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闻】云儿:我在美国“食物银行”做义工的见闻

云儿

人气 554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2月15日讯】第一次知道本地有“食物银行”这个机构,源于儿子三猪的幼儿园老师。那一年的圣诞节前夕,她对家长们说:“如果大家想送给我们老师圣诞节礼物,就请以我们的名义捐给食物银行一张支票……”

我知道美国的“食物银行”是给穷人免费发放食物的,但是在我住的这个小城,平时看不到什么穷人的地方也有这种机构,让我好奇心大起。

后来在一次旧书义卖活动中,我和两个组织者聊天,得知她们都是食物银行的义工,有一个还是“领导”。我随后问了义工的工作时间,她们告诉我本城的食物银行一周开两次,周一晚上和周三的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

三猪周三中午十二点上幼儿园,二点四十五放学,我正好可以送完他去当两个半小时义工。于是我就问她们我能否也去帮忙,她们对此表示出了热烈的欢迎。

到了下一个周三,我如约来到了食物银行,从此开始了在那里的义工生涯。

我们城市的食物银行建在一个古老的教堂的地下室,一侧是一个很大的储存室,另一侧是像超级市场一样的食物摆放区,开了一个大窗口用以发放食物,中间是大走廊,两边的桌子上放着面包、甜点等食品。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来食物银行领取食物呢?

美国的现行穷人标准是这么定的:

一个人的年收入低于16,245美元,
两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21,855美元,
三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27,465美元,
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低于33,075美元
(家庭人口每增加一个人,增加5610美元)

在美国,对于穷人的救助主要来自于政府,低于上面收入标准的人,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住房补贴、食物券、医疗补贴……,有报导说美国现在领食品救济券的人超过了四千万。像食物银行、救世军等机构都属于民间的非盈利慈善组织,是政府对穷人救助的一种补充。

第一次来食物银行的人必须填写一个申请表,把家庭的基本信息填上,其中一项就是家庭收入,他们自己填多少是多少,并没有人去审核所填收入是否属实。但是有一点比较严格,就是来人必须是本地居民才行,其它地区的居民要到当地的食物银行登记。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小城,也就是说每一个邮政编码之内都有至少一个食物银行。

小城的人口一共不到五千人,登记领取食物的家庭将近二百户,一般每个周三都会接待几十户人家。

来领取食物的人,每次要在一个登记本上签个字,工作人员会根据来人的家庭人数给他一个不同颜色的卡片,然后就坐在那里排队等候。

不同颜色的卡片对应不同的供应标准,义工就是根据不同颜色的单子来发放食物。

义工两人一组,一个在窗口接待,一个负责取货–她们称之为“runner”,我一开始因为什么规矩都不了解,也没有人提供“岗前培训”,很怕发错了东西,所以总是主动提出要当跑腿拿货的。

食物银行有自己的管理系统,我们直接面对被救助者发放食物的好比是零售,上面还有个批发单位,提供食物给各个地区的食物银行。食物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民间捐助,还有就是食品企业以及当地的各个大型超市的捐助。

食物银行的核心人员一般都不到窗口接待,而是在储存室检查食物保存期以及分类。尤其在过节前后,当地的学校、教会、童子军等机构会收来大量的食品,有些人家翻箱倒柜把几年前买的东西都捐来了,根本意识不到那些东西实际上已经过了保质期,食物银行的工作人员要把捐来的食品一样样检查,以确保食品安全。

我们每次发放的东西种类都不同,厂家也不一样,非常散,和来源有很大关系。

有时候某一类食品严重缺货,这时候负责的人就会到上级食物银行或者超级市场去买。超级市场会给一些折扣,而到上级单位去,是以大纸箱为单位来买的,交二十元钱,随便装,装满为止。我每次上货时看到来货是压得紧紧的大纸箱,就知道“领导” 又去买东西了。

