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武将的宿命

作者 : 云中君
font print 人气: 107
【字号】    
   标签: tags: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文人要留名青史不难,但是在官场就鲜有成功的例子了。

文人抑郁不得志

陶渊明在彭泽县令的位子上挂冠而去,选择了采菊归隐;诗仙李白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抱负,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诗歌,官场上却抑郁而不得志,最终却是被赐金还乡。王维和杜甫也都是官场上的失意者。大文豪苏东坡德才兼备,仕途就更为坎坷,因受小人妒嫉,屡遭贬官外放,流离失所,一度不得不在蛮荒之地的海南岛安家落户。

然而,不管文人如何抑郁不乐,被冤杀的例子却不多,如果与韩信、岳飞和袁崇焕等武将们相比,结局还是幸运多了。

武将难逃悲壮死

历史上的武将则鲜有善终者,许多名将死得十分惨烈。秦始皇时代的名将蒙恬,被指鹿为马的宰相赵高冤杀。韩信在并吞诸侯、战胜项羽的过程,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在汉朝一统天下之后被吕后绞死。当年如果他安心在项羽帐下做一个执戟郎中,想必不会有那么悲惨的结局。

在西汉王朝的历史上,值得一提的是天汉二年秋天,李陵与匈奴的那场恶战。李陵当时仅率五千步兵,深入沙漠,与匈奴八万骑兵周旋,双方“且引且战,连斗八日”,喋血厮杀百余里。汉军死伤过半,匈奴军死伤万余,足以看出汉军和李陵的忠勇非凡。

在紧急关头,事先约定的主帅李广利的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水尽粮绝之时,李陵回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部下们,残臂断腿,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在此种情形下,继续拼斗等于白白送死。李陵虽不怕死,却不能不顾及这二千多名伤残兵卒,只得抛下长剑,仰天长叹,随即率众投降。

消息传至京城,朝野轰动,这时候谁也不敢再提他家的巨大功勋了。可怜李氏一门世代忠良,转眼间竟遭致身败名裂,妻儿老小几十口都被大汉皇帝斩首示众。不知道后世的武将读到这段历史,是否有人曾为李陵鸣冤叫屈?

时光流转到了大宋王朝,诞生了一个千古忠臣--岳飞。宋太祖立誓不杀士大夫,宋高宗却对武将毫不手软。岳武穆背刺“精忠报国”四字,年年不忘收复故国河山。他“渴饮刀头血,困睡马鞍桥”,以少胜多,大破金兵。

眼看北伐成功在即,复国雪耻有望,却被自毁长城的昏君奸臣,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处死在风波亭。岳飞父子和名将张宪同时遇难。虽然此后奸臣秦桧遭了恶报,骂名遗臭万年,但是岳武穆不能死而复生,只让后世的忠臣义士为此感叹伤怀。

明朝的袁崇焕本是保卫国家的栋梁之材,机智多谋,屡次打败清兵,却被清太宗皇太极的离间计暗算,多疑的崇祯皇帝竟判他凌迟处死。一代名将就这样被活剐了,岂不冤乎?与这两个忠臣勇将的结局相比,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算是非常仁慈了。

至于徐达、蓝玉和胡惟庸等人在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虽然都享受了一段荣华富贵的日子,最终却都好景不长,没有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如果说武将们的结局非常惨烈,那战死的军兵们就更加悲惨。“一将功成万骨枯”,据中国大陆一个九旬老兵回忆说,他的父兄为了不做亡国奴,作为国军将士双双战死在抗日战场;他与弟弟九死一生熬到了抗战胜利,但是两年之后其弟又在国共内战中做了炮灰;内战结束后,他的两个侄子又死在所谓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孤苦伶仃的他虽然躲过了这些劫数,却因为参加过国军,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又多次被红卫兵打得死去活来。

他曾感慨地说:“好铁不打钉,好人不当兵。”但是在那些兵荒马乱的岁月中,许多人当兵都是身不由己的。

李靖逢明君 摆脱武将蒙冤宿命

唯一的例外是大唐军神--李靖。他生逢明主,虽遭人多次诬告,仍得以善终。他并不是没有过错,但是千古一帝李世民始终对他信任有加,有斥责但不加罪。当朝的御史大夫萧瑀与李靖不和,曾妄加劾奏李靖治军无方,在袭破突厥颉利可汗牙帐时,一些珍宝文物被兵士们抢掠一空,请求朝廷追查严惩。

