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时尚趣味考:日本和服

洁西卡.寇尔文.任金斯 译者:宋伟航

人气 15
标签:

日本和服以简单、宽松为准,七世纪到现在始终没变。名称虽然普通,日文“着物”的字面意思就是“从肩膀垂挂下来的衣服”,但因简洁、别致,而成为鲜明的文化标志。

一八六八年,日本碍于外交压力,终于锁国二百五十年后,对外开放,大批身穿紧身马甲、层叠荷叶边洋服的西方妇女,就这样堂而皇之涌进日本。明治天皇的皇后一条美子(1849~1914),也尝过鲜,拿巴黎的蓬蓬大圆裙来穿了穿。她的女侍和当时赶流行的艺伎也一样。但到了十九世纪末年,大家泰半又回头再穿起了和服,直到一九三○年代,和服一直是大多数日本妇女的基本装束。

和服不像讲究曲线的西式女装。和服标榜的是“幽玄”,亦即暗示之妙境;这是日本美学的中心概念。“所谓‘幽玄’,就是虽有‘心’,却不直接付诸‘词’。”日本诗人正彻(1381~1459)为“幽玄”下过注脚,“月亮被薄云所遮,山上的红叶被秋雾竹中笼罩,这样的风情就是‘幽玄’之姿。若问,‘幽玄’在何处?真是不好言说。不懂‘幽玄’的人,认为夜空清朗,月亮普照天下才有趣。”(注1)

和服展现的是幽玄的神秘美感, 于日本的平安时代(794~1185),乃成为当时朝服“十二单衣”穿在最里面的一层。依日本当时的习俗,仕女都要躲在屏风后面,不宜抛头露面。而仕女身上和服的下䙓,或里面露出来的(五衣)五彩袖口,甚或坐在轿里从眼前经过,都可以教她的爱人看得心荡神驰。江户时代(1603~1868),缛丽的风格一度将幽玄婉约打入冷宫,妇女的穿着改走繁复华丽的路线,金碧辉煌、刺绣缤纷,甚至还有半宝石作装饰。十八世纪中叶,穿梭于花街茶楼酒馆的艺伎重拾庄重的气质,改为崇尚内敛的新风格,“粹”。艺伎不同于花枝招展的交际花,艺伎是专业艺人,谈吐优雅、言之有物,能歌善舞,还会弹“三味线”。走“粹”路线的艺伎,穿的和服格调清雅,色彩含蓄,压抑的姿态却藏不住蠢动的性感风情。

“粹”一字于英文,相当于绝妙(cool)或是别致(chic)一类的意思,却也如“幽玄”一般,几乎没办法转译完全。“粹”于艺伎身上,代表似有若无的巧妙挑逗,代表艺伎炽热如火的自负,代表人情练达的学识修养,代表冷眼看尽繁华的淡泊。“粹”,是爱娇妩媚透着丝丝犀利。身体力行,便是艺伎脸上的白粉只敷薄薄一层,土包子才会涂成厚厚一层。艺伎的头发用清水梳整,而不是浓稠的发油。艺伎走路裙䙓只撩起一些,微微露出一闪而过的小腿肌肤;艺伎的红唇只是下唇的一点朱红。艺伎的足屐更是纯“粹”──不穿袜,单套平底的木屐,即使走在雪地也面不改色。

不过,“粹”的艺伎最撩人的一点,却在于身上的和服于后颈会略往下拉,露出一小截赤裸的颈背,看得人意乱情迷。艺伎露出来的后颈,依日本哲学家九鬼周造(1888~1941)描述,“隐隐向异性透露通往遮蔽肌肤的路径”,和服幽幽的魅力,即在于此,而和“西方坦露大片胸脯、背脊、肩膀的粗鄙习俗”,蔚为对比。@

注1:沿用《日本幽玄》,王向远中译本之引文;日文原著:能势朝次、大西克礼,吉林出版集团出版公司。

转载自:《古典时尚趣味考》 野人文化/提供

相关新闻
时尚节能台灯设计
典雅时尚总相宜
珠宝雕琢成饰品 实搭款闪燿时尚
打造时尚简约小屋 明星分享心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