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漫画到好莱坞电影 走进丁丁世界

人气 9

【大纪元2011年11月05日讯】丁丁的法语专有词是“Tintinesque”,意思是“像丁丁那样的”:像丁丁那样的头发,丁丁那样的外套,像丁丁那样善良,像丁丁那样幽默……因为丁丁教我们去维护那些不太正统的‘价值观念’:自觉并反对政治、经济、武力压迫的观念,爱情、博爱、和平并反对可怕的欺骗性宣传污染的观念。

“丁丁(以及其他所有人),就是我自己,正如福楼拜所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那是我的眼睛,我的感官,我的心肺,我的内脏!……我觉得,我是唯一能激活他的人,能够赋予他灵魂。”

唯一能激活“丁丁”的人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导,埃尔热本名乔治.雷米(Georges Remi),1907年生在布鲁塞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童年生活沉闷乏味,和家人疏远。因此,他画出来一个没有家庭的丁丁,实现他自己做个孤儿的愿望。埃尔热在布鲁塞尔上完中学后,进了一家保守的天主教会报纸——《20世纪报》。他先在征订部工作,中途去服完兵役,回报社后改做摄影制版助理。

老板诺尔贝尔.瓦莱神父正好在筹办一份专给青少年看的副刊《小20世纪报》,他把创刊的事情交给了21岁的埃尔热。一年后,1929年1月10日,丁丁的世界就从这张副刊开始了。

报导称,在丁丁之前,埃尔热已经为《比利时童子军》报画了好几年插画,并有了这个笔名。从1926年开始,他给一个连载的文字故事配图,名字叫做《冒失鬼巡逻队长托托尔》,可爱的童子军托托尔后来成了丁丁的原型。埃尔热给予丁丁的个性底色是快乐的——“在困难面前,童子军快乐面对,放声歌唱”。他还为“当上记者的托托尔”添加了一条追随在身边的忠诚小狗,中文版本译成“白雪”,法文原名应为“米卢”(Milou)——这是埃尔热爱恋过的一个女孩的名字。

连环画的法文原题是《丁丁和米卢历险记》,聪明忠诚的米卢为丁丁赢得了更多读者的迷恋,它像是丁丁在连环画中的另一个“我”。

1934年,在绘制《蓝莲花》的过程中,埃尔热通过比利时鲁汶大学的一位神父认识了中国留学生张充仁。当时整个欧洲都对中国了解不多,在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学习雕塑的张充仁为埃尔热介绍了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知识,包括日本入侵的时事新闻。他还为埃尔热绘制了一些需要准确的物事细节,比如《蓝莲花》中的所有汉字就是由他先写下来,埃尔热再根据他的手写体描绘出来。

埃尔热在访谈中说,他在和张充仁的交往中发现了一种完全不了解的文明,同时也意识到了一种责任。他不再随便地编绘故事,开始为丁丁去查找资料,关注丁丁接下来要去的那些国家的情况。他也把张充仁画进了《蓝莲花》——从这集故事开始,丁丁的世界里那些“男性之间的友谊占了主流,这友谊毫不含糊”。

为了求得细节的准确和完美,埃尔热建立了一个分门别类的资料库:汽车、航海、地图、时装??他画得越来越慢,从最初每年画完一集故事,到后来两年画一集,等到《丁丁在西藏》和《绿宝石失窃案》时,两集相隔了3年,《绿宝石失窃案》和《714航班》相隔5年,《丁丁和流浪汉》与读者见面竟用了7年。

在《丁丁在西藏》这一集故事里,丁丁在喜马拉雅的纯净世界里,面对友谊和忠诚的考验。在故事中,当《蓝莲花》里的好友“张充仁”的死讯传来,1929年以来只向读者流过一次泪的丁丁,眼眶里再次涌上了泪水。当所有人都认为张已经死去,丁丁却相信他还活着,坚持和白雪、阿道克船长一起去雪山救他。整篇故事充满了温情,丁丁的勇敢和忠诚如此令人难忘。

