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铭:中国科学家被逼成贼?

人气 2

【大纪元2013年12月26日讯】不同于美国的科研经费缩减,中国的科研经费反而有增加的趋势。不过对中国的科研人员来说,如何能申请科研经费要花许多心思,除了写好项目申请外,有的还需要搞好人际关系。申请到经费之后如何去使用也要花心思。

美国科研经费中人员费占很大比重。经费充裕的科研人员可以支持招聘研究生或博士后工作人员。如果长时间拿不到经费,实验室就有关门的可能。在中国高校或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般不需要太担心实验室关门的问题。科研经费的多和少直接决定了摆多大的摊子。

科研经费可以买设备,保证实验室正常运作。但是,由于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不同。申请时对能不能中标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往往同一设备的预算重复出现在类似的课题申请中。结果可能导致,多个经费支持同一个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买醋的钱能不能用来打酱油”的问题。项目负责人要对钱的使用负有责任。

科研单位对科研经费的态度是多多益善。单位鼓励科研人员努力的去申请经费,科研经费多了怎么办?科研经费多,科研人员的付出的劳动更多,责任更大。这样有什么好处?

多劳多得这本无可厚非,但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并没有这样的机制。经费中的人员费仅适用于研究生劳务费。中国的科研工资一般由单位或国家按职称支付,因此是不可以从科研经费中提取科研人员的劳务费、补贴、加班费等。中国的科研人员常常加班,在周末往往也是不能休息的。那科研人员申请科研经费只是为了忙碌和承担责任吗?

显然不是这样。科研单位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申请课题经费往往会为科研经费的使用提供一些便利条件。早些年国家下拨“纵向课题”经费可提成10%-15%。企事业合作单位提供经费的“横向课题”可提成20%-40%。但是这一行为并不合法。近年来,这一做法受到上级的限制。科研单位转而允许科研人员以各种名目提取经费。

唯一能提取的是研究生劳务费,不过也存在很大问题。有许多导师请研究生签字领取劳务费。然后只给研究生发少部分钱。这种事情也很多见。另外一种做法是将研究生劳务费作他用。有的是项目负责人苛刻,有的是研究生未直接参与项目工作。一个研究生的名字往往被用于申请多个项目,而实际上只参与了其中一个。这样,重复的部分就被挪用了。

在项目验收时,经费有没用完是项目考查合不合格指标之一。有的项目钱来的晚,或担心后面需要而预留些钱等原因,突击花钱也是常见的。这中间难免会出现挪用或浪费等问题。

各种支出,各种发票报账等,更有甚者通过中介公司洗白。而管理单位对此是睁只眼闭只眼。不能增加科研人员收入,申请经费目的是什么?好比要求现在的人当官不贪污受贿一样。大家都这样干也就成了这一行业的潜规则。有些科研人员会稍有节制,有些人什么都敢报销。本该是多劳多得却成了偷偷摸摸。本该专心科研的科研家相当多的心思用在如何“使用”科研经费上。

科研单位的领导往往也都是有大笔科研经费的人,也是需要考虑如何使用经费的人。因此,单位对科研经费放松管理这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些年,有些有名的科学家被起诉挪用科研经费,成了经济罪犯。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使用经费,什么样的方式不能使用经费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分。从科学家到罪犯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多远。一旦有任何变故,这些都是在中国做科研存在的风险。

明面上科研经费只能用于科研,实际上起作用的是潜规则。科研的推动只靠科学家个人的科学理想是不可能的。想叫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也是不现实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在于管理制度上存在的不合理性。

相关新闻
王赫:中共钢铁行业政策之失败
周晓辉:若被美国踢出SWIFT系统 北京怕不怕
李正宽:从万人和平上访到亿万人的觉醒
叶晓:怕当炮灰 中共军队文职离职率高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