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僧介绍:慈航法师

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347
【字号】    
   标签: tags: , , ,

奉劝一切徒众,时时反省为要;
每日动念行为,检点功过多少。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爽;
自作还是自受,谁也替你不了。
空花水月道场,处处时时建好;
望尔广结佛缘,自度度他宜早。

这是台湾近代第一尊肉身菩萨——慈航法师的遗嘱之一。慈航法师同时也是台湾光复后,第一位从海外来台,并率先兴办僧伽教育的高僧。

慈航法师生于清光绪廿一年(纪元一八九五年),祖籍福建建宁县。俗姓艾,名继荣( 父炳元公,为当朝国子监,母谢氏,系出名门),自幼生长于书香家庭。法师六岁入私塾,学堂恰与一僧院毗邻而居,得以朝闻晨钟、夕听暮鼓。课暇,每喜往寺院,听讲佛经故事,心中佛种因得浇润,而萌芽滋长。惜好景不常,法师十一岁时,慈母撒手人寰,初尝生离死别之恸。十三岁时,复因家道中落,遂辍学至县城学裁缝,以分担家计。十七岁时,父亲过世,法师再度遭丧亲之恸;悲痛之余,体悟人生无常之憾,唯有究明佛理,方有获得永恒安乐的希望。法师心志既定,随即于邻县泰宁峨眉峰,礼自忠和尚为师,落发为僧,法名慈航,时年十八岁(民国元年);继而于该年秋,远赴江西九江能仁寺,受具足戒,并顺道参访安徽九华山。九华山今古不绝的肉身菩萨,深深震撼了慈航法师的心坎,可能也因此机缘,埋下法师日后肉身成道的弘愿。

慈航法师于受戒后,即行脚参方,拜谒名山圣地,亲炙高僧大德。前后近廿年之参学,法师遍礼九华山、天台山、普陀山诸道场,参禅于扬州高曼寺,听教于谛闲法师,学净于度厄法师,请益于太虚法师,受法于圆瑛法师。并曾在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 纪元一九二四至一九二六年)在南京正觉寺闭关三年阅藏,待通达教理后,才矢志讲经弘法。民国十八年(记元一九二九年),法师卅五岁,出任安庆迎江寺方丈,倾全付心力,推广僧伽教育与民众教育,为太虚大师(纪元一八八九至一九四七年)所嘉许。

法师卅六岁,经香港至仰光弘法;四十一岁,自仰光束装返国,风尘仆仆于内地弘化,大力宣扬“文化、教育、慈善是佛教的三个救命圈”的理念;所到之处,万人景从。民国廿九年(纪元一九四0年),法师四十六岁,参加太虚大师所发起的“中国佛教国际访问团”,联络佛教徒情谊。任务圆满达成后,法师因信众之极力挽留,乃随缘留止南洋,宏法七年。民国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纪元一九四四至一九四六年),师在新加坡灵峰,进行第二次闭关。

民国卅七年(纪元一九四八年),慈航法师应台湾中坜圆光寺妙果老和尚礼聘,自新加坡来台,主办台湾佛学院。当时正值神州易主,许多大陆青年僧侣,辗转流徙,来台投靠慈航法师。为安顿众学僧之生活,慈航法师热心奔走筹措,不料因此遭受政府“ 另眼相看”的对待,盖因当时国民党政府搬迁来台,正大力肃清在台的共产党员。慈航法师收留多位大陆僧侣,自然被列入调查对象,并无故被有关单位拘禁了十八天。出人意表的,法师虽蒙不白之冤,身陷拘留所内,却仍念念不忘出家人弘法利生的本务,于拘留所内,对当时同病相怜的受害人,讲授佛法,广施甘露法水,平息了彼等心头的积郁与怨怼。

日后,有学僧请教慈航法师:“如何才能做一名光风霁月、胸怀坦荡的和尚?”法师笑着答道:“做个老实和尚!”怎样才算是“一个老实的和尚”呢?慈航法师在《要怎样做一个今后中国佛教的僧青年》文中,有很具体的说明——“老实和尚”的四个条件:一、先要立志。二、以行填愿。三、自利利人。四、福慧双修。法师并强调:“ 最要紧的是,心地要慈悲、思想要纯正、志愿要坚固。”果真能依此埋头苦干廿年,待福慧具足,机缘成熟,自可一鸣惊人,利益无量众生。

自拘留所无罪释放后,慈航法师应邀住锡汐止“静修院”讲经,法缘更趋殊胜,求法者多如过江之鲫,时为纪元一九四九年。翌年,得当时总统府顾问赵恒惕居士等之大力护持,组织“慈航护法会”,筹款兴建“弥勒内院”,以供法师安养弘化之用。

纪元一九五二年九月,慈航法师于“弥勒内院”进行第三次的闭关,以期完成预定的著作。孰料一年多后,法师突然预立遗嘱,令信众惶惑不已!纪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六日,慈航法师圆寂于“法华关房”内,世寿六十岁。尔后,徒众含悲遵师遗嘱所载— —“遗体不用棺木,不用火化,用缸跏趺盘坐于后山,三年后开缸。如散坏则照样不动,藏于土;如全身,装金入塔院”办理后事。纪元一九五九年五月十九日清晨五时,慈航法师的弟子,举行开缸典礼,台湾近代第一尊肉身菩萨,于焉出土,继续其“ 空手而来,空手而去;来来去去,永不休”的度生志业!

(文据《高僧行谊》)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师幼具夙慧,聪慧不群,“非雅正之书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他八岁时,父亲陈惠坐于几侧口授《孝经》;当父亲讲到“曾子避席”时,大师突然整襟而起,恭敬地侍立于席侧。
  • 梁武帝时(纪元五O二至五四九年)达摩东来,中国始有传佛心印的禅宗上乘禅法。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惠能(唐太宗贞观十二年至睿宗太极元年,纪元六三八至七一三年)均一脉单传,尔后因各家接引弟子之手法有异,遂衍生出五家七宗之流派。
  • 布袋和尚具备多种“特异功能”,不只能准确预知天气晴雨干湿的变化,更曾只身躺卧在雪堆中,却不见片雪沾其身,见者无不啧啧称奇!
  • 明本禅师虽身为临济宗门下高足,然亦传承宋代以来南方佛教的思潮,以禅僧而兼修净土,并大力弘扬念佛法门。师主张“禅是净土之禅,净是禅之净土”。
  • 憨山大师,俗姓蔡,安徽全椒人;父名蔡彦高,母姓洪氏。洪氏平素虔奉观音大士,先于梦中见大士携一童子入门,洪氏“接而抱之,遂有娠”,尔后产下的男婴,即未来肉身成道的憨山大师。
  • 紫柏大师诞生前一年,母亲曾于梦中得一异人授蒂叶的大仙桃一颗;梦醒后,父母俱闻桃香满室,母氏更因而怀孕。
  • 这首《警世偈》的作者,便是被尊为“永明再来”、也是中国净土宗第十一祖的省庵法师。他婆心恳切化导世人“ 回头是岸,一心念佛”的悲怀,隐然可见!
  • 师强调:“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券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师恳切心语,与闻者莫不霍然猛省,思步后尘。
  • 八指头陀天性纯笃,为十足性情中人,无论对人、对物、对山、对水,率皆出自真心,发乎至情。
  • 金山活佛一向不喜人家探询他的出身、家世,他认为:“这些都是世俗浅见,佛法中是不计这些的;不问年老年少,但问有道无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