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精致 徽州四雕之“木雕”

路圣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74
【字号】    
   标签: tags:

青山逶迤,绿水蜿蜒,树影婆娑的水口,峥嵘矗立的牌坊,粉墙黛瓦的民居,伟岸宏大的祠宇,桥吐新月,塔摩苍穹,徽州就像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长卷。而“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则是徽州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

那木质的柱子、房梁、雕花门窗,在幽暗中悠悠的散发着光芒,精致典雅、古朴凝重的木雕艺术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文化,衬托得徽州民宅满目生辉。

徽州木雕是传统“徽州四雕”(石雕、砖雕、木雕和竹雕)之一。徽州山区盛产木材,民居、祠堂、寺庙等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为多。

从元末明初至清末民初,随着徽商崛起,他们发家致富后,遵循儒家文化传统,纷纷回故乡置良田、造豪宅,并以木雕技艺雕梁画栋进行内部装修,形成了一股徽州民居木雕艺术装饰的风尚。而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特点,使得徽商在木雕艺术中更多地追求儒家文化气息,并使其成为具有鲜明儒家文化特色的木雕艺术流派。

木雕令徽州民居满目生辉

徽州木雕隶属于建筑大类,是徽派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木雕主要见于徽州古民居和祠堂的架梁、梁托、檐条、楼层拦板、华板、窗櫺、栏杆等处,尤以梁托、窗櫺、槛子门上的木雕最为精致。虽不见轰轰烈烈,但对于整体建筑审美而言,无疑是锦上添花,衬托得徽州民宅满目生辉。

比如,绩溪的明、清住宅,上堂檐口两柱檐撑,一般左雕“松鹤图”右雕“芝鹿图”,有的两厢槛子门还雕有“麒麟戏风”、“鹤舞狮雄”、“喜鹊登梅”、“百鸟啼鸣”等图案,并饰有“寿”、“福”、“万代荣华”、“竹繁松茂”等字样。

在家俱方面,应用木雕较多的是床与衣橱。这些家俱一般用高级木材制作,均用朱漆和金箔装饰木雕的表面,使其更加鲜明生动。

木雕表达儒家文化

徽州木雕历史非常悠久,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特色。徽州木雕作品的题材包括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虫鱼、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楹联以及吉祥图案等,但是总体上以人物为主,所表达的多为儒家文化,通常出现的内容有孝道、忍让、中庸、崇礼、思荣、忠义、冠礼、读书、及第、诗教、耕织等。这与徽州人民风纯朴、知足常乐的品性,徽商的亦儒亦贾的品味有关。


徽州木雕以人物为主,所表达的多为儒家文化。(getty images)


徽州木雕的创作风格古拙而朴实,近似汉代画像砖,刀法简练挺拔,造型生动传神,人物形象比较夸张。徽州木雕在雕刻手法上,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出现了浅浮雕、深浮雕、圆雕、凹雕、浅刻、多层雕、透雕等雕刻类型。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经初具规模,雕风拙朴粗犷,以平面浅浮雕手法为主。

清代的雕刻风格则趋向缜密、繁复而精巧,追求精细完美,雕刻力度感渐失明代粗放刚劲的气势。其雕刻手法上最为常见的为多层雕,有的甚至有七八层之多。画面边框的处理常常打破单一的方框模式,以八宝奇珍或花卉叶蔓等各种装饰纹样组合,具有极佳的立体视觉美感。

徽州木雕极具绘画性

徽州木雕的绘画性很强,每幅作品的正面欣赏效果尤佳。每一块或一组均是在一个平面上,采用阳刻的手法,依据画面的结构逐渐递加,使层次感得以加深。它们的形体受雕刻材料的实用板面所约束,处理层次在雕刻所及深度的平面上进行变化,具有极强的整体感。

为了使层次显得更丰富,在统一中寻求变化,雕刻装饰的角度、安装时所需的技巧、讲究的欣赏角度,以及花边的配置甚至都可以不放在一个平面上。木雕艺人在进行雕刻时,往往都如同画家、书法家一般,创作时讲究章法气势、笔墨思绪,而对刀法的运用更是讲究,将各种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现木质天然色泽和纹理之美

与其他木雕流派不同,徽州木雕对材质没有过分的讲究,不拘一格选用木材,从不一味追求雕刻木材的名贵性,却很注重画面的题材和工艺的精美。徽州木雕的原材料,有质地上乘的柏、檀、樟、梓、榧、楠,也有普通的松、杉、榆、柳、槐、杨。也正因为徽州木雕对材料的要求不高,所以使得当地几乎每户人家都能用木雕来进行装饰。


木质的柱子,房梁,雕花门窗,在幽暗中悠悠的散发着光芒。(摄影:OzWanderer/大纪元)


