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

--非天才型领袖更该效仿的历史人物
苏省
font print 人气: 114
【字号】    
   标签: tags:

三国时期,聪明盖世的曹操认为当时天下英雄只有自己和刘备二位而已。然而,在历史的发展中,最后还有一位孙权与刘备、曹操争天下。孙权到底有什么能耐,能和这两位英雄三分天下?

一位成功的老板,集合众人之力,替他赚钱、为他拚命;一位苦命的老板,推着众人前进,替众人赚钱、为众人拚命。当老板缺乏智谋、能力和气度时,不仅自己会走错路、做错事,还会耽误员工宝贵的青春。所以一个老板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拥有识人的眼光,能够善用团队的能力,共同去发展事业。

这就是孙权不为英雄,却依然能分天下的原因,请让我述说一二。

赤壁退曹,彝陵败刘

三国时孙权不像曹操般在军事上才华横溢,却因能善用周瑜,在赤壁之战时大败威震中原的曹操;孙权也不像刘备般在战场上打滚多年,是曹操认定的另一号人物,说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曹操”,却在彝陵之战时,大胆起用当时尚未扬名的陆逊,大败倾全国之力而来的刘备,让刘备在白帝城遗憾而终。

孙权有什么样的特质,可以带出如此有能力的属下,打败当时皆具有一统天下能耐的曹操、刘备?

还原当时的局势,孙权之胜,犹如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带着尚未成名的战将,却将一群名震江湖的高手打败,跌破大家眼镜。到底孙权是如何做到的?他有何过人之处?

以诚待人,敬重部属

吕蒙是孙权从行伍之中提拔出来的,击败了当时威震华夏的关羽,实现了孙吴集团多年来一直追求的占据长江的目标,大大扩张了它的势力范围。

吕蒙患病时,孙权极为关切,特地迎置吕蒙于内殿,以重金召募能治愈吕蒙疾病的医者。为了随时留意吕蒙的病况,又不打扰吕蒙养病,便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以便随时观察了解病情。每当孙权看见吕蒙病情好转之时,则跟左右言笑甚欢;但当吕蒙病转沉重之时,孙权便坐卧不安、夜不能寐。后来吕蒙病况危急,孙权除亲自临视之外,更命道士于星辰之下为吕蒙请命求福,吕蒙病死,孙权极其哀痛,为之而憔悴,待臣下之诚,如此之深。

史书记载:“孙权善抚将士,能得臣下死力,将士都愿以身事主。”比之于现代,其实就是以诚待人,令部下感受到老板的温情,进而忠心耿耿为老板效劳。

慧眼识英雄,勇于重用

孙权用人勇于打破常规,不搞论资排辈,破格选拔新人。他认为谁能胜任要职,就不拘一格提拔重用,史书记载:“孙权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陈。”在鲁肃、吕蒙未发迹之前,孙权就慧眼识英雄,进而勇于重用。

在三国争霸时期,刘备有关羽、张飞、赵云一流猛将,又有绝世谋臣诸葛亮的辅佐;曹操更是尽收天下英才,麾下才能智士众多。而孙权得以与曹、刘两大阵营相抗衡,非是江东人才独多,而是江东弟子愿在江东效命,孙权又善于发掘属下的才能,让属下适才适所,所以孙权当政之时,江东人才多有所用,曹操和刘备不敢撄其锋。

充分授权,充分信任

例如,孙权在彝陵之战时,力排众议,大胆起用尚未显名的陆逊,并能让其放手去干,其胆魄和识人的高明实在令人折服。试想面对蜀汉倾巢而来的军队,只要稍一不慎,东吴立刻会被蜀汉和魏国瓜分。而孙权不仅大胆起用新人,更对他充分授权、充分信任,令下属全心全意地为上司分担忧愁,创造全赢、高效率的局面。

当年陆逊抗刘的战略构想是:先退守彝陵,改善后勤运输,然后等待战机的来临。“等待战机”,这似乎是毫无把握的战略构思,而陆逊当时在吴还是个未有战名的平凡将领,孙权的身边群臣如何能信任?蜀、吴两军相持半年,没有任何战果,各式的进言不断地挑战着孙权识人的信心,而孙权这种异乎常人的识人之能加上坚定不移的信任心态,最后才有了彝陵大胜,火烧连营的成果。

战后,陆逊坐镇荆州抵御蜀军,孙权还特别刻自己的大印给他,犹如将陆逊看成自己的分身,每当与蜀汉交往书信,总是让陆逊过目,若觉得有不妥之处,可自行修改后盖印发出,这种充分授权的程度,实在少见。

