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遇上“冷经济”

中共地方债有借无还 单向经济难延续

人气 4

【大纪元2013年10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金涛、黄慧明报道)过去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随便找一年都会有双位数,名义GDP高达20%的亦是屡见不鲜。一般来说,当财源滚滚之时,违约的机会率极低,信贷更是伸手即来,银行甚至主动献媚,把钱送到阁下府上。然而,当风向逆转,经济走下坡,事情可以变得非常快和十分糟糕,正如魏国于赤壁的百万雄狮就在风向逆转的刹那间灰飞烟灭。

于金砖四国大行其道的10年间,中国经济如日当空,股、汇、楼、出口等皆升,并且游刃有余,不需把橡皮筋拉得太尽。但好景不常,牛市在一片毫无忧患意识的欢笑声中落幕,自2010年开始,内地经济正式急速下滑,而负债亦正拾级而上(图一)。

2008年还主要是美国次按问题引起的跌市,当东方投资者在嘲笑西方的债务恶习时,中国内部竟在差不多同一段时间肆无忌惮的发放信贷,各地方政府有如街市打折般唯独落后,大举借钱,仿佛不用还似的在滥挖。就凭时任总理温家宝的一句“四万亿救市”,下面的应对是“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反正最后结账的又不是自己。结果,很多资金不知去向,相反港澳却突然接收了很多人民币的资金流入,有买房的,有到赌桌上去的,而内地烂尾项目就比比皆是。且看香港楼价和澳门股擎天直冲的表现便可窥探端倪。

地方债大规模涌现,势头一发不可收拾,而大陆经济的轻松、平稳期亦早已完结,正在迈向寒冬。问题包括多个行业均出现产能过剩、人口老化加剧、“鬼城”(没人住的空城)四处浮现、人民币升值令出口失利、当局错过了不少金融改革的黄金机会和贫富悬殊不断恶化等,这只是随笔给点出几个问题,而它们每一个都极具杀伤力。

野村明指经济放缓

中国经济慢下来已是不争事实,但最大的问题是市场仍然不愿意接受现实,过牛的GDP预测给予投资者还有炒作机会的错觉(图二)。野村估计今明两年的GDP增长为7.7%和6.9%,而市场普遍抱有比野村乐观的态度,因此当真实情况出现差池时,股市又会跟着调整。

另一边厢,市场对地方债的问题同样是过于乐观,忘记了:1) 经济放缓下地方债可以完全走样,2) 经济放缓比想像中严重。现今,中国要维持采购经理指数(PMI)在50以上已显得非常吃力(图三),遑论未来漫长的下行周期,在基点更高的情况下,将如何力保?

国内企业的净利润率在数年来一直下跌,但股本回报何以看似坚挺?全因企业的负债杠杆持续上升,弥补了来自实体营运上的压力。但依靠负债绝不可持久,只属短暂止痛的方法,尤其是当经济逆转时,还息负担便有如利刀穿心。

高盛明指地方债危

中国债云密布,伤口最深的是地方债。

高盛在其报告《中国信贷难题》中强调,地方债现为中国信贷范畴中的高风险领域。本年7月,国务院突如其来宣布,国家审计局将在全国通过各种渠道对地方债进行彻底审计,并同时将风险控制列为重要处理级别,预期审计在本月完成。此外,审计局在不到两个月之前就已提交了一份有关36个地方债务水平的抽样检查报告。

高盛分析师们估计,中国地方债在2012年年底已达到15万亿(兆)人民币,或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自2010年以来,地方债数额增长了40%。

在深度分析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来源后,高盛认为,企业债券、信托产品以及其它影子银行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高风险领域。

地方债本来没有引起投资界重大的关注,但自从总额有升无减,地方项目回报欠佳,加上内媒偶尔报道信贷爆煲消息,如2011年温州之殇、今年神木县煤炭资金链断裂和曹妃甸千亿贷款危在旦夕等。

就此,高盛不厌其烦指出地方债核心的问题之所在:

• 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与审计局2010年的审计相比,在2012年的数额竟大增四成;
• 债务增加部分主要来自于影子银行渠道,其中的监管相对宽松;
• 结构性问题似乎已经恶化,此类问题包括缺乏现金流产生能力及还本付息能力,以及对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较高依赖性。

情况不容忽视,体系风雨飘摇,明天将进一步探讨当地方债遇上冷经济的后果。◇

相关新闻
标普看俏 资金充裕等三大利好撑美房
【独家】习李不背黑锅 GDP恐落到3%
中共当局操纵GDP数据 人为制造增长5万亿元
台国泰金:下半年GDP保3有困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