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当选美国双院院士 曾落选中科院院士

人气 19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5月01日讯】美国科学院当地时间4月30日发布消息,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4月25日,施一公还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而2011年12月,施一公曾落选中科院院士。

与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同时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还有:千人计划学者、耶鲁大学终身冠名教授邓兴旺和陈雪梅、Yang Wei等三名华裔美籍科学家。

2011年12月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一事,当时备受各界关注。当时有媒体报导称,施一公落选因“国籍”问题。中国科学院则回应称,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与“国籍”无关。

饶毅为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鸣不平

2011年12月9日,中国大陆新增院士名单出炉后数小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撰写了一篇4,000余字的博文,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等人的落选鸣不平,他表示中国大陆院士评选出现“逆淘汰”,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当今的“斥才”、“惧才”、“拒才”文化陋习。

饶毅博文说,2011年中国院士增选,六位曾任国外正教授的候选人中,五位全时回国的皆落选、一位尚未全时回国的当选;而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部,三位正教授全军覆灭。

博文中以落选院士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为例说,此次院士选举“论文数量和质量远不如他的人,并无论文以外的贡献,却当选院士。”“施一公回国后发表的重要论文,多于此次全部同期当选院士加起来的总和……此次生物医学部当选者们……他们的主要论文全部加起来,可能还不如施一公一个人在国内这几年的工作。”

谈及施一公等人的落选,饶毅认为,当前院士评选中,重视的不仅不是学术水平、也不是年龄、学术年资、在国内科学贡献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头排队的时间,有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

饶毅在博文中表示,在科学记录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出现逆淘汰令人费解。他质问道,是有些人缺乏判断力、还是折射中国某些文化陋习?有没有某些人不许他人高于自己的“惧才”文化、有没有因为不看才能而重拜把子叩山头的寨主“拒才”习俗?

饶毅表示,排斥优秀是“惧才、拒才”的本质,这并非只是针对近期回国的科学家,而是很多行业的问题。

2011年8月17日,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当晚,饶毅在接受北京晨报采访时表示,他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不再参选院士。至于为何落选,他给出耐人寻味的回答:“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

民众热议

王乐_44215:中国特色!

陌路狂想曲:重重的扇了中科院一记耳光。

罗强烈:清华教授施一公当选美国双院院士,却当选不了中科院院士,这将是中国科学界的耻辱性事件之一。

好男005:中国的体制就是把真正有才干的人挤出去,留下一群庸碌之辈和老朽之徒,留下一帮蠢货端着铁饭碗,唱着为人民服务的歌的官僚!

80第一代:有不少在国内做不了院士的人在国外选上了,这是中国的人才太多了?还是潜规则太多以至于有本事的人,不会走潜规则的人当选不上呢?

想想也无妨:同是在生命科学卓有成就的饶毅教授也是中科院落选者!累累出现这失意失败落选而美国那却高票当选,顺利当选,这就要检讨体制了:人文关系,脉络关系,招呼关系,叩拜关系,逢迎关系,奉承关系,迎合关系,这些如没有做好却可能致败——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简介

据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成立于1780年,该院是旨在运用多学科进行独立政策研究的学术中心,包括爱因斯坦、奥本海默、丘吉尔等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华人学者胡适、钱学森、林家翘等亦为该院院士。目前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共有约4000位院士及600位外籍院士,皆为来自科学、艺术、公共事业及商界的领军人物,其中包括超过250位诺贝尔奖得主及超过60位普利策奖得主。

施一公简介

施一公教授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1998—2008)。他2006年开始着手在清华大学建设实验室,2008年全职回国工作,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施一公于2003年获得国际蛋白协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2010年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 2011年获华人生物学家协会颁发的吴瑞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获得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责任编辑:李文慧)

相关新闻
北大院长饶毅落选中科院院士 网友热议
为落选院士鸣不平 北大院长饶毅:逆淘汰
北大研究生声明退学 称抵制“苦力科研”
前北大校长批大学排行榜导致高校失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