徽州木雕的另一特色是大多不施髹漆,如徽州祠堂老屋中的倒爬狮、梁托、隔扇、雀替等精雕细刻的木雕上品,以显示木质的天然色泽和纹理之美,它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徽州文化和建筑风格。有些徽州木雕即使用髹漆.色彩也十分单纯,一般只用红、黑及金色,这样的色彩处理更显示出木雕的大器感。

有学者将徽州木雕的艺术风格归纳为:鲜明的汉风唐韵,完整的构思设计,大胆的构图布局,巧妙的光影造型,优美的装饰效果,多元的雕刻工艺,不拘一格的材质。徽商的经济实力给能工巧匠们提供了无尽的发挥空间,而深植人心的儒学思想也对徽商们的思想起到巨大影响,从而促进了徽州木雕的迅速发展。

徽州木雕所具有的深刻的儒学文化韵味、独特的雕刻手法、经济助力等元素,构成了其在中国雕刻界独具一格的特点,这也是徽州木雕古朴凝重,技高一筹之所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杭州雅扇”自古有名。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即杭州)后,制扇工艺更为发达,形成了许多的著名商号,如“徐茂之”、“青茂”、“陈家”、“周家”等品牌。自南宋以后,杭州制扇业极为发达,与丝绸、茶叶齐名,被视为“杭产三绝”,也是杭州“五杭”(杭剪、杭线、杭烟、杭粉、杭扇)之一。
  • 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隋唐之后,羽扇与纨扇大量出现,而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喜爱把玩扇子,视其为“怀袖雅物”,一些诗人词人,除了饮酒作诗,经常边摇纨扇边吟诗作赋。历代文人墨客们还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抒情言志,形成了独特的“扇子文化” 误点成蝇 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三国时,汉恒帝曾赐曹操一柄“九华扇”,十分名贵,其子曹子建特为此写了一篇《九华扇赋》。 曹操便请杨修为他画扇,不料杨修不小心将一滴墨掉到了扇上,他急中生智,将扇上的墨点画成一只欲飞的苍蝇,曹操看后竟误以为真,忙用手去拍打。从此,“误点成蝇”的典故流传至今。 唐伯虎巧画扇面 唐伯虎很擅长画扇面,他技艺超群,远近闻名,有好事者不服气,就故意出难题刁难。 一天,有人来请唐伯虎画扇面,要求他在小小的扇画上画100只骆驼。唐伯虎什么也没说,点点头就开始画了起来。只见他先画了一片沙漠,又在沙漠中间画了一座孤峰兀立的大山。随后在山的左侧画了一只骆驼的后半身,它的前半身正被山壁挡住;在山的右侧画了一只露出前半身的骆驼,正被主人牵着。画完后,唐伯虎放下了笔。 来人一看就急了,说:“这可不够一百只啊!”唐伯虎立即又拿起笔来,在旁边题了一首诗:“百只骆驼绕山走,九十八只在山后,尾驼露尾不见头,头驼露头出山沟。”来人一看,哑口无言,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没过几天,又一个秀才模样的人让唐伯虎画扇。他自己命了一个题,叫《花香》,但扇面上不要一瓣花。唐伯虎点点头,就在扇面的右边画出几片绿叶来,一群蜜蜂,一只蝴蝶,正飞了过去。然后,唐伯虎在扇面上题了“花香”二字。秀才看了,赞叹不已。◇
  • 【大纪元2011年03月18日讯】箫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箫源自远古时期的骨哨,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其音量较小,常用于独奏、琴箫合奏或丝竹乐演奏。由最初的四孔发展为现在的六孔(前面五个按音孔,后面有一个吹音孔)。 在秦汉至唐,“箫”一词主要用作指编管的排箫,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即直箫。 现代的箫可分为洞箫、南箫和琴箫。传统洞箫沿用古制,五音6孔;琴箫为8孔,为改进后降低声音,适宜与古琴合奏;南箫,由中国唐代尺八发展而来,与日本目前流行之现代尺八分别为唐尺八所不同的两个支派,目前仅见于民间和传统南音音乐。 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叠音等,但灵敏度远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等表现富有特性的技巧。但却适合吹奏悠长、恬静、抒情的曲调,表达幽静,典雅的情感。
  •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弹弦乐器,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传统筝曲古朴雅致。
  • 一张八仙桌,或四边摆四张长凳、或两侧放两把椅子,吃饭饮酒、喝茶待客,显得稳定平和。
  • 埙(音同熏),是中国古代很重要的一种吹奏乐器,也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埙一般是用陶土烧制而成。因此又叫“陶埙”。这种乐器除了陶土制成的以外,也有用石、骨制成的。
  •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在古代八音的乐器分类中(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笙属于匏类。
  • 九州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中国的泛称,其来源于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
  • 徽州民居的白墙灰瓦,徽州祠堂的底蕴厚重,徽州牌坊的宏大精美,被称为“徽州三绝”,已经成了今天徽州人的三大宝贵遗产。看了徽州牌坊的人都说:“徽州三绝,牌坊为最。”
  • 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时期,创始于隋,又延续至元、明、清三代,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年之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