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王阳明(九)

作者﹕刘翰青
font print 人气: 137
【字号】    
   标签: tags: ,

“心学”显威

朱宸濠纠集亡命之徒以扩充兵员,号称十万之众,进攻南康、九江,两地以市长(知府)为首的大小文武官僚们“毅然”的作鸟兽散了。此时,王阳明还在去福建平乱的路上,六月十五日,他经过丰城,才得知宁王已经造反了,他马上回到船上,要转道去吉安,可当时正刮南风,船半点前进不得,阳明先生只能“听”天“由”命了,他“焚香拜泣告天曰”:“上天若是怜悯生灵,允许我匡扶社稷,请马上改变风向。如果上天不在乎这些百姓,我也没有活路了(“天若哀悯生灵,许我匡扶社稷,愿即反风。若无意斯民,守仁无生望矣”)。”结果,“须臾,风渐止,北帆尽起。”

看来上天还是很眷顾他的,可是宁王也非常“惦记”他,派了个太监喻才带兵要“请”他回去。南赣巡抚本可以节制“四省三司”,可王阳明眼下除了身边几个“参谋”(幕士),一兵一卒也没有,只能半夜里钻进渔船藏了一宿,才躲过一劫。

他知道宁王下一步的打算是进攻南京,夺得争皇位的资本,然后直奔北京。可是这两处现在都没有防备,宁王若是按计划行事了,天下就要大变了,所以必须留住他十天半个月,让各地做好迎敌的准备。

无兵无将,怎么留住宁王?这难不倒我们的心学大师,他伪造了两广机密大牌,上边写着:“率领狼达官兵四十八万江西公干。”让身边的几个人把这“四十八万官兵”的假消息张扬出去,之后昼夜兼程赶奔吉安。

吉安知府叫伍文定,这位“市长”可不像南康、九江那二位那么窝囊,此人“有膂力,便弓马”,还留着一定规模的胡子,颇有几分关云长的风采。宁王造反的消息传到吉安,伍“市长”的手下本着争先恐后的原则纷纷跑路,伍文定一怒之下杀了一个“逃兵”,“众乃定”。

王阳明一到吉安,立即上疏通知朝廷--宁王造反了,他趁机严肃的“教导”正德:皇帝这个工作您干了十四年了,这段日子“屡经变难,民心骚动”,您还不着调的到处玩!现在想当皇帝的,岂止一个宁王?您快点痛改前非吧,把身边那些溜须拍马的都赶走,别再到处闲逛了,“则太平尚有可图,群臣不胜幸甚”。

这些逆耳忠言估计对正德不会起到什么实际的教育作用,但是朝廷在兵部尚书王琼的努力下,颁布诏书削去了宁王的合法地位,并调动兵马准备迎战。

与此同时,王阳明和伍文定等商定计划,传檄四方,让各地起兵勤王,同时四处张贴虚张声势的公告--“准令许泰、却永分领边军四万,从凤阳陆路进;刘晖、桂勇分领京边官军四万,从徐淮水陆并进,王守仁领兵二万,杨旦等领兵八万,陈金等领兵六万,分道并进,克期夹攻南昌。”--其实,他手下现在连两千兵都没有。

他还伪造了宁王部下的投降书,“诬陷”宁王手下谋士正在给他当卧底等等。通过唱戏的、给他当“内应”的家属等传递给宁王。“参谋”龙光问他:“这么干有用吗?”他反问道:“不论管不管用,先说说他怀疑不怀疑?”龙光答:“难免不疑。”他说:“只要他怀疑,这事就成了。”

这一系列“心战”,淋漓尽致的体现了阳明的“心学”威力。宁王空有几万部队,却窝在南昌十几天没敢动弹,直到七月三日,他才看出这些都是假消息,这才向南京方向出兵,可是他已经失去了宝贵的战机。此消彼长,王阳明却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

