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讳疾忌医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4281
【字号】    
   标签: tags: ,

【原文】

扁鹊(1)见蔡桓公(2),立有闲。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3),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4)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5)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

《韩非子.喻老》

【注解】

(1)扁鹊:春秋战国时名医,姓秦名越人。后人以扁鹊为良医的代称,又因居于卢国,亦称为“卢医”。
(2)蔡桓公:即指蔡国君主。蔡,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
(3)腠理:肌肉的纹理,此指皮肤。腠,音凑。
(4)针石:一种以石针刺经脉穴道的治病方法。
(5)司命:传说为主管人的寿命的神仙。
(6)蚤:音枣,通“早”,提早。

【故事阐述】

据《韩非子.喻老》中记载,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说∶“君王你的病在皮肤上,不治疗病情恐怕会加深。”桓公说∶“寡人没有病。”扁鹊走了出去,桓公说∶“行医的人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炫耀自己医术高明。”隔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说∶“君王你的病已经到了肌肉,不赶快治疗,病情会更加严重。”桓公还是不理会,扁鹊只好走了,桓公更不高兴了。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来拜见,说∶“君王的病现已蔓延到肠胃,不医治就会更加严重。”桓公依然不理,扁鹊只好告辞,桓公心里更加不高兴了。又再过了十天,扁鹊看了桓公一眼,转身就走,桓公于是派人去问扁鹊原因。扁鹊说∶“疾病在皮肤时,用药物热敷就可以治好;在肌肤,用针灸就可以治好;在肠胃,用清火去热的汤药可以医治;在骨髓,那就要神仙才管得了,我已经没办法医治了。”

过了五天,桓公身体疼痛难忍,就派人去找扁鹊,但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蔡桓公也就病死了。良医治病,当疾病在皮肤时就及时医治,这是因为刚显露苗头就要及时处理。事情的祸福也有开端,所以圣人总是尽可能及早地予以处理。

后来,这个典故就浓缩为“讳疾忌医”这句成语,原指有病不承认,害怕治疗,用来比喻掩饰缺点过失,不愿听人规劝。

--转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你如果违背民意独自退兵,民心必定因此而颓丧,民心颓丧就会导致失败,那么联军就将把责任转而指向你。
  • 孝文帝说∶“洛阳是我的地方,就把路分成两半,从现在起,你们就各走各的路。”
  • 被贬在新州当官的曹咏看了,气得七窍生烟,但此时,他的靠山秦桧己倒,也无可奈何。
  • 梁冀为了掌握朝政大权,强行把年仅8岁的刘缵,立为皇帝,这就是汉质帝。
  • 春秋时,卫国的公子州吁,谋杀了自己的兄长卫桓公,自己当上了国君。
  • 庄辛看到楚襄王有悔过之心,便给他讲了个故事
  • 刘安闻讯大惊,忙问八仙:该怎么办?八仙笑着对他说:“这是上天要召王爷去了。”
  • 纪元前663年,山戎国联合孤竹国攻打燕国。燕国派人向齐国求救,齐桓公答应了燕国的求援,自己亲自率军出战。
  • “一傅众咻”这个典故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六章》。“傅”是教导的意思;“咻”是喧闹、吵扰之意。与这个典故相关的故事如下。
  • 【原文】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