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也谈中国菜

农深
font print 人气: 29
【字号】    
   标签: tags:

比起西方,中国的文人从不避讳谈饮食,为饮食著书的诗人更是比比皆是,精彩绝伦的诗文数不胜数。虽然孔子曾说:“君子远庖厨”,但连儒理学家朱熹也有素食诗〈豆腐〉:“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饮食是种累积的文化,凡是历史较悠久的民族,吃的也就较多样式,五千年的中国饮食文化到了清朝已很丰富完备了。

曹雪芹《红楼梦》里大观园吃的场景与艺术,是美食的好资料;清代出了两位美食家--袁枚与李渔,袁枚是文学家也是诗人,他的《随园食单》有三百种南北菜肴及名茶名酒,还附有二十条的厨事原则、十四条饮食须知。袁枚的《随园食单》历久弥新,至今中西方都有粉丝,屡见在不同的中西方美食杂志介绍他的食谱。

吃的艺术

至于李渔,号笠翁,是个戏曲家。他的《闲情偶寄》分饮馔、种植、遗养三部分,他是一个主张素食者,提倡清雅素净饮食,但是爱渔嗜蟹。他让我想到在西方流行的吃渔素族,把食物与修身养性作结合。李渔对笋情有独钟,这与宋朝的苏东坡很像,东坡名句“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但李渔对清淡的纯粹度高,他说:“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笋的特点在于鲜,蔬菜中的第一品,岂是肥羊嫩肉可比拟。

他遵从肉食者鄙的说法,但是对如何吃蟹的看法,写起来洋洋洒洒,情趣无穷。他说:“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和以他味者,犹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冀其有裨也,不亦难乎?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熟之,贮以冰盘,列之几上,听客自取自食。剖一筐,食一筐,断一螯,食一螯,则气与味纤毫不漏。出于蟹之躯壳者,即入于人之口腹,饮食之三昧,再有深入于此者哉?凡治他具,皆可人任其劳,我享其逸,独蟹与瓜子、菱角三种,必须自任其劳。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蜡,且似不成其为蟹与瓜子、菱角,而别是一物者。此与好香必须自焚,好茶必须自斟,僮仆虽多,不能任其力者,同出一理。讲饮食清供之道者,皆不可不知也。”

他可说是吃蟹痴了,这种乐在其中,不嫌麻烦的,还得真有那种对吃蟹的悟性了。他对汤羹的作法也有一番独到见解。

他把饭比作舟,羹是水,舟在摊上非水不能下,就像饭在喉没汤无法下。若要养生,食物需要得到好的消化,因此吃饭不能没有汤。李渔可说是当今的慢食主义烹饪家,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记得国学大师钱穆说过:“二世仕宦,方会着衣吃饭。”吃的学问确实深奥,需要经长久的实践累积方得知。完善的饮食观是要以前人的经验,加上社会文化历史的承传。

刀工与雕饰品名

初中时读《论语》读到孔子说:“割不正不食。”肉必须切得四四方方的才吃,不懂孔子为什么管这档事,一直到长大后并且对饮食文化发生兴趣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刀工吗?

中国菜中刀工占了很大的一块,可见春秋战国时的中国吃已发展得很极致。《庄子.养生篇》,描述庖丁解牛,更是到了“目无全牛,刀游刃有余”的境界。看他解牛的手法就像看一出舞蹈,而刀声霍霍抑扬顿挫,听起来像乐音。刀法到了如此神技,可见中国饮食文化的精粹。

古籍中留下不少描述刀工的文字,例如曹植,就有一优美的“蝉翼之割,剥纤析微,累如叠鼓,离若散雪,轻如风飞,刃不转切。”把刀工写得如行云流水,向他的〈洛神赋〉一般,美得令人神往。

唐代的刀工比赛

北宋《清异录》有长安城里卖时令小吃的记载,每道菜还有文雅艺术性的称谓,什么过门香、长生粥、玩月羹、油画明珠、百鸟朝凤、一品豆腐、文思豆腐……不管好不好吃,名字已是先声夺人。真难怪王维如此描述长安城“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那时候,全世界都想来到长安一睹长安风貌。各国的人到长安城学习朝拜,取经的不仅是文字、武功,还有吃的艺术文化呀!

