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商人系列

杨宁:儒商鼻祖子贡

杨宁

人气 56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3月26日讯】子贡(前520年~前446年),复姓端木,名赐,春秋时卫国(今河南浚县)人,是孔子最为著名的七十二弟子之一,亦是中国儒商的鼻祖。

子贡出身贵族,先祖是商朝后裔。《史记•货殖列传》中言:“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家累千金。”25岁那年,子贡在孔子出仕卫国时与其结识,从此追随孔子,并成为其学说的有力支持者。他学成后,曾出仕做官,但后来转而经商。

在追随孔子期间,子贡在精神上不断得到提升,对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子贡性格豁达、直率,非常乐善好施,但他从孔子身上学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仁义”,学到了维持机制和不出个人风头的处事原则。比如,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就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和奖励。一次,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了回来,但却没有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鲁国人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落难的同胞了。子贡谨记在心。

一次子贡向孔子问政。孔子说:“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国防稳固,老百姓诚信,这才是理想的社会状态。”子贡便问道:“逼不得已,如果这三者都要舍弃,哪方面应先舍弃?”孔子说,先舍弃国防。子贡追问,如果迫不得已二者舍弃一个,应舍弃哪个方面?孔子说舍弃发展经济。因为“信”是不能舍弃的,“信”是立国之本、立身之本,至死都不能丢的。子贡对此亦谨记在心,并成为了一个非常讲信义之人。

在孔子的教育下,子贡的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了孔子看重的学生之一。《论语》中技术孔子与弟子的答问,以孔子与子贡的为最多。从子贡的一些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出子贡谦虚、温和的人品。比如:“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贡学成后,曾做了一段官员,其后开始经商。孔子认为“利者,义之合也”,即儒家强调的“利”是自身利益与群体、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而身为商人的子贡,就是以儒家思想指导自己从事商业活动,从不损人利己,而是在经商中坚持“仁、义、礼、智、信”,简而言之,就是在商业中讲究仁爱、仁义,讲究诚信,要有智慧,懂得遵循一定的礼仪。子贡经商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具体经营方面,子贡也具有非同一般人的天赋。懂得随时令变化和市场供需状况的不同来获取利润,因此孔子评价他擅长揣度行情,而且预测准确。他的经商论点是:有美玉在柜子里,就该等待善价出售,而非永远贮藏。他还认为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供求关系,并提出了“物以稀为贵”的理论。

在获取了巨额利润后,子贡还广泛帮助民众,实现了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

史载,孔子去世后,子贡为其守孝6年。古代子女为父母守孝通常只有三年,但子贡却超过了这一时间,不仅见其师徒情深,更彰显其商人的信和义的本质。

此后,子贡继续经商,同时四处宣扬孔子的思想,并成为孔子衣钵的继承人。由于其在商业中的特殊才能,所以后来被称为中国“儒商”的鼻祖。

相关新闻
泰国曼谷 泰丝大王的家
姜维平:官商勾结  薄熙来旧瓶装新酒
繁荣经济出新招 巴黎提升夜生活质量
山东古沉船出土百余文物 元青花超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