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媒体拼即时缺查证 儿少新闻隐忧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12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13日电)近来媒体纷纷加入“即时新闻”战场,但即时新闻缺乏查证时间、过于煽动,以及欠缺全盘报导,已侵蚀媒体自律机制。尤其是社会新闻,恐对儿少产生不利影响。

台湾少年权益与福利促进联盟今天公布儿少新闻“金芭乐奖”,苹果日报蝉联4届总冠军,被民众评选为最血腥、对儿少最不友善的报纸。

不过台少盟指出,苹果日报一年前成立“新闻自律委员会”,发挥一定的成效。他们逐一分析各则儿少新闻,发现苹果日报已有收敛,反而是其他平面媒体,在部分细节描述更为露骨和血腥,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较值得担心的是,近来平面媒体纷纷投入“即时新闻”,动摇既有自律机制。台少盟秘书长叶大华表示,许多媒体抢效率、“冲”即时,出来的报导品质参差不齐,往对儿少不利的方向倾斜,是近来媒体的最大隐忧。

叶大华表示,即时新闻特别重视“煽动性”,且不断更新报导,容易放大非主流的案例。

政治大学新闻系副教授刘昌德接受中央社记者采访指出,即时新闻处理上,常会切割单一事件成数条报导,花了许多则数在片面、不重要的细节中打转,缺乏完整、全观的评述,容易对阅听人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即时新闻为了在短篇幅内达到吸睛效果,刻意“标签化”当事人,引入刻板印象,例如直接描述加害者是“失业汉”,也让刘昌德感到忧心。

刘昌德认为,即时新闻也必须查证,并依循基本的新闻规范,否则就跟网路乡民放消息没两样。他建议,媒体若要抢快,第一时间的报导应是基本的事实陈述,加强“Double Check(双重查证)”,后续规划完整、深入的报导,“半小时发出的正确新闻,优于5分钟发出的错误新闻。”

至于如何避免伤害儿少,刘昌德以“高雄捷运活春宫事件”的报导为例,许多媒体过度注重细节的描述,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女生的样貌、男生在过程中的表情,甚至推出“组图”连环照片。种种手法已偏离新闻报导精神,而是意图鼓励阅听众“围观”、看别人出糗,心态可议。

刘昌德表示,媒体应多访问一些学者专家、民众看法,提供高捷改进的建议,杜绝类似情况重演。如此一来,才是比较“良善”的报导方向。

主流媒体纷纷加入“即时新闻”战场,是资讯社会的趋势,但报导浅碟化、欠缺“选择”,没经过冷静的思考整理,一味满足阅听众的喜好,已逐渐侵蚀媒体本身的价值。尤其是社会新闻的处理,更需谨慎小心,任何一段文字,都可能对青少年的身心灵发展,造成难以收拾的影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