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八里 .牛港棱登山步道.出火号的历史怀想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36
标签:

观音山风景区内有不少登山步道,其中以观音山(硬汉岭)、占山最为有名,山顶展望绝佳。不过这两座山都不容易亲近,硬汉岭属于“锻炼级”,而占山被列为“挑战级”,登山路程各需一小时左右。

位于观音山游客服务中心旁的牛港棱山,同样拥有良好展望,却属于“休闲级”的步道,只要二十分钟即可登顶,是容易亲近的大众化登山步道。

牛港棱山登山口就位于观音山游客中心前石雕公园旁。穿过石雕公园,即可看见登山口,一小段石阶路上行之后,变为采生态工法的木板土阶及高架的仿木栈道,步道设施良好。

虽然一路爬坡,且有不少陡峭的栈道,但全程走于林荫中,距离又不长,放慢脚步,走走停停,约十来分钟,就抵达途中的岔路口。左岔路是牛港棱登山步道的支线,通往民义路的登山口,再绕回游客服务中心。取直行,距离山顶的平台区,只剩一百公尺远而已。

拾阶而上,不久就抵达山顶,这里设有休憩平台。右侧高处另有两座小观景平台,面向台北盆地,可遥见淡水河由桃园台地蜿蜒流过台北平原向淡水而来。


牛港棱登山步道(1)

牛港棱登山步道(2)


“出火号”观景平台眺望台北盆地

观景台的位置,就是“出火号”的历史遗址。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台北附近的抗日军计划利用日本人庆祝新年时夺回台北城,于是约定于12月31日,在山头点火把做为同时发动攻击的信号。

观音山系的牛港棱山因地势高,视野好,所以被选为信号的发起处,因此而有“出火号”的称呼。这场战役在抗日史上称为“台北城之役”。

抗日军因寡不敌众,很快就被日军击退。知道这场战役的人可能不多,但这次攻击行动,造成士林芝山岩学堂六名日籍教职员被杀害,史称“芝山岩事件”,则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史事。

日本领台初期,面临了统治的难题。三年之内,换了三任台湾总督,而台湾人仍反抗不穷,使日军疲于奔命,军费耗费不赀,治台财政严重赤字。

第三任总督乃木希典,认为台湾人难以统治,曾抱怨说日本得到台湾就像“叫花子讨到马匹一样,既养不起,又不会骑。”当时日本国会议员也出现“卖台论”的主张,批评日本政府取得台湾,没有得到好处,反而赔钱,不如将台湾卖给法国算了。

日本统治台湾初期遇到的窘境,值得历史思索。当时的台湾是否有可能使日本陷入像后来的美军在越南战场,或苏联在阿富汗战场的困局,虽然拥有军事绝对优势,而最后却失败而黯然离去呢?

做为一个移民拓垦的社会,台湾一直有尚武的传统,从早期的族群械斗,到后来的乡勇团练,民间强悍,且拥有武装力量,而台湾又地形复杂,很适合游击作战。

有两个因素,使得历史并没有朝这个方向演变。


1896年元旦,日军严密防守台北城。日本人声称:‘土匪来袭。’

第一个原因是抗日军的作战腹地不足。虽然台湾拥有三分之二的山地,适合游击作战,但当时大部分山地为原住民部落,与汉人关系紧张,而处于冲突状态,无法成为汉人抗日的基地。抗日军缺乏撤退及转进的纵深,所以容易被日军消灭。

第二个原因更为关键,则是台湾的地理特性使然。台湾是个海岛,抗日军不易取得外援,也不易脱逃。关于这一点,日治时代台湾抗日运动的领袖之一林献堂,即有深刻的体认。他在日本接触朝鲜的抗日志士时,就发现朝鲜人抗日相对容易,一旦遭遇挫折,只要越过鸭绿江,进入中国东北,日本警察就抓不到人了。而台湾四面环海,无处可逃,所以武装抗日很容易失败。

因此林献堂始终采取非武装的温和议会路线,只追求殖民地台湾的人民能享有与日本人同等的公民权利而已。1920年代是台湾抗日民族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 台湾文化协会、台湾农民组合、台湾民众党、台湾共产党风起云涌,但却始终没有发展出武装力量;即使至二次大战末期,日本统治台湾的力量逐渐削弱时,台湾也没有出现如1895年台北城之役时的武装抗日力量。当时朝鲜有金日成,越南有胡志明组游击队,积极抗日,培养实力,而当时台湾最具战斗力的台湾共产党,领导人谢雪红则在日本人的监牢里。究其原因,实与台湾的地理特性有极大的关系。常言道:“史地不分家”,即是此理。