充分授权不仅会激励属下全力以赴,还会给属下更多的权威,更有益于内部团结、一致对外。有了充分授权,属下的才能就能充分发挥,印证了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无条件地肯定,会让人的潜能无限地发挥。”同时不用担忧领导者会因不信任而不利于政策的推行,往往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换句话说,孙权这种充分授权、充分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方式,正是周瑜、吕蒙与陆逊得以创造令人惊艳战果的础石。

引导吴下阿蒙成长

我们熟知的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和“吴下阿蒙”的典故,正是发生在东吴大将吕蒙身上。原来吕蒙虽然屡立战功,但书念得少,上书奏议还得找人捉刀,所以被鲁肃所看轻。

在史书上,鲁肃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被诸葛亮耍得团团转的老好人,相反地,他曾轻向孙权提出类似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建议:“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他是这样一位具有眼光的谋士、将军,所以周瑜死前才推荐他继任其位,防守陆口,直接面对蜀汉猛将关羽。

鲁肃却看不起吕蒙,把他视为草包。有一次,鲁肃经过吕蒙驻地,不愿登门拜访,有人提醒:“吕将军战功愈来愈显赫,不应该再看轻,应当前去探望。”鲁肃这才非常勉强地去拜访吕蒙。

在酒酣耳热之际,吕蒙问鲁肃:“你身负国家安危,与猛将关羽为邻,有何计谋以防不测?”鲁肃此时随口敷衍说:“随机应变。”没想到吕蒙严正地说:“现在东吴、西蜀结盟暂时成为一家,但荆州主将关羽是熊虎般的猛将,对付他的计策怎能不预先拟定好呢?”随及提出了五套对付关羽的计谋。鲁肃听后大为讶异地说:“我竟然不知你的才识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于是便拜见吕蒙的母亲并结为好友而别。

而引导吕蒙蜕变的关键人物正是孙权。

孙权曾鼓励吕蒙和另一名将领蒋钦说:“你们担任要职,掌管军国大事,应该多读书,增长见识。”这时吕蒙却以军务繁杂为理由推托。孙权接着说:“我不是要你们成为精通经书的博士,而是要多涉猎,了解历史。况且你们不会比我忙。”

接着孙权更以刘秀、曹操在军务紧急时仍然手不释卷、好学不倦为例,鼓励吕蒙和蒋钦多多读书,期望他们成为一位允文允武的全才,并开出书单,包括《孙子兵法》、《六韬》、《左传》、《国语》、《史记》、《汉书》、《东观汉纪》等书。吕蒙听完孙权的开导后,大受启发,发愤用功,不久便成为腹有良谋、通古识今的猛将,令曹魏、蜀汉两国不敢轻启战端。

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

如果问领导者,你办企业的目的为何?很多的老板会词严义正地回答:“为了赚钱。”而赚钱是为了累积自己的财富吗?这种目的可以让企业永续发展下去吗?孙权的经验告诉我们,为国为民,利他的想法才能让企业更好地永续发展下去。

赤壁之战前,孙权不以自身权位思考,在战降之间斟酌,而后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与重臣周瑜的力主之下,联合刘备、决心抗曹。赤壁战胜之后,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于是孙权又与魏国合作,吕蒙等吴国将领进入荆州后,爱民如子并没有大肆烧杀,赢得荆州士民的爱戴。关羽不得不败走麦城,最后兵败被杀。

面对倾全国之力为关羽复仇的刘备,孙权为免腹背受敌,国家、人民生灵涂炭,又不计得失地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而彝陵之战后,为了避免魏国乘势并吞东吴、蜀汉,因而放下战胜国的高姿态,立派使节寻求和蜀汉重修旧好,让魏国不敢轻举妄动。

孙权是一个为了国家安全、人民安居乐业,愿意放下身段,不计个人得失的领导者。也正因为他立于更多地为江东父老用心与考量的基础上,才能在纷乱的三国时代挺直站立。

--转载自《看杂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古到今负责管家理财的人都免不了要担起监工之责。大到重新起造新房屋,小到屋瓦的修缮,要维持一个窗明几净的家庭,还要具备符合家人习惯的使用功能,处处都得用心。因为有很多工作要委请他人完成,如何指挥工人便成了一门必修课。
  • 紫色是由红色与蓝色合成的颜色,它热烈但不外露,高贵中透着神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色则是尊贵的颜色,如古代有“紫气东来”的说法;云霞映成紫红色的高空叫“紫虚”或“紫冥”;北京的故宫原称为“紫禁城”等等。
  • 中国自古讲究门风,注重庭训、家教,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德和品质教育。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还有许多形式的家书、教子诗等等。
  • 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的刺绣品总称。虽然没有发展出全异绣法,但其针法灵活,绣工细致,形象传神,却是四大名绣中之翘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