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振强:外交部发言人的高亢声调能否降低些

祝振强

人气 2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10月20日讯】不知是否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使然,外交部发言人声调高亢的“好斗”、放狠话、说绝话、说气话,剑拔弩张、锋芒毕露,且似乎是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是很有传统的。此前的无论男女发言人,皆以此著称。当下的这位洪磊先生,更是把这样的一种风格、这样的一种腔调、这样的一种“发言”,发挥到了极致——洪先生面对的,似乎已不是一群记者,而是无数人民公敌;洪先生所代表的外交部面对的,似乎已不是世界外交,而是战争的对立方。不若此,就不足以表现威严;不若此,就不足以恫吓对方。其永远是高八度的、粉笔喇玻璃黑板般的念腔、措辞,难免不让人有“声嘶力竭”、“色厉内荏”的联想。

这样的一种“发言”风格,这样的一类发言人的出现,言其对应的是中国外交的现状,似乎并不为过。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外交便不再镇定自若,不再游刃有余,不再有板有眼,还不再心平气和——无论大小事,皆不苟言笑,一脸的官司。与这样的一种格局相对应的,就是有意无意制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让人猜谜。似乎是让人猜不透,便达到了谜底设计的目的。

记得诡谲、怪异的钓鱼岛风波如火如荼之时,一个中国记者追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钓鱼岛事宜,这位随和、平静的发言人微微一笑,说,这我可得好好看看。说着,便随手翻阅一叠文件,翻出来,又错了,再翻,而后才不紧不慢地念出来。反观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则远没有这样的风度。其紧张的、呆板的念腔,与其说是刻意营造出的所谓“气势”,不如说是害怕念错而规避担责的机关事务性做派。时时偷看文件又装出不用看的样子,原本连贯的语句故意弄成大喘气的“老道”模样——这无论是从风格、内涵上,还是从纯粹技术角度考量,都难以让人感到其专业、娴熟、尽职尽责。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固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矛盾、冲突,甚至战争,但是,外交部不是“战争部”,外交部发言人不是战场战况通报者——即便是“战争部”、战场战况通报者,也不会以这样的一副永远高亢的腔调、这样的一种“好斗”的姿态行市!道理很简单,那样说明不了问题、说不清楚问题,还会把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形象搞砸。把这样的一种“发言”、这样的一种风格,作为和平时期、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声音、姿态,不符合中国的现状与国际定位,不符合当今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

评判外交的成功与否是件难事。但是,这样的一种外交,绝不能说是一种成功的外交;这样的一类发言人,绝不是合适的发言人。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君子不怒自威。外交部及其发言人,怎么就不能学会淡定一些、从容一些、自信一些、微笑一些呢?怎么就不懂得沟通、协商、交流、合作呢?怎么就不能宰相肚里能撑船、治大国如烹小虾呢?即便有天大的事,也没必要表现出怒气冲冲、四面楚歌、走投无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之势不两立的样子啊!也没有必要一概以高亢的腔调、冷战风格的“发言”,给人以鲁莽生硬、颟顸粗鲁、鼠肚鸡肠、目光短浅的印象啊!

况且,当今世界,我们看不出有任何令外交部及其发言人如此火急火燎、怒火中烧的事体。

我不知道外交部发言人有无记者朋友,我判断是不会有的。可能是发言人不屑和视为敌人的记者们交朋友,可能是记者们也不敢和这样一位气势汹汹的发言人交朋友。无论如何,朋友之间,甚或同事之间、陌路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是没办法在这样的一种“发言”之下推心置腹、坦诚交流的。这难道不是外交的悲哀?

客观来说,今日中国社会,基本上就是个火药桶。各行各业、各地各方问题成山、矛盾如麻,没一个不是死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由自主地愤懑、焦灼、急躁、易怒。

从外交部发言人终日一成不变的“好斗”、高亢之“发言”,我看到的是,一方面,国内的上述情绪、情感直接映射到了发言人身身上,或曰,其“发言”乃国内浓烈情绪、情感的真实流露、写照;另一方面,这样的一种声音,这样的一种情绪、情感,固化、加剧了社会的紧张、病态局面——每天听着外交部发言人如此高亢、“好斗”的“发言”,谁个不被如此焦灼、焦躁的坏情绪传染?谁个不心急如焚、生生变成热锅上的蚂蚁?

相关新闻
习近平和贺国强不露面 中国政局被指微妙
外媒穷追习近平是否活着 发言人洪磊愠怒
纽时: 高层“斗得很凶”习近平或周末发表讲话
陆反日潮  台外交部关注情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