岳飞关于用兵曾有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总结,王阳明已经深得其妙了。当时宁王叛军已经占领了南康和九江,正在攻打安庆,安庆是南京的门户,如果安庆失守,南京就十分危险了,因此,有人主张兵发安庆,克敌于坚城之下,然而,王阳明决定攻打宁王的老窝--南昌。他若越过南康、九江,与宁王战于安庆,则是舍近求远,叛军必然回军死战,那时王阳明将腹背受敌,而且,宁王带去攻打安庆的乃是精锐部队,王阳明手下基本属于民兵,连正规军都没有,这无异于以卵击石。而攻打南昌是避实就虚,却可以在心理上给叛军以严重的打击,而且,后院起火,宁王一定会回来救援,这又含有“围魏救赵”的意味。宁王果然随着王阳明的指挥棒在转,他没听谋士放弃南昌直攻南京的建议,立即抽兵两万回救,安庆之围遂解。

鄱阳水战

王阳明十九日发兵,二十日凌晨到达南昌城外,他下令:“一鼓附城,二鼓登,三鼓不登诛,四鼓不登斩其队将。”没想到攻城却容易的让人有点扫兴,先头部队随着战鼓迅速登城,谁知爬到一半的时候,城下有人喊:“哥们,别费那劲了,门没锁。”原来宁王留守南昌的军队已经闻风而降了。

但攻城的主力多是赣州“转业”的土匪,这回终于捞到一个合法杀人抢劫的机会,他们不守军纪,滥杀百姓,王阳明把几个领头嚣张的砍了,才算消停。接着,王阳明开仓救济城中军民,安慰宗室人员。所有协从人员只要自首,概不追究。南昌安定下来了。

二十二日,从安庆撤退的宁王到了沅子港。阳明先生问大伙,你们看咋整?大多数人认为,贼势强盛,应该守,慢慢找机会。阳明却说,贼人虽然多,不过都是用封官许愿的办法凑来的,现在进攻不成,退也没有退的地方,他们现在已经蔫了。我们“若出奇击惰”,他们一定“不战自溃”,这就叫“先人有夺人之气”。

阳明的部队,除了那些“转业”的前土匪,都是江西的知府、知县们三百、二百的凑来的,加起来也没多少,他派陈槐、王冕等十来个地方官,各带百八十人去“张疑设伏”,余恩带四百人去诱敌,伍文定、邢珣、徐琏、戴德孺各自率领五百“大军”,“分道并进,击其不意”。

二十四日,叛军“鼓噪乘风逼黄家渡”,伍文定、余恩诈败诱敌,叛军在宁王高额奖励的诱惑下,以要钱不要命的精神紧追不舍,结果船队前后脱了节,机不可失,邢珣从中截断叛军,伍文定、余恩回头反击,周围伏兵四起,“贼大溃,退保八字脑”。

二十五日,宁王整合部队又来挑战,叛军太多,官军有点抵挡不住了,伍文定站在火炮之间,胡子被炮火烧着了,仍然不退半步,大伙一看,主帅已经拼了命了,咱们也不能当窝囊废啊,上吧。这时,官军一炮打中宁王的副舟,趁乱反击,结果“擒斩二千余”。

宁王败退下来,问手下在哪里停船,部下答“黄石矶”,南方人把“黄”读作“王”,结果成了“王失机”,宁王大怒,把答话的人给杀了,换到一个叫“樵舍”的地方停了船。其实,他也糊涂,从他遇到阳明先生的时候,他就已经“失机”了,这是天意。

朱宸濠显然没看过《三国演义》,他把所有的船连成了方阵。自幼就崇拜诸葛亮的王阳明,又怎么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呢,他让队伍从叛军两翼放火,火起时合兵围攻。二十六日早晨,宁王正接受群臣朝拜,官军已经四面围定,火、炮齐发,鄱阳湖上重演了一场“赤壁之战”,只不过王阳明没有留一条“华容道”。宁王的大船搁浅,不能行动,仓促间换乘小船逃命,被王冕部追上擒获,他的世子、宰相、元帅数百人也都被活捉。

