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本有价值

张天泰 (台湾/ 大学讲师、文字工作者)
font print 人气: 44
【字号】    
   标签: tags:

前阵子台北有一位国小教师撰写〈全班都零分〉一文,文中提到:“你本来就有价值,和老师的评分无关,你本来就有价值,不管别人怎么评你。”

提倡在台湾的孩子们不要被“纸上分数”所捆绑,要相信自己独特的本有价值。

我对这位老师的想法,心有戚戚焉。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实施纸笔测验与评量,自始至终目的都是为了理解孩子现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而帮助孩子在学科学习需要加强的部分,而不是用分数将孩子分类。然而,分数主义带动了恶性竞争,因分数代表一种高低阶级的区分,代表一种标签的开始,用分数默默划开学生的高下分别。更残酷的是,孩子长大后,这样的分类架构在社会仍是不断运作,只是“纸上分数”替换成“工作收入”与“职业权力”。

分数主义框住未来

分数主义不只框架了孩子们的思考与未来,更甚者,因不理解孩子的多元智慧和独特天赋,就擅自用0分、30分、60分、80分、100分评价孩子,使孩子们长久被这样的分数评价制度所规循。本应在天上发光发热的超新星,最后终被分数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大人们不负责的批评话语牵引,终归沉落。我们的孩子必须有信心地真实理解自己是谁,有自信地不被外界声音左右。很多大人批评论断他人(包括孩子)的动机,是为表示自己高明,但批评论断者真的理解这个孩子性格与潜能吗?等这孩子靠自己努力突围成功后,过程中因不理解,不断否定他,不尊重孩子的人又在哪里呢?

好批评论断他人者曾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过吗?答案是令我们悲伤的。孩子们是有血、有肉、有记忆的,当他们一天天长大,其“主体性”总有“意识觉醒”的一刻,孩子们也会记得他们那一年是怎样被对待。

给予成长呼吸空间

面对社会现实,不要被不理解的批评者,或含有恶念的论断言论所影响。要做到此点,对成人来说都不容易,何况是对于孩子们?父母、教师或孩子生活周遭的大人们,其言行批判对于孩子都有影响力,不负责的话语与未建基于理解的批评,可能会就此框架孩子们的思考与未来。当大人们在对孩子发出某种批评或论断时,请反复思量:如果台湾教育是希望让孩子透过教育过程,由“小树苗”般茁壮生长成为“大树”,首先最重要的便是给予孩子呼吸成长的“空间”。这“空间”在教育上即是对孩子本有价值的“尊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即使绝大多数的师长都不赞成国中生谈男女感情,课堂上屡次谆谆告诫应该把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尺度,仍旧有同学形成“班对”或陷入难解的三角习题中,为捍卫自己的“爱情”,不惜与父母师长反目成仇。
  • 东方教育以课本为主,老师拥有至高权威,注重知识的累积和灌输,以成绩为重,培养学生严格、严谨的精神。西方教育,课本只是引子,以实用知识为主,注重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信、自主的精神。换言之,中式教学以授课为主,美式教学以互动为主,反映出不同的教育观念。 
  • 在学校辅导室已超过九年了,所辅导的学生,大都有情绪、人际、家庭问题,而问题家庭的人数逐年增加,单亲人数也逐年攀升。虽然我四十几岁了,但还是无法释怀我已失去母亲,黄历年回娘家年味已不再有妈妈的伤感。
  • 课堂上亢奋、躁动的氛围让我开始厌烦给一年级上音乐课了。以后每次上课时,为了管好纪律,我经常以十分严厉的语气大声的责怪或呵斥学生。记得那天,我在一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对学生讲完了“要做一个认真、善良的孩子”之 后,心想:小朋友们年龄这么小,懂得什么叫“善良”吗?
  • 近年来课堂上所接触的学生,特质越来越往两个极端发展,一端是非常知道要用功,成绩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很功利;另一端是非常的自我中心,每天看起来都很快乐,喜欢轻松愉快的事。坦白讲,若校园中的常规渐失,学生个个我行我素,老师有时很难进行课程的讲授。
  • 生活的压力与烦恼总是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得到快乐呢?
  • 那天早晨,在教学楼的楼梯转角处,看到一位白净、清秀的女孩,她冲着我灿烂的微笑,十分专注的看着我,问:“老师,下午劳技课是做风车吗?” 那天上午这女孩再次碰到我时,又问了一次,我看到她的眼神里,闪烁着期待和兴奋的光芒,不禁心想:这孩子这么盼望上这节劳技课吗?
  • 一个不经意的名词,让我眼睛为之一亮:“诗意智慧”。这是一个经营者必备的,我本以为是近代那个企业或教育、哲学家发明的名词,经查证,原来是18世纪的名词。近来被运用于领导学与教师教学上的一种哲理与中心思想,意想以文化、人文和创新的理念去导引他人正向发展的一种思考或作为。
  • 利用假期到教堂参加了一场教师生命成长的课程,活动内容别开生面,这是少数由基督教所办理的课程; 活动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一位牧师,他带领着我们祷告,也藉由祷告,希望这些师长,可以回到家里,进到学校,也带着孩子一起祷告。
  • 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期伊始,重返校园,每天面对熟悉的学生、熟悉的教材,我却感到一种习以为常的怠倦。我不怕寂寞,但对于内心麻木、消极的怠倦感则不得不提高警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