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36街坊 见证华人兴衰

人气 138
标签:

【大纪元4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方沛清河内特稿)游客探访越南河内时,大都会到著名的36街坊走走,这里是河内的经济中心,街坊中有许多中国式的古老建筑和街道,犹如河内华人史写照。

河内36条古街原本有1万3000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但是自1979年越中边境战争后,目前只剩下3000人左右,分居在河内各地,很难寻找。

在76岁华侨李明的带领下,于热闹的河内36街坊,中央社记者来到国父孙中山先生曾在河内居住过的“粤东会馆”。

很可惜这座会馆现在已成为幼稚园,以前的会议室都改成为教室,文物不复以往。所幸仍保留一块由越南国父胡志明亲手题书的石碑,记录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居住的历史。

这块石碑放在大门右侧,上面写着“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于一九零四年曾居于此”27个字。由于石碑上的字是胡志明的墨宝,所以虽然会馆已成为河内市的一所幼稚园,但是门前右侧的这块石碑,被越南政府列为国家一级重要保护文物。

李明遗憾地表示,粤东会馆改为幼稚园很可惜,而且也没有获得妥善保管,例如园长在多年前将孙中山先生当年在会馆办公室拆了,更令人痛心。

今天的河内36街坊虽然不是唐人街,但是华人文化依然有迹可循,许多街道上都有百年老房子完整的保留下来,但是很难再听到华人的声音。

李明表示,在1954年至1979年间,河内大约有1万3000名主要来自广东和福建的华人,由于战争缘故,目前仅有3000至4000名华人居住在越南北部,所以现在很难在越南北部找到华侨,主因为分居在各地,而且多已和越南京族通婚。

他说,与其它东南亚国家比较起来,越南排华情况不严重,少数民族包括华人在内都受到政策的保护。

沿着老街,看到一处中文广告看板,向老板询问,令人惊讶的是,这名46岁越南籍老板竟然会说广东话,听说记者来自台湾,他感到相当兴奋,说明自已为何会说广东话的原因。同时也证实,在他孩童时代附近有很多华人居住。

李明曾担任河内华侨联合会秘书长,他说,河内华人不多,住的也不集中,目前出生的华人大多不会说中文和母语,加上没有华人社团、组织,彼此也很少往来,年轻一代已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

李明说,父亲来自广东中山,到北越谋生。目前自己和越籍妻子住在会馆旧址一个房间内生活,靠着出租店面维生。

河内市古街是河内旅游胜地,这里重现越南人的生活及展示各种精巧手工艺品。但是古街的房屋破旧、人口密度高,河内市政府提出到2020年的改造计划,预计把古街目前的人口密度每公顷823人降为500人。

不论结果如何,在记者完成采访工作后,36街坊上车辆行人依然繁忙,希望这块陈旧区域可以早日重修,并让华人文化在河内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新闻
张灯结彩  河内年节气氛渐浓
气温骤降 黄河内蒙古段封河653公里
河内整顿交通  街道禁停汽机车
中共被曝在加勒比小岛建前哨基地 美国关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