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组图:剪纸乾坤 国宝艺师李焕章纸艺惊人

人气: 22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3年1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中华民国国宝剪纸艺师李焕章1949年随国民政府来台, 他曾于1991年获教育部颁发“民族艺术薪传奖”,2011年再入选新北市“传统艺术师”。李焕章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题材创作脍炙人口作品无数, 他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八十七神仙卷》长达5、6公尺,花费3年才完成,被他视为传家之宝。

《八十七神仙卷》全图。(钟元/大纪元)

《八十七神仙卷》

在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日前举办“剪纸艺师-李焕章”口述历史专书发表会上,李焕章展出钜作《八十七神仙卷》。李焕章谈到是在国小任教时,有一次到国立历史博物馆看到《八十七神仙卷》,他当时很喜欢,觉得实在很伟大,就用照相机拍结果很模糊。后来他花了好几年到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央图书馆收集,然后把这些资料拼凑在一起,由他和得意门生曾漪合作克服重重难关才完成。

中华民国一代剪纸艺师李焕章与最喜爱的作品《八十七神仙卷》合影

李焕章表示,《八十七神仙卷》描绘东华大帝和南极仙翁与众仙、仙仗乐队,一同去朝拜原始天尊的情形。众仙所持的法器、菩萨所戴的头饰和发髻都不同,富有神韵。众仙徐徐进行中,仙女衣袂飘荡,令人神往,人若置身其中,俨然神仙中人矣!

《八十七神仙卷》的局部画面。(钟元/大纪元)

李焕章说,据说《八十七神仙卷》是吴道子的手笔,而他自己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有感应,“有时候在萌昧当中,好像见到这些仙人表情、言语、朝拜仪式,那真是无法形容,让他感到在艺术创作上得到提升。”

《红楼梦》系列之春满大观园(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新北市政府)。(钟元翻摄/大纪元)

他的作品涵盖包罗万象,题材有《万寿无疆》、《清明上河图》、《八仙过海》、《关羽读春秋》、《西游记》、《龙舟》、《芦雁》、《四大美人》、《海龙王》、《琴棋书画》、《红楼梦》、《鉴真和尚东渡船法》、《荷送飘香》、《梅花送香》、《牡丹富贵》、《高风亮节》等等,李焕章剪《红楼梦》时对于史湘云、贾宝玉、林黛玉的言行,甚至关于他们的诗都背下来,因为这样才能传神。

《琴棋书画》雕工精致,构图完整,曾至法国参展,必由文建会收购典藏。(钟元/大纪元)

他介绍作品《琴棋书画》,是到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中央图书馆收集到《琴》、《棋》、《书》、《画》,然后结合在一起完成《琴棋书画》,他很多作品都是创作的。《琴棋书画》有到法国展览,当时受到一致肯定与赞赏,让他心中感到快乐与成就感。

《八仙过海》(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新北市政府)。(钟元翻摄/大纪元)

李焕章将剪纸带入艺术殿堂

李焕章是山东临沂县人,家乡的农村是男耕女织的社会,那时家家都有一把剪刀;小姐出嫁就剪禧花,小孩围兜兜的绣花叫兜兜花,午节送礼品的花叫礼花。穷人买不起猪肉,就剪个猪腿、猪头放在供桌,这叫“猪腿花”、“猪头花”,老人家炕头上为求吉利剪“炕尾花”,贴在镜子上就是“镜花”。他因为有机会受教育,就帮忙描绘图案,也跟着老奶奶学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

《海龙王》。(钟元/大纪元)

在台湾重拾剪纸技艺的李焕章热爱艺术,只要有书法、版画、美术、绘画、剪纸等展览都去看并做笔记,思考跟剪纸艺术结合做新的创意,像宋徽宗的瘦金体,他都能剪出来。另外,他也到目前发现最早剪纸图样的新疆吐鲁蕃斯塔那搜集资料,“新疆吐鲁蕃博物馆有残存的图片,原来有5种花样,现在残存对马、对猴的剪纸,已经残缺不全。李焕章回台后为求历史重现,参考过去的书刊,把5种花样再完整的表达出来。”

剪纸艺师李焕章与学生现场示范1秒钟剪纸。(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婴戏图》系列作品,上为《童子抱鱼》,下为《童子与狮》(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新北市政府)。(钟元翻摄/大纪元)

