利形势,尤其使山西有了准备的时间。

同年10月,日军为解决华北战局,除以一部向五台山警戒外,其主力企图直下太原。卫立煌遂受最高统帅部命令,统率第十四集团军四个半师星夜向太原以北集中……日军即以五万兵力,以中央突破方法攻击忻口。其时,蒋介石曾接连三电卫立煌等:“望抗战到底,一竟全功”。卫乃以左、中、右三个兵团,于忻口附近阵地为轴心,会合晋军与日军大战,著名的忻口会战遂以打响。这一仗,我军歼敌四万人,造成华北战斗中最有利之战局。如前所述,我郝梦麟军长、刘家祺师长于是役壮烈牺牲。

1938年3月的台儿庄大战,先是由我庞炳勋军团在山东临沂据城死守,后张自忠将军赶到,两军内外夹击,如疾风暴雨。敌板垣师团因不支而仓皇撤退。庞、张两部乃合力穷追一昼夜,使敌军无法立足,狼狈一退九十里,缩入莒县县城。沿途敌军遗尸甚多,器械弹药损失尤大。是役歼敌三万余,为阻断南北日军打通津浦线,阻滞日寇沿陇海铁路及沿长江迅疾进攻我武汉,功莫大焉。

同年5月开始的武汉会战,如前所述,敌虽纠集十二个师团,配合海军陆战队及飞机五百架分四路进攻武汉,但是,4月,蒋介石已在保卫武汉各部官长会议上,一再要求各高级将领务“抱必死的决心……与士兵共患难同生死……虽天崩地裂,此志不移”。并制定了“此次保卫武汉,当取韧性,无论攻取进退,皆可立于主动之地位,而决不能陷于被动形势”(蒋介石日记)的战略决策。是役,敌我鏊战达五个多月之久,歼敌二十万。俟日军在大亚湾强行登陆,武汉及粤汉铁路已经失去防卫意义之后,我军才决策主动放弃武汉。然而,武汉会战却对阻滞敌人西进,消耗敌军实力,准备后方交通,运输必要武器,迁移我东南和中部工业,集中我东南人力物力于西南诸省,以进行西南之建设,以坚持持久抗战,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1939年春的豫北反攻,即“消耗敌军近五万人”。在该年包括晋南反攻、豫北反攻、鄂中反攻、赣北反攻的整个“四月攻势”中,共消灭敌军九万人。是年的随枣会战,我军不仅反攻获胜,光复枣阳,并与敌胶着于随、枣之间,使敌“遗尸五千余具,马匹器械无数”。

在同年9月的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综观是役,敌经半载准备,挟海陆空军十万之众,企图于敌酋西尾阪垣履新之际攻取长沙,以壮声威,并为伪中央政权树立张本,殊不料大遭失败,伤亡三万余人”。

在同年11月至1940年1月的桂南会战中,敌虽从山东抽调第五师团,协同台湾旅团,并藉舰队掩护于钦州湾西岸登陆,沿邕钦路北犯,陷邕宁,然我桂林行营白崇禧部却以十五万兵力发起反击,并由蒋介石令杜聿明之第五军机械化部队和一百架飞机参战反击。我军与日军在昆仑关反复鏖战,艰苦卓绝。18日我军即攻克昆仑及九塘,19日攻克大高峰坳,以后继续攻克五、六、七塘。20日因日军增援反陷大高峰坳、昆仑关、九塘后,我又集中兵力于邕甯路反攻,卒于12月31日再克昆仑关,翌年1月4日再克九塘,致使日军第五师团溃不成军,其十二旅团伤亡殆尽,损失一个师团以上。日只复占邕宁,其企图劫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的目的,完全没有达成。

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源于日军在襄东作战的失败。其时,敌曾于豫南、鄂中增援六个师团,集中于信阳、随县、钟祥三个地区,以南阳和襄阳为攻击目标。其时,我军一部除于随枣方面一边抵抗一边转进唐河流域,另一部固守桐柏山、大洪山以外,大部队则于敌军左右两翼向外线移动,从而将敌军的大部兵力包围在襄东平原地区,歼敌四万五千人,获炮六十门,马两千匹,战车七十辆,汽车四百辆。

同年3月的上高会战,面对企图扫荡赣南的敌军第三十三、三十四两个师团及二十混成旅共四万兵力,我罗卓英兵团乃先击破北路安义方面的敌军,再以两个师于一线以西和日军纠缠。然后,决以主力于日军进犯的两侧地区交战,先折其两臂,再在中路聚歼日军主力,遂致敌人伤亡一万五千有余。日军师团长大贺虽幸得逃命,却在南昌因愧恨而自杀未遂。

