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载中华历史 成语显汉服文化

陈颖
font print 人气: 236
【字号】    
   标签: tags:

闲暇之时,与朋友们小聚喝茶聊天,总离不开衣食住行,什么好吃,什么好穿,哪里有什么好东西……,每每有欣喜也有诸多感叹。唉!总的来说,分享总是件美事,忍不住就要和朋友们说说,高兴、不高兴,什么新鲜事儿,或是碰上的惊喜事儿,好不惬意。

偶尔,在网络搜索图片时,看到一组纽约国际时装周上的汉服秀,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心里那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喔哦,身着“汉服”真有种飘飘若仙之感,华美、优雅,又凸显女性柔美,男性阳刚的不凡气质。

与友相聚,自然聊起中国“汉服”服饰和历史,听后,让我长了不少见识,趁着一股儿新奇劲儿,查阅“汉服”的资料;嗨,您别说,网络上的“汉服”粉丝和复兴中华衣冠的呼吁可真不少,大多是可爱的年轻人,身着“汉服”、推广“汉服”,再看看他们对“汉服”的钟爱和理解,内心不禁涌动一股热流,潸然泪下……。

朋友笑说这是中国情结,是啊,身体中流淌的是华夏祖先的血脉,骨髓中沁透了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哪个华夏儿女不心系中华。难怪汉服粉丝都说:“汉服”是我汉家魂魄所依矣。仔细想想,这种说法确有新意。

“汉服”也称为华夏衣冠,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从西周开始一直到明末,传承长达3700多年;“汉服”虽历经各朝代轮换更替,但华夏民族却始终以“交领右衽,袖松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的服装特点延续相传。

交领右衽、褒衣博带、行云流水的衣裳特征,不只影响了中国少数民族,就连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服装,也受汉服的影响,以致东亚服饰具有“汉服”的共性。

而今,“汉服”服饰文化的遗失,不是由于汉服的不方便,也不是由于西风东渐;这要从一六四四年满清入关后,满清政府强迫汉人把头发剃成他们的样子,脱掉华夏子孙穿了延续几千年的“汉服”服装,改穿满族人的服饰,这就是“剃发易服”。

它换掉了占汉族社会生活主导者男性的衣冠,动摇了华夏民族“定礼之大要莫于冠服”的礼法制度的根基,素有“衣冠之制”之称的“汉服”从此遗失。虽然现今,“汉服”服饰文化,渐渐兴起,但由于中共政权执政后,破坏中华传统文化,大多数人的思想中没有传统民族服饰的概念,以至现今华人对民族服饰“汉服”的记忆模糊不清。

回顾历史,有自豪,不免也有些悲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历史的变更出现文化断层,“汉服”服饰文化与现今人们思想文化的如何衔接,众说纷纭,有道是恢复“汉服”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古,“汉服”也不是现在人们思想中的“古装和戏服”。很多朋友都说:我们中华民族的衣冠服饰是传统文化外展的体现,要恢复中国衣冠大国、礼仪之邦的文化,汉服服饰的回归成为必然。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民族服装,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藏族、蒙族、维族等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服饰,而汉民族的服装却遗失在360年前……,遥远与现在,历史与现实,你我看到的是,中国人把中山装,满族的长袍马褂、旗袍,或是西方人的西服、礼服作为自己的服装……。

《左传.定公十年》中说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中注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可见,我们的先祖是以服饰华采的美称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称之为“夏”;从字义上看,“华”字有美丽的含义,而“服章”就是“汉服”,“夏”字有盛大的意义,“礼仪”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华夏”连起来确是个美好的词,所指的是中原诸侯国民,也是汉朝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追溯历史,恍然大悟,如果没有服饰与礼仪,又如何称“华夏”?

在朋友介绍下,浏览了许多倡导回归“汉服”的文章和网络汉服,在下也想借鉴朋友的思路,抛砖引玉。

我们都知道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从皇帝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历史,我们的文字“汉字”历经数千年风云,一脉相承延续至今,“汉字”的魅力在于它的表象,更在于每个字都有深邃的内涵,使我们民族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华夏祖先发明的文字“汉字”记载着我们文化与历史兴衰,中国的成语短小精炼、寓意深厚,含历史故事及哲学意义,流传至今。

借助成语里面有关“汉服”服饰的一些说法,与朋友分享蕴含着华夏文化的缩影,简洁精深而宝贵的语言文化结晶--成语故事,有助我们揭示汉服踪迹,了解“汉服”文化。

“首服”又叫头衣、头饰,指的是头上佩戴的饰物或包裹头发之类的物品;如男子的冠、巾、帽等,女子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帷帽、盖头等都属于首服。

春秋战国时的冠,称之为首服,天子、诸侯、大夫们用于上朝和祭祀的礼服。加冠之礼出于商周,历代皆有不同,到明朝时,除士大夫还严格遵照古制行加冠礼外,一般家庭则是把冠礼和成亲仪式一起举行。

冠不仅是成年的象征,也是君子和礼仪的象征。男子在二十岁时要行成年礼,古语称 :“二十而冠”,他的父亲要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为他举行成年加冠礼, “冠礼”通常在宗庙举行,期间要加三次冠,一是缁布冠,第二次是皮弁,第三次就是爵弁,三次加冠后,该男子把头发梳成成年人的发髻。

成语“冠冕堂皇”指外表庄严尊贵或光明正大的样子,也比喻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是很有气派的样子。

在汉服的历史上,人们开始戴冠是为了美观,渐渐的就成为表示身份“昭名分,辨等威”的标志,有身份者带冠,平民把发髻包在布巾中,所以士大夫称为“衣冠”,平民称为“布衣”。

“士死不免冠”讲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卫国做一个大夫的家臣的时候,蒉聩就和孔悝叛乱去袭击卫国国君出公,子路闻讯,赶回去相助,结果他在与敌人激战的时候,用以系冠的缨绛被人砍断,冠摇摇欲坠,为了不让它跌落,子路放下武器去系好冠,说:“君子死而冠不免。”

意思是:我要死了,也要把头巾整理好。因此被人趁机砍成肉酱!这就是“士死不免冠”的来历。通过历史的故事,也可以看到“冠”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至高地位。

成语“被发左衽(披发左衽)”的意思是头发散乱披散开,不挽髻,衽,衣襟,就是衣领的衣襟交叉时,右边压在左上面,为左衽,这是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再者指去世的人穿的寿衣是左衽。左衽是胡人或者死人的标志。

被发左衽,出自孔夫子的《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直译就是:“没有管仲,我们就要披散头发,穿着左衽的衣服了。”意思就是说,没有管仲,我们就成为那些异族夷狄,没有文化的之人了。

春秋时,管仲提出“尊王攘夷”,“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论点,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孔子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是肯定了管仲在维护华夏正统文化,遵守先王法制方面的功绩。

华夏民族的来历众所周知,“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是为华”。礼仪和服饰在我们的文化里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易传.系辞下》中所说的:“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由此看出,华夏服饰体制的确立与形成。盘发髻,戴衣冠,交领右衽、褒衣博带的华夏民族,与被发左衽的异族风俗文化不同。所以,这就是孔子为何将“被发左衽”视为夷狄野蛮的象征的原因。

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汉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不同朝代都可从衣着服饰上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审美情趣,及人文精神的文化背景。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历史同样是华夏汉服衣冠的辉煌历史。愿能与您分享“汉服”文化的美丽,开启您对中华传统正统文化的热爱和追寻……。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