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尾大不掉

成语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40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对(1)曰:“……若由是(2)观之,则害于国。末(3)大必折,尾(4)大不掉(5),君所知也。” (《左传.昭公十一年》)

【注解】
(1) 对:回应。这里是指申无宇回答楚灵王的问题。
(2) 由是:从这些例子看。
(3) 末:树枝。
(4) 尾:尾巴。
(5) 掉:摆动。

【故事阐述】

春秋时代,楚灵王灭了蔡国后,打算整修蔡国原本的城墙,并派公子弃疾驻守此地,把蔡国改为封邑。楚灵王想知道这样一来自己的儿子会不会有一番作为,当下就询问臣子申无宇说:“我想命弃疾为蔡公,让他掌管一个封邑,你觉得如何?”没想到申无宇却回答:“据臣所知,皇亲国戚离皇都愈远,一旦他们拥有军队,很可能就会发动叛乱,引起国家不安啊!”灵王却不这样认为的说:“但是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强大的封邑,一旦有了外侮,这些封邑就会赶来救援的,不是吗?”

申无宇回答说:“王说的也有一番道理,但从历史上来看,从前卫国有蒲、戚两大城邑,而卫献公却被放逐了;其他例子中,国君甚至还送了命。这就好像一棵树的树枝太粗就会折断;动物的尾巴太大就很难摆动。大王希望你能明白这道理啊!”后来楚王并没有采纳申无宇的建议,两年后,蔡公果然发动叛乱,逼得楚王最后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后来“尾大不掉”被用来比喻上弱下强,难以掌控局面。

【讨论】
(1)申无宇认为楚王让自己的儿子掌管蔡国有何不妥?
(2)最后申无宇用了哪两个浅白的比喻,来说明上弱下强的后果?
(3)这个故事中,楚灵王并没有接纳申无宇的忠告,最后导致悲剧收场。如果你是楚灵王,在当时听到了申无宇的忠告后,你会做何反应?

【造句练习】
例:这种尾大不掉的情势是你自己造成的,就得要你自己从根本上解决才行!
例:为了避免产生尾大不掉的窘境,请你一定要防微杜渐掌控好局面。

【相反成语】
强干弱枝

【课后时间】
请你动动脑,填填看以下有趣的中国字方块组合:
例:(毛)+(尸)=(尾)
◎(古)+(尸)=( )
◎(出)+(尸)=( )
◎(至)+(尸)=( )
◎(曾)+(尸)=( )

【参考解答】
◎(古)+(尸)=(居)
◎(出)+(尸)=(屈)
◎(至)+(尸)=(屋)
◎(曾)+(尸)=(层)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在细微末节上锱铢必较,才能从宏观中,取得较易成功的抉择。“大德不逾闲”就好比在江河里游泳,顺流而游,游得就快就轻松,逆流而游,游得就吃力。
  •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坚守自己的志向,有疑问要切实的问清楚,从浅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德便在其中了。”
  •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坚守自己的志向,有疑问要切实的问清楚,从浅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德便在其中了。”
  • 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发令迟缓,到期却不宽假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像做小官员般的小气。”
  •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各种制作的场所,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以求得一切道理。”
  •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一位君子;不知道礼仪,就无法立身于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辨别别人的好坏。”
  • 古代帝王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待下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民众的信赖,做事勤敏就能取得成就,施政公平,人民便心悦诚服。
  •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一样。他犯的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每月温习一下我所学会的,不把它忘记,这样就可以称得上好学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