食品银行从易于保存的角度出发,以罐头和成品食品为主,只有鸡蛋和奶油及肉类放在冰箱里储存。

一排排的大货架将食物按照种类摆放,就跟超级市场一样。只不过到超级市场买东西是自己想买什么就拿什么,在食物银行里领食物的人却不能自己动手,义工就充当了他们的胳膊和腿,要把现有食品介绍出来,来人从中选一种,我们当runner的就取来放到窗台上。

比如食品单子第一项就是牛奶,有罐装和奶粉两种,第二项是咖啡、茶、巧克力粉,这里面又有很多选择,咖啡分怎么烤制的,是否有咖啡因,茶有各种口味的……
第三项是花生酱和果酱,花生酱有带颗粒的,带蜂蜜的,果酱有草莓味葡萄味等等。

然后是早餐麦片、意大利面条、面条酱、米、半成品晚餐、汤、罐装蔬菜、罐装肉类、罐装豆类、罐装水果、饮料、甜点、糖果、肉、鸡蛋、奶油……
各式面包和饭后甜点都放在外面,原来是可以随便拿的,后来发现有人拿了送人,就改为限量。但是个人自己取,拿多少靠自觉。

有个小伙子义工,专门负责帮人把领到的大包小包食物拎到车上去。

我大略算了算账,即使一家人完全没有其它收入,也不领政府的食品卷,仅凭食物银行分发的食物,也可以八分饱地活下去。

我第一次跨进食物银行的大门,正好上次见过的管事的在小桌前给人办理登记手续,见我来了热情相迎,领着我里外转了一圈,把我介绍给当天的所有义工,握手点头之后,她就回去忙了。几个义工都在忙着发放食物,我两眼一抹黑,站在分发食品的屋子里不知能干点什么,心说怎么也没有个“上岗培训”之类的过程。后来得知,许多人都曾来试过当义工,能坚持下来的是少数,很多人被培训好了可来了几次就再也不见踪影了,所以现在就采取了大浪淘沙自生自灭政策。

看了几分钟,有一个人问我要不要顶替她当“runner”,我琢磨着这活简单,人家要啥咱给拿啥,咱手脚还算麻利,就点头说好。

不曾想,两个多小时下来,被整惨了,差点吐血身亡。

不是有人整我,而是食物的名字太邪乎了,想不到竟然有那么多老外食品我都不认识大名。比如,窗口的接待问领食物的人,你想要什么样的意大利面条,她想了想说,给我一盒“Linguine”吧。

那是什么东西?我拉长脖子仰着头在意大利面条那个货架上来回巡视,这才发现意大利面条(Pasta)各种宽度各种形状的都有不同的名称,我们一般就知道个统称,sp aghetti或者pasta,平时不买不吃,哪里知道里面有很多讲究。

冷不丁听到一个生词,和东西对不上号,越急越找不到,人家在等着呢,窗口的人没法子自己走过来拿起来给我看:Linguine原来是一种细面条。

第二个人说她要Ziti,我又蒙了。Ziti是管状的,还有Tripolini那就是小花状的, Angel Hair 是最细的面条……

美国人吃的各种豆子名字和我们叫的也大不一样。中国人一般是按照颜色分,美国人吃的豆子有的按颜色分,像黑豆,有的名字有点怪,比如kidney beans。虽说那种红豆的颜色和形状都和肾脏很相像,用内脏命名一种食物不是我们的文化,听着就是怪怪的。罐头里还有按照和什么东西一起炖的来命名,比如猪肉豆,那就是猪肉炖豆,我后来买过那种罐头,里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豆,应该叫做肉汤炖豆才贴切。好像我们中国人不吃各种豆罐头,有红豆沙罐头那是做甜点用的,不像美国人豆罐头是大众食品。

早餐麦片也是几十种都不止的,不仅有正式名称,还有俗称,还有根据厂家叫的名字 ……我后来干脆就把那些看着比较诱人的一个一个拿下来给他们看,他们一指,就要那个,也就省得我费神去找他们点的东西。有时他们还没等说话,我已经拿了一样在手上举着,然后他们说我就要那个,经常有人开玩笑说我会读心术。什么读心术,我专挑大包装的名厂家的我家孩子爱吃的拿,他们想要也是自然的。

