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选读:子产诵

邱宜文
font print 人气: 739
【字号】    
   标签: tags:

子产诵(1)

取我衣冠而褚(2)之,取我田畴而伍之(3)。孰(4)杀子产,吾其与之(5)!
我有子弟,子产诲(6)之;我有田畴,子产殖(7)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8)?

注释

1. 《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丰卷将祭,请田焉。弗许,曰:‘唯君用鲜,众给而已。’子张怒,退而征役。子产奔晋,子皮止之,而逐丰卷。丰卷奔晋。子产请其田里,三年而复之,反其田里及其入焉。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2. 禇:音楚,贮藏。
3. 畴:音酬,田地。伍,指户政编制。古代基层的户政编制,以五家为一单位,即一伍,并按此编制课税。因子产作封洫,即整治全国田地的疆界、沟渠,重新分配;承认私田合法性,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按田亩数量课税。此措失损及贵族私利,因而言田产被夺取。
4. 孰:音叔,谁。
5. 与,助也。其,语助词,将也。吾其与之,是说我将帮助他。
6. 诲:音会,教导。
7. 殖:栽中、繁殖。
8. 嗣:继续﹑承继。

赏析

子产是春秋时代郑国的大夫,于昭公时为相,从政期间使得郑国富强,百姓有礼。由于他不以利益为尚,而以礼义和全民的福址做为施政的考量,认为“为善者不改其度”、“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左传•昭公四年》),重新分配田地,拟定军赋制,触犯到了许多人维护自己的私心,所以从政第一年招到许多攻击,郑人气恨到作歌想杀他。但是经过三年,郑国上上下下,从贵族到百姓都感受到了礼义教化所带来的祥和,以及放下私利为他人着想后得到的更多好处,于是又倒过来作歌赞美他,觉得如果没有子产,简直无法生活。

《史记•循吏列传》以高度评价来赞美子产的政绩,说子产为相一年,就使得浪荡子不再轻浮嬉戏,老年人不必自己提重物,小孩子用不着下田耕种;两年以后,市场上再也没有哄抬价格的奸商;三年后,人们晚上睡觉不必关门防盗,路上没人捡走别人的失物;四年后,农民收工时都不用把农具带回家了;到第五年,国中男子已不必再服兵役(因安定无战事),遇到丧事也不待教令就知道要执礼与哀戚。郑国人对子产前后评价的两极,说明了众人所说的好,常常不一定是真好,众人所说的坏,也不一定是真坏;因为人们常以利益来作为是非判断的准则;但真正的善与恶、人们所追求的长久幸福,却必须用更高的道德尺度才能衡量与实现。

参考语译

抢走我的衣帽家产去收藏,夺取我的田地重编来发放。如果谁想杀子产,我一定会帮他。
我有孩子,子产教育他。我有田地,子产让作物生长。子产如果死了,还有谁能继承他。

摘自《古诗选读》文津出版社 提供

古诗选读(附吟唱光碟)】邱宜文主编 文津出版社

“诵诗三百、歌诗三百”,诗歌本为最精炼且富音乐性之文学,古以弦歌雅乐,匡正民心。本书选录唐以前最富代表性之诗篇,加以注释赏析;并集合两岸杰出音乐工作者,重译古谱及吟唱,还原古代笙歌吟咏之风。全书内容含古歌谣、《诗经》、《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南北朝诗作等约90首经典篇章。附录光碟曲目选自唐《风雅十二诗谱》、明《魏氏乐谱》、清《诗经乐谱》,及今人创作曲等,优美纯净,重现古庙堂大雅之声。希望提供国人一份可资潜移默化,达成温柔敦厚诗教目的之精神食粮。@


(摄影: / 大纪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歌谣为散见于典籍中的上古逸诗,其辞简短隽永,自然和韵,而未收于《诗经》。今所见者多录于郭茂倩《乐府诗集》与清‧沈德潜《古诗源》中
  • 古歌谣仍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沈德潜在其〈古诗源序〉中便提到:“使览者穷本知变,以渐窥风雅之遗意。犹观海者由(辵+羊)河上之以溯昆仑之源,于诗教未必无少助也。”
  • 凤凰与麒麟都是上古传说中的仁兽,只有太平盛世时才能见着,而今却在乱世出现,还沦落猎人之手;一如仁者之不遇明君,竟遭逢轻视戏弄。
  • 明月皎皎,秋桐蔼蔼,她是独坐青轩的淑女,也是怅望双燕的思妇。没有人知道她一生经历了什么,唯有在她留存的诗歌中,勾勒出一道清丽朦胧的身影。
  • 西晋的华丽深宫内,住着一位特殊的皇妃。她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倾国的容貌,反而姿陋无宠,体弱多病。但她凭借独一无二的才德,位居众妃嫔之首,深受宫人礼敬。当三千佳丽湮没于历史洪流,人们却记住了她美好的姓名。
  • 南朝的沈满愿,应是那个时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子。名门闺秀,将军娇妻,才女诗人,都是她身上令人艳羡的标签。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正是夏季赏心悦目的风景。藕花深处,轻舟之上,一个个窈窕婀娜的采莲女,比那碧叶红葩更具诗情画意。
  • 一花一木皆成字,一水一山可入诗。他是游走于江南形胜的贵公子,用审美的眼光游赏四季山川,用精美的妙笔勾勒天然画卷。南朝时期,山水诗初兴,他就是当时最为杰出的山水派诗人之一——谢朓。
  • 隐士陶渊明的真实生活,平淡自然,既有烟火气息,也蕴含超然境界。归隐田园是他的人生归宿,他固守之,吟咏之,将其打造成充满诗意的精神乐园,并开创了自成一派的隐逸田园诗歌。
  • 他是庭院中咏梅吟霜的寒门书生,也是江水畔登高抚琴的悲秋文人。他生于动荡乱世,怀抱治世理想,却长年辗转宦游,难以施展才智。故而他笔下的诗文,多慷慨不平之气,奔涌恣肆之情,唱出了失意文士的心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