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钟鼓楼欲拆迁风声四起 官方暧昧惹争议

人气 11
标签:

【大纪元6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敬一采访报导)“在北京最核心的区域搞大拆大建,这是往北京的心脏捅了一刀。”广有影响的北京城市规划史著作《城记》的作者王军直白如实的作出表达。有关鼓楼地区的拆迁,隔几年就会“嚷嚷”一次,当地不少老人都有这样的记忆。今年拆迁风声又起,引民众忧心,多方关注。

北京钟鼓楼近日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世界在消失前最值得去的地方”,原因是“这里将被拆除。”惹中外游客蜂拥而至。

有媒体披露4个多月前区长杨艺文在区人代会上,提出,“钟鼓楼‧北京时间文化城”建设规划方案政府工作报告初步形成,今年将启动整体规划建设。

胡同里拆迁传言一片。甚至有居民直接到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询问,确切的答案没人给出。

居民们从报导中大略了解到,这个“文化城”规划占地约12.5公顷,包括旧鼓楼大街、豆腐池胡同和张旺胡同、草厂胡同等区域。

这些胡同被拆迁改造后,将形成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广场部分将以钟鼓楼为核心,恢复此地区的明清历史风貌,广场北端建设“北京-时间印记纪念广场”,包括圭表、刻漏、沙漏、浑天仪、水运仪像台、新中国建国纪念钟;东侧设计“北京时间之印”纪念光带;南端建设“时间庆典广场”。地下部分拟利用加固钟鼓楼基础的机会,挖掘地下空间,用于建设钟鼓楼博物馆,包括时间科普厅、历法发展厅、世界著名钟表展示厅等。另外,地下还将包含停车场、餐饮等大体量空间。

从北京鼓楼四合院旅馆工作人员那里,大纪元记者了解到“地安门商场对面已经在拆迁,但拆迁面积不算太大,钟鼓楼这也听说要拆迁,谁也不知确切消息。”

记者致电东城区委宣传部,接电话的女工作人员称“要采访钟鼓楼拆迁,需把采访具体条例,记者证件。传真过去,确定身份,才可以采访。”记者回应我们都是电话采访。她说:“那你叫什么名,电话留下,我们负责人一会回来,回你电话。”记者:我可以过一会再打电话过来,她说不用;“不用,我们打过去。”至今无声息。

据悉,为此,胡同里的不少居民,有人表示欢迎,“拆迁的话,一平米还不得给个七八万”;也有人表示了反对,“在胡同里住了几十年,现在要搬到六环外”“那地方太远了”“给10万我也不搬”。

胡同外反对声音更大,一些小商家更担忧。一旦拆迁成真,他们就将失去生意,断了生活来源。

钟鼓楼街区老城文化的代表,胡同、四合院、钟鼓楼、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诸多现代气息的后海、酒吧,增添了钟鼓楼街区老城的新意。

北京城市规划史著作《城记》的作者王军曾经向媒体表示,“在北京最核心的区域搞大拆大建,这是往北京的心脏捅了一刀。”被外界认为反对意见表达得最为直白也最有影响。

在他看来,东城区的这一做法,违反了国务院2005年批准的《北京市总体规划》(2004-2020)。这份规划在提到“旧城整体保护”时,第一条便是“保护从永定门至钟鼓楼7.8公里长的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传统风貌特色”。

北京钟鼓楼介绍

钟鼓楼位于北京城传统中轴线的北部端点,是京城的著名人文景观,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鼓楼周围那些低矮促狭的胡同院落,被文物保护专家称为眼下仅存的“老北京居民生活风貌保留得最完整”的地区,也同时被列为文物保护区。曾为元、明、清三代的司时中心,每日发布标准的“北京时间”。该建筑保存完好,是研究古都城市规划与钟鼓楼建筑的重要依据,现为重要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

北京钟鼓楼,分为钟楼与鼓楼两部分组成,是古代城市标志性建筑。鼓楼在南,钟楼在北,占地约13000平方米。钟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重建。现存建筑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完工,楼高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无梁拱券式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单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将建筑与传声巧妙结合的杰作;二层悬挂着明永乐年间特铸,重63吨的报时铜钟,被誉为“古钟之王”,是研究古代冶金史和大型青铜器物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

精心仿制的铜刻漏可生动演示古代计时与报刻;每日定更的击鼓表演,每年新旧交替的撞钟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走进钟鼓楼。登临钟鼓楼,是鸟瞰北京的古都风貌最好的地方。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京鼓楼改造规划惹争议
四川环卫工人2次罢工抗议 遭警察抓捕
【新闻大家谈】前教培业者:揭四川艺校乱象
北京半马赛丑闻发酵后 何杰等4人成绩被取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