说到名字,想到台湾的小吃。亚热带夏天时冰品特多,年轻时走进过一家冰店,有一道名叫“雪里相思”的冰品,当年虽然没看过雪,也不知道什么是相思,就被这名字吸引了。这么多年了这名字已属于台湾记忆的一部分,其实就是红豆冰(刨冰)装在半透明的水晶盘中。

但食物名字也不能乱来,有些名字取得缺德,什么“佛跳墙”,以人的尘念去揣度佛的境界,无明中损德而不自知。戏而不谑、风雅得体的品名,才是让菜肴增辉之道。

给菜取名字是艺术,就像给人取名一样。但是作菜的刀工与雕工,我觉得还不一样。关于菜该不该如此雕饰,自古以来也是争议不休的话题。

刀工是因菜肴的需要而衍生,刀法切工做得好,可增加食物的美味。尽管视觉之美是中国菜的一项要素,可是把菜拿来当艺术品雕琢,把雕工作为一个主要的主题来执行,则已偏离了烹饪的范畴。或许,可以把摆盘雕饰作为一项独立的艺术--造型艺术,古代也一直有关于如何雕饰菜的记载,尤其是皇宫贵侯夸示其财富时,应有尽有的雕饰,读来都叹为观止。问题是从何下筷?终究是食物。

个人认为,摆盘是必要的,把菜摆得好看甚至惊艳,对菜色有相得益彰的效果,但花一整天、一整月去雕饰一道菜,这应该是另一码事了。

环境与吃

佳肴与美境似乎是分不开的,现代人若提起哪家餐厅的菜肴不错,总不会忘了说那家餐厅的装潢与设置,可见美食要有天时地利的搭配才叫真美食,而“人和”何尝不重要呢?

唐代咏长安四季宴请佳会与人的诗,加上典籍记载一箩筐,比如“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不但是地点环境视野要好,还得有让诗人题诗作文的墙,以及乐声伴奏呢。“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口气好大!只有唐的盛世君臣同欢与民共乐,才写得出这样的句子。

描述唐人在长安城里城外园林宴会的诗,不胜枚举,而且这种风情一直流传到宋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是皇公贵戚,文人曲水流觞以文会友,平民百姓在自家园圃随时令摆宴,藉花期倥偬之季,时而宴请宾客。

“扬州太守园中有杏花数十株,每至烂开,张大宴,一株令一倡倚其傍,立馆曰争春”哇!一棵杏树傍站立着一个美人,迎风而立与花相映美。这比现在的时装秀走台好看,这样的场景宴客,主人是一个太守就如此,那么帝王的宴会可想而知了。

长安的繁华到了秋天更辉煌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除了环境,还有设置,吃的器皿与布置气氛的营造也是一部分。

唐人的风雅与美感是帅气、大度、开放且包容性强。像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有着新鲜的空气,有歌声有人声还有可瞭望的园林。眼前桌面还摆着一席美食,从诗、从小说,甚至从敦煌的宴乐舞图、出土的壁画,活鲜的影像场景都呼之欲出。

--转载自《新纪元周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天夜晚,他梦到县城隍到省城南门,撤走随从,只留下一位穿青衣的人驾驶马车,并告诉农夫说:“你暂且跟我去参加会议!”于是,农夫便跟随他,来到一个省府县城隍都在的地方。
  • 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和”一向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道德,是涵盖自然、社会、内心等层面与各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
  • 古人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重在实践,讲求无倦与精进,学贵有恒,最忌一曝十寒。也就是对自己要勤勉,不能懈怠,功到自然成,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看似一个简单的“德”字,却紧密联系着朝代的兴衰。明君有德而国兴,昏君无德而亡国。历史大量的篇章,足以见证德的价值何其威严。
  • 古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比常人更善自省和改过迁善,所以他才伟大而英明。
  • 书生余某,浙江鄞县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外祖父,梦见自己进入文昌宫,见文昌帝君亲自送一位身材魁伟的男子走出殿阁,前有旌旗仪仗开路,后有节幢长队护拥,真是威仪万方,十分气派。
  • 杨溥,明朝湖广石首,授以翰林编修,后为当朝首辅,以有雅操、质直廉静而出名,被后人誉为一代贤相。
  • 亭,有顶无墙,是中国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样式。《园冶》中说,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到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
  • 宋朝的赵康靖非常重视纯净心意,他曾用一个瓶子投放黑豆、白豆的方式,来检查和提高自己的心性…
  • 云是古代诗歌常见意象之一,如同自然界的云,五彩斑斓,形态万千,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也具有丰富的意蕴与文化内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