和叛军在鄱阳湖上鏖战的这段日子,王阳明每天都坐在都察院里,敞开大门,与他的朋友、学生热烈的讨论心学问题。前方传来战报,他当堂发落,然后接着讨论。忽然有人来报:“伍文定的胡子烧着了,部队在后退。”大伙都又惊又怕,王阳明却平静的说:“对敌小却,此兵家常事,不足介意。”宁王被擒的消息传来了,其他人都很惊喜,他依然淡淡的说了句:“这消息应该是真的,但是死伤太重了。”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学修为让旁观者莫不叹服。

以几千衙役和民兵,对阵宁王数万精锐部队,四十天而竟全功,王阳明由此留下了“大明军神”的美誉。

报捷的奏章到了,按理当赏有功之臣,可是正德不是个正常皇帝,他以“元恶虽擒,逆党未尽”为借口,用自封的那个“威武大将军”的名义,带着几万正规军南下,和自己的臣子抢功来了。他派人让王阳明放了朱宸濠,然后他自己和这个族叔打一仗并亲自俘获,过过奏凯而还的瘾。王阳明对宦官张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这样做会死更多人,江南百姓实在折腾不起了。最后协调结果是:让正德到了南京,再放出宁王让皇帝俘虏 。这样正德也算过了一把瘾,不过他这次玩大发了,在返回北京的路上掉进水里,虽然被救了上来,可是因为长年沉湎于女色身体虚的很,再加上受了惊吓,种下了病根,没过多久就结束了荒唐的一生。

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继位,年号嘉靖。他虽然也干了不少荒唐事,但对王阳明的功劳还是心中有数的,因而论功封阳明为世袭新建伯。

然而,经此一变,让王阳明更深刻的感受到“致良知”的紧急,就像御史黎龙说的--“平藩事,不难于成功,而难于倡义”。此后,他几次上疏辞爵,朝廷都不准。但他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精力用于推广他的心学,以“致良知”,并把自己一生所悟总结了四句话,就是学界所说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未完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据《后汉书》记载:郑玄曾拜马融为师,马融当时已经是很有名望的大师,有学生四百多人,所以,只有高级学生能够听到他亲自讲课。郑玄和其他同学一样,只能听高级学生转述老师讲过的内容。即使这样,郑玄没有因此懈怠或偷懒,依旧勤奋研读,如此三年而不辍。
  • 苏东坡命张二先把欠绸缎商的二万钱连本带利还了帐,然后将剩余的钱给张二作本钱继续做买卖。就这样,一件难办的案子被苏东坡轻易的了结了。
  • 陶渊明的心境,犹如他的名作〈桃花源记〉一样的高洁。他的真隐,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
  • 庄姜由于婚后无子,遭到冷落,生活并不快乐。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之女厉妫,再娶了厉姒的妹妹戴妫。卫庄公对庄姜的暴戾冷漠,让美丽的庄姜在每一个漫漫的长夜里,寒冷深宫,孤灯长伴。
  • 像许穆夫人这样杰出的爱国女诗人,二千六百多年前,就出现在中华大地,说明中华人民的爱国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
  • 如同一夜暴富的土财主不能称为贵族一样,“彬彬三代”方可称为世家,王阳明恰恰出生在这样一个“精神贵族”的家庭。
  • 王守仁的爷爷--王天叙老爷子坚持认为,自己这个孙子将来必成大器,之后的历史似乎也是要向后人宣示,王老爷子的那份淡泊,比起他状元儿子那份对读书登第的热衷,要高明的多。
  • 自从十三岁那年生母去世,王守仁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更深刻了,生与死之间原来不过是一步之遥,世间的功名利禄似乎没什么可追求的了,那么,人生到底是为啥呢?
  • 有连格七天竹子的劲头,对付“应试教育”自然不在话下,二十一岁这年,王守仁顺利中了举人。他注定一生都要与传奇相伴,那次乡试考场,半夜里来了两个巨人,穿着大红大绿的衣服,自言自语的叨咕“三人好作事”,然后两人就不见了,看到这一幕的人吃了一惊,却不明所以。
  •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领袖”身边,自然不是什么好人能呆住的地方,于是,继王振之后,又一个祸国殃民的“著名”太监--刘瑾登台亮相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