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经济渐进改革的五大误区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2月23日讯】中国几十年的经济改革,一直被认为步伐缓慢,人们以为,市场经济会自动、自发地成熟,然而看到的是,垄断产业强化,权贵资本的汹汹之势,让体制外资本、从无到有的乡镇资本被压缩在产业下游领域,自由市场经济何时到来?早有专家说:“经济体制改革要以社会体制改革为条件,必须从制度上采取措施,才能保证不再回到旧轨道上去。”

《金融时报》22日刊登署名文章“渐进改革的五个误区”称,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性特征,往往容易模糊人们对改革迫切性的正确认识,很多人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叹:“在今天无法完成的事情,到明天就自然会改变了,过去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吗?”在这样的观念背后,有五个认识误区存在。

文章称,对中国经济改革认识的第一个误区是: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经济会自动、自发地成熟。

当中国加入WTO组织的时候,举国上下都认定,中国经济将与世界全面接轨,市场化改革不可阻挡。然而,近年来,垄断产业的强化,使“国进民退”卷土重来,权贵资本的汹汹之势,使宏观手段干预微观经济的现象愈演愈烈,所谓自动改革已然破产。

第二个误区是:通过外部市场、资本的引进,可以推动内部的市场化改革。

可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在实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往往保持着双重的目标,一是引进资本和技术,所谓“用市场换技术”、“用空间换时间”;二是在引进同时,引入先进的工商制度,所谓“用产权换体制”。现在看来,这样的幻想也可以破产了。三十年来的中国产业进步,很少是靠引进来解决核心问题的。

文章说,第三个误区是:体制外的资本壮大,会自动、必然地推动体制内的改革。

中国经济变革的前十五年,以体制外力量的崛起为最大特征,没有任何资源的乡镇企业从无到有,甚至占据“半壁江山”。在相当长时间里,人们认为,这些“增量”出来的资本集团最终会对僵化、缺乏效率的体制内资本进行全面整合。其实,这一梦想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无法实现,本世纪后,体制外资本更是被逐渐压缩在产业下游领域,“以外推内”的改革路径已宣告堵塞。

而第四个误区是:技术创新会自动、必然地推动市场化运动。人们曾经对“第三次浪潮”——信息革命寄予无限期望,特别是互联网产业的方兴未艾。不过,以今视之,这种自动和必然也似乎不存在,反而某种程度上强化政府的控制和封锁。

文章认为,第五个误区是:改革是几代人的事情,我们这代完不成,还有下一代。可是,任何改革有一个“时间窗口”。今年正值辛亥革命胜利一百年,回望晚清末期,各项改革也不可谓不激进和坚决,然而最终仍不免社会的全面颠覆,其原因正是改革的“时间窗口”已然关闭。

早在1979年,一位已加入英国国籍的波兰经济学家弗.布鲁斯来到中国,他讲授了东欧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临别前再三告诫中国同行们:“经济体制改革要以社会体制改革为条件,必须从制度上采取措施,才能保证不再回到旧轨道上去。归根结底,改革是政治和社会问题。”此言悠悠,到今日仍在生效。

布鲁斯曾任波兰计划委员会研究部主任、经济委员会副主席,参与起草了1956年波兰经济改革方案,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来中国之前的1972年,布鲁斯因呼吁民主改革而被放逐,被迫逃亡英国,担任牛津大学的客座教授。

相关新闻
胡少江:温家宝访美和美中贸易逆差问题
草庵居士政经系列﹕你不知道的中国加入WTO的黑幕
宇剑:江泽民控制下的中国共产党的邪教本质
从清庭秘方到奈米技术 中国减肥业“发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