唐太宗念其功劳,特赦不得审查。太宗以其功劳大,加授左光禄大夫,赐绢一千匹,加实封户,通前为五百户。后来知道李靖受了诬告,又赐绢二千匹,并由兵部尚书晋升为右仆射,成为宰辅。

后来李靖在进击吐谷浑时,利州刺史高甑生任盐泽道总管,未按期到达,贻误了军机,受到李靖的责备,心怀不满。战事结束后,即串通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诬告李靖谋反。唐太宗明察暗访,弄清事实真相,判定高甑生以诬罔罪减死,流放边疆。

此后,李靖以军功进封卫国公,贞观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绘图像于凌烟阁,尊奉为大唐功臣,并进位开府仪同三司。他在79岁时无疾而终,可以说是武将中的一个异数。

隐忍是人生必修功课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一章中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孔子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抚他们。)可见不到万不得已,圣人们都不主张动武。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明白了这些道理,就知道隐忍才是人生中必修的功课。

愚昧如我辈,没有韩信那样的百战百胜、用兵如神的文韬武略,也没有岳飞那样的一马当先、万夫莫敌的神勇,只能学一学陶渊明的村野采菊,学一学苏轼的种菜烹调和诸葛亮的“晴耕雨读”。望月光星辰,看日落日出,胜似为世间的虚名小利争斗不息。一个人完全放弃了争斗之心,就能在世间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一切顺其自然,不亦乐乎?

--转载自《看杂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远知,是隋唐时期扬州人。其母亲在白天睡觉时,梦见凤凰落在她身上,于是有孕,有僧人曾告诉他的父亲说,说其儿子出生后会是个大方士。
  • (shown)中国人常常讲“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历朝明君都是敬天爱民、顺天治国的;而君王所展现的仁者胸怀也能感天动地,泽被苍生,这正印证了“仁者无敌”这句话。
  • 说起无神论,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中共文革期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批判。以邪灵崇尚的“无神论”为前锋,肆虐毁坏神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致使人伦道德陷入空前危难,人际关系遭到扭曲和割裂,传统的价值观念也被生生的剥夺抽裂。这一以“无神论”煽诱的文化革命,破坏的惨烈程度,令海内外仁人志士悲伤感凄,惨不忍睹。
  • 如第五章所述,文明陵替,祸起二端,一为科学之邪变,二为共产邪灵之为祸。彼于文明之变乱,直断信仰中脉,动摇神传根基,致三百年间人世浑浑,颓堕如崩,有大力者无智,有大智者无力,有知其然而然者,有不知其然而然者。已矣哉,神传文明悬如一线,扭转乾坤大命惟谁?二十世纪末,法轮大法横空出世,与救世传说合契若神,此于第六章已述及,故兹不赘,本章所着眼者,乃于现实中,法轮大法于文明变乱两大祸端之拨乱反正。
  • 冬天,是一个隐忍的季节,她睿智而理性的为人们演绎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内涵,她将热情埋藏至深,只为迎来下一个季节的盎然春意。
  • 人生中有善缘就会有恶缘,如果谦恭低调的去善解恶缘,那人生中的恶缘就会逐渐减少,未来的人生必定逐步走向光明。然而,当人出于自私的观念保护自己时,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心绪,对攻击、欺骗自己的人大多会采用以暴制暴、以恶制恶的方式去回击,这样回应的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恶缘得不到善解,将来说不定还有拔拳相向的隐忧。
  • 提起古代,我们现代人大多会认为那是一个很封建、传统,生活节奏又很缓慢的古老时期。而且古代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非常迷信神鬼、占卜之事。以致,我们一提到鬼神,现代人大多会认为那是古人的丰富想像而已。
  • 有一天,我用自制的腊肉炒了一盘腊肉炒菜苔,这是湖北地区非常普通也很常见的一道家常菜,虽然用的是去年腌渍的腊肉,但是女儿吃后还是问我:“妈妈,为什么只有腊肉才有这种特殊的腊肉香味呢?”
  • 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唐太宗“柔怀万国”,贞观之治为邻近列国所仰慕。由于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儒、释、道“三教”并立,诗文、乐舞、书法、绘画以及文论莫不昌盛。唐代的绘画作为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璀璨的一笔,绘画名家辈出,见于史册者就达二百余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