第一天做完义工回家,我倒到沙发上就昏睡过去了。人的疲劳很多时候主要来自于紧张和压力,当然两个半小时一刻不停地走动也是很耗体力的。

第二周又是这样,累的回家就倒头睡觉,把那天孩子约好要去看牙医的事儿都给忘了。老公下班后看我的样子,哭笑不得地说:“你至于嘛,做个义工累成这个样子。”

真是没做不知道,一做就放倒。

后来做熟了之后,东西认得差不多了,里外的规矩、“潜规则”都了解了,人就比较放松,就不觉得多辛苦了。

义工在这里的待遇是每个人可以喝一瓶水,这个的确需要,窗口的人要不住嘴地讲话,跑腿的人一直在来回跑,都是需要补充水分的活。有一次快结束的时候很清闲,领食物的人都走光了,几个义工在随便聊天。那天有种新出产的糖果上架,她们几个就在议论不知道味道怎么样,因为谁都没有吃过。管事的正在一旁点货,听了之后面无表情地走过来说,这种新产品我们是第一次进,不知道质量如何,你们打开一包尝尝吧,尝完了把感想告诉我。

那是唯一的一次,我在食物银行里吃了往外分发的食物。

随着时间推移,我对美国食物材料有了充分的认识,看到一些东西从来没有吃过,回头就自己到超市买来尝尝,因为这份义工让我对美国人的饮食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我家餐桌上老外食品也逐渐多了起来。

来领取免费食品的人千姿百态,看久了很耐人寻味。有的人是失业了,还没有找到工作,所以临时来拿些食物贴补家里生活,有的人身有残疾或者重病在身,无法工作,全靠政府救济生活,还有的人身强力壮,精神正常,不知为什么也会长年累月地领救济。

要知道,美国人推崇个人奋斗,推崇自食其力,所谓的美国梦就是靠个人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文化里会把接收社会救济当做是一件比较羞耻的事情。坐在那儿等着叫号时他们大多数人都是默默无语地低头坐着,感觉应该是不大好受的。所以我们义工的态度都特别诚恳,特别友好,生怕碰触到对方的自尊心和敏感处。

我曾遇到一件尴尬事,那天窗口来了一个女人,我愣了一下,她好像是儿子三猪同班同学的妈妈。那时三猪在幼儿园刚上一个新班,大家彼此都不是很熟,我心说可能是记错了。那天正好是我们这一组接待她,我给她拿货一定会和她说话,可她一直都不看我,回避和我的视线相碰,视我如无物。我由此肯定她是三猪同学的妈妈,否则她不应该这样。三猪班上一共有十六个孩子,只有他一个亚裔,在一群白孩子里很显眼,我有可能记不住她,她不会不认识我。

我是送了孩子来当义工,她是送了孩子来领食物,我们俩的时间表完全一致,所以从那以后每一次我做义工时都会遇到她。

后来送孩子时见面,她依然把我当空气,从来没有和我对视过。在走廊里等着进教室,家长们都在此起彼伏地聊天,她不说话,默默地听着,好像隐身人一样。

她老公有时也来接送孩子,穿着工作服,有时候上面还有污迹,感觉上是做体力活的,从工厂或者工地直接来幼儿园了。我想起来第一天送孩子的时候,他老公和我聊过两句,可后来在食物银行见过他太太后,他也再不理我了。

尴尬了几个星期之后,一次到幼儿园去,上了楼我发现把给孩子们带的间食忘在车上了,正好她坐在边上,我直接叫她的名字跟她说,你能否帮我看一下三猪,我回车上拿点东西?她点点头,我回来后很真诚地谢了她。从那以后,在食物银行里我也主动跟她说话,给她介绍食物,她也就我讲话了。后来她儿子还来参加了三猪的生日 party 。

食物银行的气氛总是比较平和的,义工们经常和来领食物的人开玩笑,互相调侃,调节气氛,唯一一次听到争吵声,是从大门口传来的。

那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气愤地拉着他的父亲的胳膊,质问道:“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我们家里有食物,你缺食物吗?你为什么要这么做?”父亲小声地解释着,儿子又大声说:“你回去,我不会进这里的,打死我都不会进这里的!”