二次大战期间,台湾缺乏本土的武装抗日力量,影响所及,就是战后台湾人的发言权了。对于战后台湾国际地位的成因探讨,很少有台湾历史学者对此有深入的认识,而多只是留意于盟军领袖宣言或和约条文中关于台湾如何处置的文字,殊不知这些文字只是历史演变的结果,而非历史形成的原因。

回顾台湾近四百年来的历史,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其实都与台湾的岛屿地理特性有关。 1624年,荷兰人选择台湾做为东亚贸易据点;1895年,日本人取得台湾做为帝国南进基地; 1662年的郑成功,1949年的蒋介石,则思维相同,都以台湾海峡天险来阻绝强敌。

台湾这样的地理特性,至今仍持续影响着她的历史命运。未来会如何?没有人知道。仅能好学而深思,以审慎的历史眼光来密切观察。


牛港棱山凉亭,基石位于图片左侧的草丛

以上是我在牛港棱山出火号观景台,对江山如画的台北盆地,所做的历史思考与个人感怀。

从观景台续行,岭上步道平缓,约行百来公尺,又有一座木造凉亭,可以眺望淡水河出海口。凉亭附近有岔路小径通往牛港棱山基石,约三分钟路程。

才转入小径,却见杂草丛生,路况不好。走了几步,便决定撤退。基石就在不远处,却轻言放弃,大概是今天的心情,比较像旅人,所以没有“草里寻它千百遍,摸到基石才甘心”的登山客精神。

回到凉亭里,眺望海天风光,自我安慰说:“登高为避世,岂是为基石?”。凉顶也是山顶,风景甚丽,何必非摸到几十公尺外草丛堆里的那颗小石头呢?来到这里,也算是登顶牛港棱山了。

续行的步道转为下坡,途中有左岔路,可通往廖添丁洞及八里方向,是传统由八里登牛港棱山的登山路线。牛港棱山,又称“风柜斗湖山”,那是从八里海岸方向望过来,牛港棱山的山形不同,因此而有了不同的称呼。

大约走了一百多公尺就抵达了步道终点,这里有民众搭建的早觉会凉亭,有简易的休憩设施,名为“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观景平台眺望台北港

步道的尽头,设有观景平台,视野辽阔,东至淡水河右岸的渔人码头,西至八里,远至的竹围海岸,都尽收眼底。而台北港就位于正前方山脚下的八里海岸。

遥想数百年前,八里坌(八里)曾是清代三大官港,与福州五虎门对渡,可说是北台湾的门户,繁荣远胜过淡水。后来因港口淤塞,淡水兴起,八里坌没落。百年前,淡水港又渐淤塞,而被基隆取代。如今台北国际港座落于八里海岸,可说是三百年风水轮流转,盛衰岂有常期。

观景平台前的步道旁立有一块飞机残骸及纪念碑。民国57年(1968)空军演习时,在八里外海天空爆炸,机上二十多人全数罹难。当时有一块飞机残片坠落此处,后来在这里立碑纪念。纪念碑仅刻着简单的文字说明,不知是何人立的碑,也不知何时立碑,大概是私人设立的。飞机残片插立土中,并无基座或任何装饰。若匆匆经过,没注意到这块小石碑,大概会以为这是资源回收的废弃铁片而已。

发生这么不幸的空难,而处于敏感的时代,军方大概会封锁新闻,以免打击民心士气,所以也只能如此低调的悼念而已。纪念碑没有刻记死难者的姓名,立碑人也没有署名,而以前的牛港棱山,也没有这么完善的登山步道。飞机残片及简单石碑,默默在山林里哀悼而已。

牛港棱山,风景当然好的没话说;而山顶上的历史沧桑则可以娓娓道来,一言难尽。

旅游日期:2011.06.28


旅行地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观音山游客服务中心旁的石雕公园。后方为牛港棱山。


牛港棱登山步道(全长约750公尺)


陡上的仿木高架栈道。


约五百多公尺的上坡路。


山顶(出火号)平台休憩区。


出火号观景平台眺望台北盆地(左为鹰仔尖)。


续走往牛港棱山,岭上步道平缓。


牛港棱山木造凉亭眺望淡水河出海口。


续行。继为下坡路。


左岔路小径,通往廖添丁洞。路口竖有警告标志


世外桃源。早觉会凉亭。


飞机残骸及空难纪念碑


飞机残片。


步道尽处的观景台。


眺望台北港及八里海岸。


回程走支线步道下山。


支线步道也有陡峭的高架仿木栈道。


步道出口接民义路,步行约五、六分钟,即返抵游客服务中心。

相关新闻
新北市万里.磺潭彩枫步道.磺潭观海步道
新北市土城 .山中湖.太极岭.五城山
新北市新店 .润济宫步道
新北市新店 .双城步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