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历史今日】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人气: 53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01月28日讯】(大纪元李洋综合报导)350年前今天,1662年1月28日,中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被其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

1661年(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率兵2.5万,大小战船数百艘,从福建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高山族民众的支持下,经过九个月激战,荷兰人弹尽粮绝,荷兰总督揆一缴械投降。1662年2月1日,举行了受降仪式。

收复台湾背景

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朝平国公(明末福建总兵官)郑芝龙长子。1624年8月27日生于日本长崎县。郑森6岁回国,20岁时入南京国子监太学,师事名儒钱谦益。

1645年6月,清军攻克南京,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唐王朱聿键在福州被郑芝龙等拥立为帝,建号隆武。隆武帝看重郑森,授总统使、招讨大将军,遂赐他与国同姓,易名“成功”,人称“国姓爷”。郑成功可谓在多事之秋,少年得志。

1646年8月,清军进攻福建,隆武帝罹难。10月中旬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力劝未果,遂率部至南澳(今属广东),焚衣招贤,募兵抗清。1653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当年和次年,在清廷授意下,郑芝龙两次写信致郑成功,劝他归降,被断然拒绝。

郑成功乃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前明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海岛厦门、金门。当时郑成功感到“附近无可措足,惟台湾一地离此不远,暂取之,并可以连金、厦而抚诸岛”。为扩大抗清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力量,郑成功决定挥戈东征,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

1622年荷兰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驻印度尼西亚)派军舰到台湾窥察港口。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侵占台湾西南部。后筑台湾城(今台南市西安平镇)与赤嵌城(今台南市)。1642年荷兰军击败侵占鸡笼(今基隆)、淡水等地的西班牙殖民军,又夺占台湾北部。

渡海峡 战荷夷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亲自率舰队从金门料罗湾出发,横越台湾海峡次日至澎湖,遇风待机。30日夜,郑成功大军由澎湖启航,4月1日拂晓抵荷兰军疏于防守的鹿耳门港(今台南市安平港北)外。郑成功乘中午满潮(农历每月初一日和十六日为大潮),率师通过道纡水浅的北航道,驶入鹿耳门港,令水兵4000抢占北线尾岛,全歼荷兰军守兵;自率主力通过大海湾,直插禾寮港,在岛上数千高山族民接应下上岸。

荷兰殖民总督揆一多次组织反扑。在海上,荷兰舰四艘攻击北线尾岛外郑成功军队。郑成功派遣部将陈广、陈冲等率战船60艘包围荷兰舰,以炮火击沉荷兰主舰赫克托号,以火船烧毁荷兰船格拉斯兰号。在陆上,揆一派遣汤马斯.贝德尔上尉率鸟铳兵240人,袭击登上北线尾岛的郑成功军兵。郑成功军将领陈泽以兵800迂回侧后,重创上岛之荷兰兵。

郑成功乘胜围攻赤嵌楼,断城内水源,在城周布设火器,对荷军形成军事威慑。遣送俘获的赤嵌荷兰守军司令官描难实叮之弟夫妇回城劝降。4月4日描难实叮被迫率部投降。郑成功在登陆后第四天,就收复了赤嵌城。

描难实叮投降后,奉郑成功之命前往荷兰总督及评议会所在地台湾城招降揆一。次日,郑军主力移师一鲲身,威逼台湾城。揆一凭借坚城利炮和守兵千人,拒绝投降。鉴于台湾城城池坚固,强攻一时难以得手,为了减少伤亡,24日郑成功以台湾城孤,遂改攻城为围困待降;同时分兵收复岛上其他失地。五月,改赤嵌为东都明京,设承天府和天兴、万年两县,改台湾城为安平镇。又下屯垦令解决军需,严肃军纪,惩办不法官兵,还到高山族聚居的四大社(新港、目加溜湾.肖垅、麻豆,均在今台南县)察访、慰问。

在郑成功优俘政策感召下,荷兰兵中黑人士兵亦倒戈降附助战。郑成功兵未到之鸡笼、淡水等地,台湾当地民众自动拿起武器驱逐荷兰兵。

荷兰东印度公司为挽回败局,派海军统领雅科布.考乌率舰船12艘、士兵720人增援台湾,于7月18日与揆一合兵攻郑成功军。双方激战一小时,郑军将领陈泽、陈继美等率部击毁荷船2艘,俘荷兰船艇3只,击杀艇长以下130余人,荷兰余下舰船逃往巴达维亚。台湾城荷军遂处粮尽援绝的困境。10月揆一再次向巴达维亚求援。荷兰殖民者覆命雅科布.考乌为司令、康斯丁.诺贝尔为副司令率兵救援,又被郑军击退。

台湾城被围困八个月后,第二批郑军登陆。1662年1月25日,郑成功下令炮轰台湾城外重要据点乌德勒支堡,发射炮弹2500余发,当晚破城。台湾城被围已近9个月,台湾城内的荷兰军仅剩600余人,由于伤残、饥病,几乎丧失战斗力。荷兰殖民评议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愿在优惠条件下交出城堡。1月28日揆一率部投降。

1662年2月1日,举行了受降仪式,揆一代表荷兰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被荷兰殖民者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回归中国。

壮志未酬身先折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写下一首《复台》诗。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

这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以台湾作为东都,将荷兰殖民者修筑的赤嵌楼改名为承天府,改热兰遮城堡为安平镇,北部设天兴县,南部设万年县,并在澎湖岛设安抚司,戍以重兵,完成一府二县一安抚司的行政规划,并建立了同大陆一样的郡县制度,建立行政机构;招徕大陆移民。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郑成功实行了“屯田法”。士兵一面生产,一面练兵。几年后,做到了“野无旷土,军有余粮”。当时,台湾的高山族在荷兰殖民者奴役下,生活十分贫困,生产极端落后。郑成功将大陆上汉族地区的使用牛耕和铁犁种田的农业先进生产技术介绍给台湾民众,还铸造了“永历通宝”钱币,促进了台湾社会的经济发展。

1662年6月,郑成功病中第二次派人去金、厦,命令当地部将杀郑经,众将为难,最终再次抗命。此前世子郑经无行,种下乱伦的淫果。

据清人《闽海纪要》记载:他又外感风寒,病势日重,但他仍强振余威,登上将台,手持望远镜,远望澎湖,是否有船只到来。文武百官入谒时,他依旧端坐床上,谈论国事。因此,许多官员不知其病。及至他病危时,都督洪秉诚调药送至床前,他将药投地,叹曰:自国家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七年,进退无据,罪案日增,今又屏迹遐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天乎天乎!何使孤臣至于此极也!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复顿足捶胸,双手抓面,大呼而逝。

据《台湾县志》记载:“当国姓公卧病的当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黄蜂大作,初三更风雨交加,台江及安平外海波浪冲天,继而雷震电闪,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国姓爷归天。”

“出师半捷身先死,更使英雄泪沾衫。”

郑成功反清复明的壮志未酬,结束了充满波折的生涯,享年38岁。有关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最著名的一种说法是:郑成功接连听闻噩耗--南明永历帝在云南被吴三桂杀害;降清的父亲、叔叔及几位弟弟等族人被清廷斩杀,祖坟被掘;儿子郑经无行,众将抗命……这些负面因素引爆他易怒的个性,加重了他因水土不服所致的病情,最终急怒攻心,于1662年6月23日(永历十六年农历五月初八)含恨而逝。

郑成功病逝后,台湾民间设有庙宇(包括后来的延平郡王祠)加以祭祀。

(责任编辑:孙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