过了好一会儿,那个父亲一个人进来了,满脸的沮丧和难堪,窗口接待的人和他说笑想缓解一下气氛,可是他一直都没有缓过劲来。后来负责登记的人告诉我们,这个父亲失业好一阵儿了,失业金已经领完了,所以不得不开始申请救济,同时也来食物银行领取食物,而他的儿子很不理解。家里虽然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但是其它的花销总是要有的,买食物的钱省下了可以干别的。按照中国的俗语说,孩子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这个父亲后来终于重新找到了工作。他每两周发一次工资,发了工资就到食物银行来送一张支票,面额都是一百元。送支票的时候再看他,那真是抬头挺胸笑逐颜开的。

他说,我困难的时候,在这里得到了很多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也希望能够尽点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个人,让我深深感受到,什么叫“施比受有福”。

==================
评论

*

美国安妮2011-01-26 09:15:53 [举报]

美国对穷人的福利还是不错的。

*

美国安妮2011-01-26 09:16:33 [举报]

能有足够的食物糊口,日子也算过得下去了。

*

罗素2011-01-26 09:37:43 [举报]

哎呀,那大部分的中国人都要去食物银行领东西吃了。
*

春晚绿野秀2011-01-26 09:38:55 [举报]

好早,我要顶一下。喜欢真妮的文章
*

一抹阳光2011-01-26 10:01:33 [举报]
中国什么时候能这样发达啊…………
*

19307117072011-01-26 10:38:12 [举报]
让我开了眼界,美国很人性化,富人生活的好,穷人也有饭吃,这是政府做的好。
*

周杰伦2011-01-26 10:49:25 [举报]
路过 [汗] [无聊] [无语]
*

vivihj20002011-01-26 11:17:06 [举报]

这要是中国,凭自觉拿的食品恐怕银行一开门,估计就都没了.而且申请表上的家庭收入只是自己填写,没人核实,要是在中国,估计所有人都会去申请了…
*

新浪网友2011-01-26 12:47:29 [举报]
所以说诚信很重要。
*

雪儿2011-01-26 12:54:02 [举报]
美国人就是对自己的同胞好
*

芳草君泽2011-01-26 14:44:40 [举报]
这也许就是他们所说的人性 与 人权 人文的一个方面吧
*

nmrjpf2011-01-26 15:16:00 [举报]

看了你的文章,我感觉有些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不是我低估自己同胞的素质,是社会让大家不得已而为之。就说现在提倡的两限房吧,有多少人是实实在在无房主义者?
*

EVA宝贝2011-01-26 17:36:02 [举报]
看看,这就是资本主义国家。
*

怡声怡色2011-01-26 17:37:41 [举报]
[路过] 人性化的国家服务
*

okshell2011-01-26 19:47:56 [举报]
有时间限制的吧?都是我爱吃的。
*

花随风动2011-01-27 02:19:05 [举报]
我也认识一两个去food bank 领免费食品的,据他们说,坐在那里等着领食品的感觉非常不舒服。一,那证明你是穷人,不能自食其力,(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二,伸手白拿白吃,一次两次还可以,次数多了,自己都不好意思。所以,有的人虽然家庭年收入符合可以去领免费食品的要求,但他们也会自动放弃这种“照顾”。这跟国人的“不拿白不拿”的心态很不一样。
*

游泳的鱼2011-01-27 04:39:06 [举报]
我知道曾经有一个中国的访问学者也去Food Bank“蹭”,被发现了。 [汗]
*

洄龙人氏2011-01-27 10:05:51 [举报]
小年好,兔年大吉!
*

狗狗2011-01-27 10:08:50 [举报]
对啊,沦落到靠食物银行的馈赠为生,太惨了啦。还是能自食其力的好。
*

holly2011-01-27 11:29:20 [举报]

