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玲:六四成马英九与蔡衍明危机处理的课题

吴燕玲

人气 2

【大纪元2012年06月09日讯】马英九因六四事件的书面声明未提及“平反”遭质疑

今年是六四天安门事件第23周年,马英九在今年六四以书面声明呼吁大陆处理六四事件遗留的伤痛,并以此作为政治改革的第一步;由于内容中未提“平反”,立刻遭到在野党强烈质疑,马英九对于六四事件的态度软化。

马公开补述“平反”

看到在野党炮火猛烈,马英九隔天即利用一个接见美国智库访问团的机会,特别提及“平反”两个字,马英九强调,他已经连续23年,每年六四都会参加活动或发表声明,奉劝大陆要面对、平反六四;马英九这番谈话,显然是有意利用公开场合,“补述”他书面声明中所遗漏的“平反”两个字。

马英九虽然补述了要求“平反”六四,但是从历年来,他针对六四的谈话或声明,仍可看出,马英九面对六四事件态度上的变化。

六四事件刚发生时,马英九时任研考会主委,当时他不但严厉谴责中共暴行,还以行动捐款;当他担任台北市长,开始有意角逐总统大位时,面对六四事件,在2004年,他说:“历史可以原谅,但不能遗忘。”2007年,他第一次准备参选总统时,更说:“中国政权以武力血腥镇压了学生的民主。”而其中,最经典、也被认为与他在两岸关系态度相关的,则是2006年的谈话,当时他说:“六四不平反,统一不可谈”。

用字谴词循循善诱

担任总统之后,马英九历次的谈话,包括:“期待大陆当局诚恳面对六四,采取必要行动,抚平受难者及家属的伤痛与不公”、“在全新历史条件下,希望大陆展现全新思维,化解重大人权问题,更宽宏对待异议人士”,态度上明显地是从强硬转变成“循循善诱”。

在“说服”大陆当局的理由上,马英九似乎是针对大陆过去常表达,反对西方观点的人权标准加诸于中国的说词,而采用“子产不毁乡校”等出自中国古籍之语,向大陆喊话说:“这些观念,都是先贤留下的文化遗产”,意欲以此说服中共。

相较于马英九今年以“先贤文化遗产”来说服中共接受人权、民主、自由的观念,过去陈水扁在担任总统时,发表关于六四的谈话,要求中共接受民主、自由与人权的观念时,就直接许多。例如陈水扁在2005年,透过“阿扁总统电子报”发表“高压统治只能短暂禁锢人民身体,却无法影响心灵,唯有自由民主才是正确道路”,在2007年,六四事件18周年时,陈水扁说:“这18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党专政的极权独裁,以及对自由民主无情的打压。”

两者相较,即可看出马英九在顾及两岸关系发展之下,仍必需对六四事件表态,是多么地绑手绑脚。

短评再替蔡衍明澄清

台湾社会面对六四事件的反应,另一个有趣的面向,是今年一月中国时报的老板,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在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表示,“关于六四天安门事件的屠杀报导不是真的”进而引发政治风暴。蔡衍明事后虽澄清说,他的意思是“应该没死那么多人。”仍然引发台湾学界掀起“拒绝中时”运动。

风波过后,今年的六四,中国时报出现了一则短评:“六四死多少人?”,内容除了再次替蔡衍明辩护说:“他没说过没有大屠杀,只不过说个应该没死那么多人,也就因此成为政治不正确”,虽然文章中提及,“不管死多少人,都是悲剧、都是罪行”,但最重要的,该篇文章似乎是以邓小平已过世为由,向中共呼吁:“何妨公布所有六四的档案,让外界了解真相,否则道听涂说就会成为历史。”

六四事件,理论上应该是中共当局所要面对的压力与责难事件,但没有想到,在台湾,一下子有马英九利用公开场合,补述“平反”两个字,一下子又有中国时报的“六四死多少人?”替蔡衍明辩护澄清的短评;六四事件,今年反倒成为马、蔡两人所要处理的危机处理事件。

──转自《BBC》

相关新闻
香港六四集会 筹款额亦创新 内含人民币
“六四”硬汉李旺阳死因可疑  各界吁查真相
“六四”受难者李旺阳被“自杀”最新消息
民运组织在纽约总领馆上空飞行悼念六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