过去的剪纸是在宫廷里边,利用金箔、银箔来剪。剪纸必备剪刀、雕刻刀。传统剪纸工艺中,基本材料的纸以宣纸和棉纸最为理想。李焕章研究出用绫纸创作,保存年限比故宫的书画还长久。他也在剪纸色彩上做变化与钻研,因为过去都只用红纸剪,他用套色、染色、复色、拼色、绘色、喷色,而为了更了解色彩的奥秘与调配技巧,他也投入国画的学习,使剪纸跃登艺术殿堂。在记者会现场李焕章还现场表演,他独创的一种折纸技巧,能在一秒内剪出一个星星,也独创立体的“春”字等剪纸作品。

《万寿无疆》的画面中有八仙献寿。(钟元/大纪元)

李焕章盼国家重视中华传统剪纸的传承

他分享,艺术是在乎每个人的意境、心胸,传统的东西很好,不要丢掉。1991年获颁民族艺术薪传奖,他上台领奖说:“这个奖杯我几乎快拿不动了,国家赋予我这样的使命,我觉得责任重大,我愿意用我一生学到的技艺、所学到的心得、所搜集到的图案,奉献给社会,奉献给我的学生,来感谢国家给我的馈赠。”他感慨的告诉记者,“我感觉到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整个历史、国家的生命才是长久的,所以想永远流传下来,主要是国家能够重视。”

剪纸艺师李焕章与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长于玟。(钟元/大纪元)

新北市政府文 化局副局长于玟表示,李焕章老师投入剪纸艺术五十多年,既精进剪纸技巧、开拓创作面向、深化作品意境,提升民俗工艺的价值,又积极透过各式展演、教学与推广,为剪纸维系一线命脉于不坠,其坚持与努力,令人敬佩。

[[10]]

《荷送飘香》。(钟元/大纪元)

李焕章先生口述历史专书作者林明德表示,李焕章沉潜剪纸艺术五十多年,在剪法、题材、构图、布局、意境上匠心独运,脱俗转精,为“民俗是艺术的土壤”提供具体的案例,而一幅幅典藏版的作品,毋宁证明了剪纸艺术也是作者生命情感的投射与再现。他特别撰写一副对联,聊表对大师的肯定:“出入雅俗为毕生纸艺、斟酌古今成一代艺师。”

[[12]]

《高风亮节》。(钟元/大纪元)

李焕章先生口述历史专书作者萧淑贞说,她在李焕章身上看到最珍贵部分是他不管看到任何的挫败、苦难,都会将它化成生命当中的养分,一生都在精进剪纸的技艺,而且他对剪纸的传承也是全力以赴,有时候一天要赶2、3场到处去教学,当国内外有剪纸的表演及展览活动邀请都义不容辞,“剪纸丰富了李焕章的人生,他也让剪纸技艺发挥粲然的光彩。”

《关羽读春秋》,取材自《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钟元/大纪元)

李焕章

李焕章(1925-)是家中独子,8岁时读私塾,跟着一位清朝的秀才学习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从小打下厚实的国学底子。他十岁时父亲过世,母亲卖豆腐含辛茹苦扶养他。1948年国共内战,母亲含泪忍悲,嘱其逃亡保命成为流亡学生,1949年随国民政府离开大陆投身军旅十年。其后自台北师范学校毕业,任教台北市中正国小、兼任辅导组长数十年间,将家乡习得的剪纸艺术发扬创新,大力推广剪纸艺术教学,甚至有远从日本来台向其取经的学生。

剪纸艺师李焕章口述历史出版,由右至左为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林明德、新北市文化局副局长于玟、国宝剪纸艺师李焕章、圣约翰科技大学数位文艺系副教授萧淑贞及国宝剪纸艺师女儿李圣心均出席记者会。(钟元/大纪元)

1989年因推展社会教育贡献良多获颁教育部“教育文化奖章”;1991年更再度获颁教育部“民族艺术薪传奖-传统工艺:剪纸”。台北市圆山儿童育乐中心更为其特别成立传统艺术区剪纸艺术馆“焕章馆”。2011年再入选新北市“传统艺术师”。

(责编:林诗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