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禁止报导伊利董事长潘刚贪腐

人气 174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6月17日讯】6月15日,中共媒体陆续收到中宣部对奶业巨头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被举报卷入巨额贪腐丑闻一事的报导禁令,接到禁令的媒体从业者透露,此项禁令语气“克制”,以此案仍在调查为由,要求全国媒体不得报导。而以实名举报潘刚的原伊利集团董事长助理、73岁的张三林却神秘地与外界失去联系,传言称,73岁的张三林正四处躲避抓捕。

据法国广播电台报导,6月13日晚间,《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李晓晔通过中间人联络到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回民区的张三林。当时,他对记者表示,举报内容“绝对真实”,已经递交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机构了。他又解释说,虽然举报信出自他手,但帖子并非他本人所发。

在张三林以“实名”方式举报伊利股份及董事长潘刚后,有媒体曝出该公司在接受其采访时表示:“张三林并非该公司员工。”但通过查询却发现,张三林并非如伊利所言是“查无此人”,而且还是伊利股份前任董事长郑俊怀的助理。

当晚,伊利集团对外宣称,已经以“诽谤”为由,向当地警方报警。6月13日晚7点,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以伊利集团所述的“诽谤”为由正式进行立案。伊利甚至对媒体表示,张三林此人年轻时曾参加“反革命活动”。

张三林举报信中曾指,潘刚的亲属,以内蒙古利兴商贸有限公司、内蒙古信禾广告有限公司、内蒙古锐信达科贸公司等公司为平台敛财。有记者前往呼和浩特工商局,调阅上述公司的注册资料档案,发现三家公司有两家已注销,但是原始注册股东和股权结构确如举报材料所说的,均有潘刚亲属参与其中,并且上述三家公司法人代表确为潘刚亲戚。

有记者据此认为,张三林的举报中或者有些“小错误”,但绝对谈不上“诽谤”。

6月15日,多位媒体记者前往张三林的户籍住址蹲守多时,却未能找到他,而他的手机也一直关机,邻居们最后一次见到张三林已是三、四天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李晓晔透露,原本张三林通过中间人,约定在6月13日晚间6点接受她的采访,此后“便联系不上张三林,中间人也联系不上他”。

张三林的举报信中称,“伊利每年的广告费都交给有关领导的子弟去承办,为他们提供业务来源和相对更高的收益,伊利同一时段的广告费用比蒙牛等同行企业高出20%以上,潘刚也就顺势借用或盗用他们的名义作为自己的保护伞。”

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伊利迅速获得中宣部禁令保护的原因。

对中宣部的禁令,当事记者说,“记者、编辑又是一片哀嚎,赶紧儿找稿子去吧,免得明天开天窗。真相就应该是赤裸裸的,何必遮掩?”

相关新闻
反贪腐引发动乱 突尼斯总理接任临时总统
天津举报贪腐遭迫害 贪腐者:我还当头
华尔街日报:涉贪腐 铁道部长刘志军被捕
向贪腐宣战 魁版维基解密3月起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