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艺术:区别“急事”和“要事”

史帝芬‧山普(Steven B. Sample)

人气 20
标签:

区别“急事”和“要事”

好,当逆思考的领导人谨记第一条守则,几乎将所有的事都交由属下决定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哪些是他应该留给自己做的决定?

首先应该是重要主管的招募、给薪、激励、磨练、评估,乃至解雇等决定。就长远来看,这些也可能是领导人所做的最重大的决定(几乎所有讲领导的书都没提到这点)。

其次是对其领导的组织或活动有潜在影响的决定。该不该卖掉公司?要不要收购?还是和竞争者合并?该不该赌上公司一半的净值,开发全新的单品?要不要关掉医学院?这些问题都该留给领导人去思考,而不是他的属下。

要分辨哪些是真正重大的决定,有时就等于在区别哪些是“急事”,哪些是“要事”。理论上很简单,实则不然。

这里又得再重申一次有关新闻媒体的缺失,因为媒体很可能分散领导人的注意力,因此领导人关心的常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而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一如尤利西斯(Ulysses)为了不让水手们听到诱人而危险的警笛,便用蜡封住他们的双耳一样。

明智的领导人在分辨何者为急、何者为重时,也必须让自己不受媒体的干扰。

然而有些时候,怪就怪在最重要的决定竟然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公众道德还相当保守的1960年代,美国中西部某大学的教授发表了一篇“黄色诗”(也就是露骨地描写性爱的诗),结果搞得满城风雨。

该校校长很清楚,虽然这件事表面上不算什么,但却严重威胁学术自由及该校的预算。校长为了这件事的决策,牺牲了许多自己的时间,因为只有他有弭平这场灾难的能耐,因此他这么做是对的。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全美的飞机调度员于1981年发动非法罢工。当时的总统雷根(Ronald Reagan,他或许算是百年来最会充分授权的白宫主人)决定,收回原本应授予交通部长的职权,亲自处理此事。

他研判,即使整件事单独来看实在没那么重要,但由他亲自处理危机,并下令解雇罢工的调度员,往远处想,却可大大强化他身为总统的职权。雷根的判断一点也没错。

马基维利就曾指出,领导人永远不要让人摸清自己的招数,以免主管及其他部属三两下就晓得该怎么操纵他。

请注意一个小小的差别:领导人在某种程度上被属下操纵是好现象,尤其是被他的左右手操纵时,但其关键是要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

要怎样才能不被人摸清,又保持合理限度的操纵呢?其要点在于偶尔把交给主管决定的事情,收回来自己处理。

这样做当然会让属下不太习惯,但他们会因此而记得,自己的决策权是领导人所授,自己管理的事情最终仍属于领导人,不属于自己。这种偶尔的出其不意,可大大改善部属的责任心,让他们更清楚领导人的近远程目标。

假设某大制造商的执行长,对产品设计的每个细节都要参与,那对生产力其实毫无帮助;但如果他是偶一为之,则会传达两个清楚的讯息:(1)执行长确实很关心产品;(2)公司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胜出,产品设计就得和公司(以执行长为代表)的每个层面紧密配合。

1991年3月,我刚当上南加大校长没多久,便决定完全投入兄弟会和姊妹会的管理。南加大的这类联谊活动已经有相当悠久的光荣历史,但这些年却有点放荡不羁。

我认为要确保南加大学生联谊会能持续下去,就必要施以相当的管教。我请学生拟出新的联谊会守则,也有学生主动提案,但我还是没有接受他们的建议,决定自己拟定、推动我自己认为本校联谊会能做到、也应做到的守则。

一开始大家怨声载道,但其长远的成效却为本校造就了全国最强、最好的学生联谊会制度。

有意思的是,我从来不想再费工夫写什么南加大学生守则,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晓得,要是我觉得状况异常时,我自己便会动笔,而且他们可能还希望我啥都别管哩!@(待续)

摘编自 《领导人的逆思考》脸谱出版社 提供

相关新闻
求新求变时要特别小心
全球社交网络创始人:神韵将立足纽约
法国女财长如期掌IMF 挑战重重
举债上限不升 美信评砍到D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