哎,当中国人怎么这么杯具啊!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想移民到美国,不是没有原因,为什么中国的留学生,不愿回到中国?那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希望下辈子当个美国人!
*

温友2011-01-28 04:11:24 [举报]
很好的经历。
*

许峰2011-01-28 11:11:36 [举报]
真妮姐 新年快乐,祝你一家人新年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

文茜2011-01-29 15:07:07 [举报]
食物银行济贫外的另一个长处是物尽其用吧?很遗憾我们这里捐实物已经不收旧的了,哪怕穿过一次的衣物也不收了,就像政府限完摩托、限电瓶,却鼓励买轿车,前几天在车管所听有市民预测:明年该规定大家都买飞机了。

博主回复:2011-01-31 09:16:51

我在国内的亲友都把旧衣物寄到西藏的山区去,那儿好像连有破铜的衣服都要,你可以打听一下,如果想要更多信息,我也可以发给你。
*

新浪网友2011-01-30 16:50:52 [举报]
还是美国好。
*

摸鱼儿2011-02-04 14:16:06 [举报]
[绵羊]
*

龙骑兵2011-02-05 17:08:42 [举报]

资本主义 人吃人啊,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大家都和谐相处,怎么会有吃不饱饭呢?
*

沙漠之星2011-02-06 22:19:09 [举报]
伟大的美国政府,善良的美国人民,这样的政府能得不到人民的真正拥护和爱戴吗?同时又为中国政府而羞耻,汗颜……!为中国人民而悲哀……! [顶] [贴你] [贴你]
*

周杰伦2011-01-27 11:45:31 [举报]
不错 [贴你] [贴你] [贴你] [贴你] [贴你]
*

Life_is_good2011-01-27 12:02:55 [举报]
哈哈,要在意大利餐厅打过工就都知道了.面条是很多种的.
*

小花2011-01-27 12:04:15 [举报]
等下文
*

妈妈爱蕾蕾2011-01-27 12:08:21 [举报]
[顶] 多希望咱们国家的救助福利也能发展到如此
*

老庄2011-01-27 12:26:34 [举报]
实践出真知呀!
*

老蔫2011-01-27 13:19:42 [举报]

等着继续看,我们家也增加些老外食品。
*

新浪网友2011-01-27 13:22:30 [举报]
这篇看的开心 [今儿高兴]
*

面包树2011-01-27 14:11:22 [举报]
冒个泡吧,最靠前的一次了
*

微微的生活轮廓2011-01-27 20:44:00 [举报]
Linguine是细扁面条,哈哈
*

温友2011-01-28 04:24:56 [举报]

Angel Hair 是我家的面条。

真妮食品大师: 以后给推荐推荐你认为可口的东东给我们换换口。

博主回复:2011-01-28 12:28:53

哪里敢称大师。我试过有些豆罐头很好吃,又比较健康,你可以先买最小罐的尝尝。
*

文茜2011-01-29 15:10:16 [举报]
有心之人干什么都让自己成长! [顶]
*

新浪网友2011-01-29 16:49:18 [举报]
真妮,做义工还是很开心、快乐的事吧
*

忆文小屋2011-01-30 10:49:49 [举报]

美国的义工随处可见,人人都愿意做,为什么国内就没有太多这样的氛围呢,也许国内穷人太多吧,自己都照顾不好,还有闲心去照顾别人?

无论哪种社会制度,老百姓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才是根本!
*

YOURAN2011-01-30 14:23:13 [举报]
做义工很有意义。
*

新浪网友2011-01-30 16:29:47 [举报]

无论什么社会制度,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好制度。
*

珍珊2011-01-31 22:11:05 [举报]
你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并付诸行动,敬佩你。 [开心]

相关新闻
救济家庭增 食物银行物资短缺
助弱势 超商号召认购食物
卖掉豪宅帮助穷人的美国一家人
首笔外国捐款  食物银行及时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