在彩版的《奥托卡王的权杖》中,丁丁在第7页曾经过了一条布鲁塞尔的商业大街,英国记者法尔对比后认为,这与几年后埃尔热开设工作室的那条街以及今天埃尔热基金会所在地相差无几。

在《丁丁历险记》中多次出现的玛林斯派克宫(Marlinspike Hall),是丁丁迷们熟悉的场景,其原型就是坐落于法国卢瓦尔河谷的17世纪城堡舍维尼(Chateau de Cheverny),埃尔热收集的资料中有这座城堡的旅游指南。

在《独角兽号的秘密》中,它第一次出现在丁丁世界里:丁丁被坏人绑架,他们把他关在城堡的地窖中逼问独角兽号的秘密。到下集《红色拉克姆的宝藏》,城堡就正式变成阿道克船长的住处了,时不时被埃尔热画进故事。

2001年,舍维尼城堡的管理方和埃尔热基金会合作,在这里为丁丁迷们设置了一个关于丁丁的永久展览——《古堡的秘密》,地点就在城堡的铁匠作坊旧址,丁丁迷现在都把这座城堡当成丁丁故居来参观。

埃尔热在丁丁世界投射了自己的影子。他曾回答比利时记者努马.萨杜尔:丁丁的世界:“就是我,各种各样的我。当我希望成为英雄或者完美的时候,丁丁就是我;当我愚蠢的时候,杜邦兄弟就是我;当我想把自己外化的时候,阿道克就是我。”

埃尔热这样分析他的丁丁:“如果说丁丁是道德家,那也是一个不严肃对待自己的道德家,因为在我的故事里,幽默从来就不遥远……另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丁丁周围也诞生了一些毛病很多的人物,他们比丁丁更人性化。例如阿道克船长:他接受自我,不进行思考。有时候,我有点像他,唉,就像我经常觉得自己像杜邦兄弟一样!”在丁丁的世界,善和恶是两个最重要的故事元素,却从来不是非此即彼。丁丁充满正义感,但对那些坏蛋的命运,他也会寻找借口为其开脱。

晚年埃尔热承认自己的弱点,因为“种族主义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概念很难根除。需要很多智慧和意识,才能不囿于自己的短视、自己的传统,才能真正地理解”。

丁丁“诞生”的后探险时代

报导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经风行法语国家、代表传统探险的《环游世界》杂志逐渐被它的读者冷落,发行量快速下落,大约在1914年就彻底停刊了。在1914年“一战”爆发前后,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国家如何分享19世纪地理探险所带来的现实利益,以何种方式在殖民地生活,读者的兴趣转向了海外记者的新闻报导和政治局势分析。

“对比利时人而言,法国记者阿尔伯特.伦敦和约瑟夫.凯塞尔的名字几乎是神圣的”。《永远的丁丁》的作者、英国记者迈克.法尔这样介绍“丁丁之父”埃尔热(Herge)进入比利时《20世纪报》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

1929年1月,埃尔热在《20世纪报》副刊创造了他的丁丁世界,一个小记者的冒险故事。在他笔下,那个派丁丁四处探访的周报主编在第一集就说出了欧洲人的后探险时代心理:“总是期望使读者得到满足和让读者了解国外发生的事。”埃尔热和他现实中的主编安排丁丁去苏联、刚果、美洲、远东……

1953年,在《奔向月球》和后来的《月球探险》中,埃尔热终于让丁丁上到了月球,因为现实中,人们对星际冒险的兴趣正变得越来越浓厚,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已经有小部分科学家在研究把人类送入太空,最终在1969年由美国人达成了愿望。而丁丁呢,他比现实中的人类提早20年奔向了月球,他说:“到了……我已经走了几步了!”

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丁丁,就这样开始了他平行于真实世界的后探险时代,成为几代读者的英雄和朋友。

(责任编辑:李平)

相关新闻
比利时Dexia将以40亿欧元被收归国有
比利时铁路公司减少成本措施 惹众怒
比利时越来越多的人申请食品援助
比利时对难民申请者不再提供现金补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