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穿越百年的成长经典

font print 人气: 32
【字号】    
   标签: tags:

《小妇人》的作者露易莎.梅.奥尔科特,1832年11月29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日尔曼镇,后随父母迁往波士顿。其父亲布朗森.奥尔科特是位著名的哲学家、学校改革家和乌托邦主义者。1864年,出版商汤玛斯.尼尔斯表示想出版一本关于女孩子的书。露易莎自己就是跟三个有趣的女孩子一起长大的。于是她立即着手,两个半月后,《小妇人》问世。

在书中,她将自己描写成乔,她的姐妹安娜、亚碧和伊莉莎白分别为梅格、艾美和贝丝。而劳里则是露易莎依照在欧洲旅行时,所邂逅的一位波兰音乐家而写的,虽然两人暗生情愫,但最终没有在一起。书中许多故事的素材来自于现实生活,不过现实生活中,奥尔科特一家的经济状况要比马奇家艰苦许多。小说一出版,便非常成功,露易莎也由此一举成名。之后,露易莎又写了《小男人》、《劳作》、《八个表亲》、《盛开的玫瑰》等。露易莎成名后继续撰写故事与小说,并投身于妇女选举权运动及禁酒运动。

《小妇人》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以十九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四姐妹之间的生活琐事为蓝本,带有自传色彩的家庭伦理小说。虽然其时代背景正弥漫着南北战争的硝烟,但作者却用温暖的笔触极力渲染着生活的美好,成功地将一幅幅温馨美好的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正因为如此,它才更平易近人、更得人心。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缺点,也都有长处。看过这本书,你不会觉得他们离你很远,而是会依稀看到自己或亲人朋友的影子。他们就像你的邻居,亲切而熟悉。

《小妇人》试图透过对亲情、友情的描写,来反映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是如何透过彼此理解、互助,最终达到和睦相处的圆满境地。在书中,随处可见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感人场景。例如在耶诞节的早晨,并不富有的马奇太太动员女儿将早餐分发给饥寒交迫的穷人,而素不相识的劳伦斯先生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慷慨地送来一顿佳肴作为补偿。是爱心消除了两个陌生家庭的顾虑,在互助与分享中,众人体验到生活的美好。透过露易莎的笔,我们依稀可以遥望到一百五十年前,美国麻萨诸塞州康科特镇上那个充满温馨与欢笑的家庭,在贫穷与困扰面前,凭借自律与相互关爱走向了幸福的彼岸。《小妇人》正是体现了人性中美好的道德品格,才能够成为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被后世誉为“一部穿越百年的成长经典”、“美国最优秀的家庭小说”,并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世界最畅销的优秀作品之一。◇

--雅书堂出版社提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快乐呀!就是功课变多了。”他手上拿着零食,边吃边往下叨絮不停:“像从前写作文我从来不用标点,干嘛那么麻烦,浪费时间。现在升上五年级,每天都要写日记,我都用标点给它算好格子,每换一行到上面,就画个圈分段,这样就可以写得很少但是看起来很多。”

  • 要不要出这本书,让大家着实琢磨很久。我们都是从都市境内移民到乡下的,有人为了养病,有人为了减压,更多人是想效法陶渊明。

    乡居的种种困境,邻居们在文中都已详细说明,无庸在此赘述。

  • 我发觉自己卡在婚姻和人生的十字路口,基于这个理由决心逃到麻州鳕角(Cape Cod)海边独居一年,我确信我能在这满载儿时回忆的天地之间,厘清我的思绪。
  • 独居一年的日子似乎消逝得太快,我对未来依然充满疑问。夏天还没过去,只要想到外子终将回到我身边,焦虑的情绪便随之升高,只好打电话向老琼寻求安慰。

  • 那时候我才二十岁出头,心中充满了年轻人的理想和抱负。伦敦的舞台,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小了。我听说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纽约,已经成为世界娱乐业的中心,我天天梦想着去那里一展身手。
  • 爱因斯坦说:“真正的智慧是把复杂变成简单。”(本书第四章引述),从眼前的现实上看,天下任何事情总是艰难繁杂的,但其原理却是明白简易的。若能透悟其原理,则可以将现实之繁难“化繁为简,以简御繁”。《易经》老早说过:“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矣。”但,要穿过现实的繁难而透悟原理之简易,谈何容易?这又是另一层次的困难了,唯有智者能解破融通之。

  •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学习能力、模仿能力特别强,而且起心动念很快,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我们父母要知道,聪明与智慧是不能划上等号的,所以,为人父母要懂得帮助孩子把聪明转化为智慧,不要到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

  • 日本人最喜欢努力了。 对人动不动就说“努力”,连自己都常把“我会努力”挂在嘴上。这是因为人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将“勤勉是美德,努力必有回报”这类耳熟能详的话,当成心灵的依靠。
  • 阅读确实可以增强国语文能力,但是请注意:效果的显现需要时间。最忌讳的是父母时时担心:“我家孩子最近光看课外书,成绩一点也没改善,到底有没有效呢?”

  • 寂琦从小是我亲自带大的,有一段时期我因工作需要,给寂琦找到一个非常好的保母,但寂琦就是不肯接受保母。因此,不论我做什么或到哪儿,总是带着寂琦,或者由寂琦的爸爸接班照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