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太平山林场的历史记忆

作者:曾云
font print 人气: 32
【字号】    
   标签: tags:

穿过小径与低矮的土屋民房,来到紧邻罗东林区管理处的林业文化园区,十足设计感的侧门入口,让来访者充满期待。

碎石步道紧沿左侧的水池笔直展开,水池延伸成为园区内的贮木池。木头堆叠而成的扶栏,为步道添加典雅与舒适的氛围。这段路,通往启密之门,即将揭开罗东林业文化园区的悠然与美丽。

日式风味的木造小屋,沿水矗立,雨后空气里的桧木飘香,振奋了嗅觉。空地上一座历史悠久的碉堡,是早期为捍卫台湾重要的生产机构所建,斑驳纹路,见证1915年至今的历史记忆。

竹林车站、老火车头见证时空轨迹

罗东林区管理处隶行政院林务局,包含礁溪、南澳、冬山、太平山与台北工作站。1915年,台湾总督府营林局于宜兰设立出张所。1924年,森林铁道开通后,为配合业务,设置罗东初张所于竹林。战后改称罗东山林管理所。园区内陈列了日据时代的老火车与竹林车站,皆非凭空创造,而是处处可见时间的轨迹。

园内设计屡见巧思,轨道于碎石步道上绵延,贯串着老火车的主题。更因紧邻铁道,不时能见火车疾驶而过,古今相照,发人感怀。罗东为昔日太平山林场的木材集散地,仰赖火车来回运载,森林火车不仅载木,更为沿线居民、农产品、伐木员工带来便利。今日,老火车头已失去昔日的风光,却在保养修复后,供游人合影留念,供游子凭吊缅怀。

竹林车站经管理处悉心保存,于原地依据原有尺寸、风貌重建,还原日据时代的样貌,以玆纪念。建筑物保留原始的木材建筑特色,色泽古朴、样式简单。

环湖步道尽览贮木池生态美景

园区左侧辽阔的贮木池,今日则身负他责,成为植物、候鸟、鱼类的栖息之地。漂浮植物广袤覆盖,提供野生生物栖身。林区管理处于设计中体现理念,欲结合生态保育,并推及一般民众。

沿着贮木池所造的环湖步道,有贴心的防滑设计,长约1,400公尺。沿途高耸的林木,不仅为景致增色,也多了幽静凉爽的气息。群木有序地点缀,在木制的步道旁交错生长。多种鸟类于此停留徜徉,叫声高亢似乎召唤着同伴加入。步行于此,得林木相伴,亦能欣赏两侧水池的生态之美,莫怪能引人相继前往。

深入园区,罗东林区管理处打造一座生态池,建造“竹屋”供游人观景,“竹屋”与竹林车站遥遥相望。另一区的水生植物展示区,区划设计的洼地,预计栽种荷、睡莲、菖蒲、卷瓣莕菜、日本萍蓬草等宜兰地区具有经济效益的水生植物,不忘推广保育自然的重要。

爷孙相伴,映衬天伦之美

园区因地势平坦,幅员辽阔,无需为一窥美景上下攀爬,成为老少咸宜的休闲去处。不论晨间或黄昏,常见园内爷孙相伴,悠闲漫步。孙儿摇摇爷爷的手掌,抬头央求爷爷一起坐火车的天真神情,和老爷爷抱着孙儿的笑靥,成为另一动人的景色。

预计年底开幕的竹林咖啡馆,露天的桌椅,邀请游客成为入幕之宾。天然林木与无边四溢的咖啡香气,将舒展每一条紧绷的神经。园区发展多元,成为绝佳休闲境地的企图,令人引颈企盼。

堪称纪念公园的罗东林业文化园区,环境辽阔,景色怡人,林木与步道的搭配恰如其分。融合自然之美与简朴细致的景观设计,增添了历史价值与在地情感。其中结合生态保育的概念,更是现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值得你偷得浮生半日闲,前往一探究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的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它位于甘肃敦煌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的古董滩附近,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注: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 白帝城,在现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位居高山,形势险要,雄伟壮观。
  • 雁门关,又名雁门塞、西隆关。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
  • 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让虎牢关扬名天下..
  • 中国自宋朝以来就有“四大书院”的说法,但是究竟哪四所书院可以称得上“四大”,则各有各的见解。
  •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原为“嵩阳寺”,盛时僧众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改为道教场所,更名“嵩阳观”。
  • 瞿塘关,位于三峡奉节瞿塘峡夔门山麓,因为奉节古称夔州,所以又名夔门。两岸高山凌江夹峙,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自古就是通往巴蜀的门户。自秦、汉以来,瞿塘关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 南京是个文化遗产丰富、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去年有机会去了一次南京,短短几天的旅途令我感慨万千。
  • 五凤楼楼高二十米,为三叠八角飞檐楼阁,共有二十个啄天飞檐,从各个角度看,都见五个飞角,就像五只振翅欲飞的凤凰,翼然立于芝山之上...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