1941年9月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虽调集十三万余人分三路进犯长沙,我守军则逐次予日军以消耗,并陆续由平江、浏阳、株州、益阳等地合围并猛攻进犯长沙的日军,致使日军向北溃退,我军遂衔尾追击和超越追击,5日渡过汨罗江,8日渡过新墙河,残余日军遂向临湘、岳阳方面急窜,至此胜利地结束了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底至1942年初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日本为牵制国民党军队策应盟军在广州、香港方面的作战,并企图打通粤汉铁路,解除太平洋西岸陆空威胁,又纠结三个半师七万余人围攻长沙,并于1942年1月1日始向长沙猛扑。我军既按预定计划沉着应战,又以岳麓山炮兵适时轰击敌人,鏖战四日,予敌以重创后,我遂以十个军的兵力,由四面八方实行总反攻,日军后路遂绝,士气颓丧,无力挣扎,死伤惨重,乃于4日晚间突围北窜,其急调的鄂南援军,又遭我军阻击,几全军覆灭。是役打死日军五万六千九百多人,为珍珠港事件之后,我军在中国战场的第一次攻势,也是同盟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一连串失败中首开的胜利纪录。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称:“十二月七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伦敦每日电讯报》尤称:“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

1942年1月,我远征军入缅协同英军作战,挫日军于同古,败日军于仁安羌,因解英军之危,深博同盟诸国好评。同年4月,日本在本土遭遇盟军轰炸后,为掩饰失败,安定国内人心,乃集结了十万兵力,发动了浙东攻势。我军在逐次予进犯日军以打击后,乃向敌后转进。俟浙赣全线均陷敌手,我军立于8月进行全线反攻,取腰斩日军之战略,遂连续收复失土,敌乃仓皇撤退。“纵观此次战役敌军以十余万之众,原图永占我东部沿海各地,以掩饰其败症并削弱其本土上空之威胁,卒至损兵折将败相益彰,计划被我完全粉碎。且敌此次使用部队达十余单位之多,其东拼西凑力量枯竭之情形可以想见,其崩溃实已不远。”

1943年5月,日军纠结十一万兵力向鄂西长江三峡进犯,企图西叩重庆门户,逼迫我最后之屈服,以便专对英、美作战。我第六战区孙连仲部约十一个军,遂逐次抵抗,并在蒋介石特颁手令于石牌守军,命令固守要塞聚歼倭寇之后,石牌守军乃一面收缩,一面诱敌,俟敌过鲜阳关,猛犯要塞之时,即顽强反击,予敌以重创,日军攻势顿挫,全线崩溃。我军立不分昼夜予以追歼。至6月中旬,除藕池口一地被日军占据外,全部恢复原态势,是役毙、伤敌三万余人。

同年11月,于鄂西会战中挫败的日寇,为截断我军川、鄂、湘间之联络,掌握洞庭湖之全部资源,占据我湘西北之门户常德,打破我反攻准备,遂纠结十万兵力自11月2日始,以第一一六师团进犯常德,第三师团趋桃源,第六十八师团进德山,第四十师团侵汉寿。因我军猛烈抗击,日军不能得逞,遂复转西攻,陷石门,沛县,径趋桃源,其左翼亦由安乡攻占汉寿,围攻常德。我余万程师遂与之激战十余日,并偕赴援的第九战区四个军,于12月8日收复常德。第六战区各部也转取攻势,先后收复南县,安乡,沛县,淞滋,公安等地。12月底,尽复战前态势。

(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道德经》告诉我们,我们人、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当然他们就有道赋予他们的特性,我们就需要根据道赋予人的特性来管理社会、根据道赋予万物的特性来管理自然。
  •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史记》乐书第二)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明白事情的因果关系。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 2002年6月,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推荐该景区为摄影采风点。原任村干部王国富在清扫景区时,无意中发现巨石上有“产”、“党”两个大字。他把长期堆放在石头旁的秸杆搬开后,发现巨石断面上隐约出现“中国共产党亡”六个横排大字,字体匀称工整,每字约一尺见方,笔划凸出于石面,如浮雕状。
  • 战国时代,各国正互相纷争征伐,策士们到处游说“合纵连横”策略,王次仲正住在大夏小夏山中。他认为当时通行的篆体字,写起来很费事而用处不广,而且人们很难在短时期内学会使用篆字。现在天下这么纷乱,事情繁杂,文字的普及是很重要的。王次仲就把篆体、籀体字变化成隶书。
  • 我们都有一个国家,我们都是一个国家的一份之。我们每个人在讨论我们的历史问题、现实问题和前途问题的时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国家、民族、人民放在自己的立场之上,我们的心,我们的态度,我们的感情都是以自己的国家、民族、人民放在第一位来讨论历史追求未来的话,我们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我们就不会相信谎言,我们也不会自我夸张,因为国家、民族、人民对一个国家的人来说她永远是我们心中最重要的。
  • 三峡工程36计
    “苦肉计”,为兵法三十六计之第三十四计,败战计其中之一。原文为:“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 三峡工程36计
    当水库发挥防洪效益,蓄水至海拔一百七十三米时,许多没有被计算为三峡工程移民、没有搬迁的居民该怎么办?长江水利委员会认为,这些居民可以跑到更高的山坡上去,即所谓的“跑洪”,等洪水过后,再回到被洪水淹没过的家中。
  • 三峡工程36计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九六九年十月),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和水利部,向毛泽东提出修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议。毛泽东本来是竭力支持以建设大坝和水库来治理中国河流的想法,但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的失败,使毛泽东火冒三丈,以致对大坝工程的热情骤然大减,便以战备为由,拒绝修建三峡工程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