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预算解冻 农技团续扮外交尖兵

驻海地技术团去年底让海地水稻单位产量增逾3倍 不仅提高粮食自给率也有助社会稳定 农技团援外成效不输投入大量金钱的美国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3年05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耿豫仙台湾台北报导)立法院国防外交委员会上周通过外交部的预算解冻案,其中对于全球4大区域、22个技术团的国际合作专案计划业务经费也全数解冻。

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国合会)一改过去传统的技术支援的方式,2005年(94)采国际间行之多年的“计划经理人(Project Manager)”制度,让技术充分落实计划、移转“在地化”。计划先经过驻馆与受援国的协商,订定出明确的计划期程、分年目标、移转标的等内容后签署MOU,日后将据此执行。

但每一计划仅派1至2经理人至受援国,督导计划的执行,第一线工作由受援国完成,其成效仍受某些外馆质疑而未执行。立委也认为,负责计划的专案经理不懂外交,计划执行期间短、预算化整为零,成果恐不易留下深刻印象。立委希望先冻结预算,外交部能提出说明。

海地缺粮 提升自给率

立委的质疑有其道理,尤其庞大的预算不可不慎,成败更攸关两国邦谊。计划执行的灵魂人物、经理人的经验及判断能力相对重要。

以海地为例,驻海地技术团长向水松指出,海地是一个粮食不足的赤贫国家,只要在该国北中南5万公顷的区域内做出成绩,对海地改善很大,所以他认为海地计划不宜分散子弹。

海地一年稻米消耗45万吨,自产15万吨,其余进口,费用高达1亿5,000万美金,30%来自于国际的援赠款。向水松表示,一个国家一年粮食的进口几百万美金就已经不得了,海地已超出10倍以上,因此人民负债也创下天价。

海地政治动乱、社会失序,2004年(93)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成立并进驻海地维持局势稳定。政治因素让海地经济停顿20年,国外的贷款受世界银行的限制,向水松看准这一点,2008年(97)自愿请调至海地服务,他表示,这样的环境只要技术团肯下功夫,成积马上就能被看见,而且在海地实际支援的国家并不多。他常对成员说:“他要好,就不要你了。”不要嫌受援国的条件差。

2008年10月在海地政府的要求下,台湾以美金1,500万的经费,规划了3年3,000公顷的水稻生产、行销计划,是很大的一笔计划。向水松说:“在海地,台湾可排得上场面的。”

2012年(101)底,技术团代耕的第一期计划,让水稻由原来每公顷1至1.5吨的生产量,增加到3至3.5吨。现在海地政府希望计划扩大,让民间自行执行,未来第二期计划,将扩增为7,000公顷,包含水稻、陆稻、玉米及豆类的生产,为期4年、执行美金1,000万,已列入台海MOU备忘录项目中。

向水松根据调查,耕作面积1公顷将使2.5户受益,7,000公顷就能惠及1万7,500户农民,政府若透过台湾的协助做出成绩,不仅增加粮食自给率,对社会的安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向水松开玩笑说:“选举时政府也不用再开什么‘芭乐票’。”

7,000公顷的实际效益?单就水陆稻4,000公顷的产量换算成现金,海地进口粮食费用就省了600万美金。与年支出1亿5,000万相比,虽看不出成长多少,但向水松说:“话不是这样讲。”一个计划可帮助当地国成长1%,计划的达成效益就算成功。我们帮海地增加生产量,但缺粮问题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

“不要用台湾的想法看事情,”向水松表示,农业也是科学,讲求“真”,真就是要做,要落实,才是国际援外真正在做的事,若所有国际援外都能这样做就很可观,“这就是台湾40多年来的认知与使命。”

台湾援外经费不输美国

国际间对开发中国家的援助已4、50年,但成果并不理想,非洲地区的问题依然严重,才会有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到非洲要求财政透明,要不然拒绝援助的举措。向指出,美国及先进国家一年对外的援助经费为GDP(台湾生产总值)3至5%,美国有权要求受援国配合。

向水松表示,台湾对外的援助款虽然不比美国,但每3至5年的专案计划费用也都有千万美金,不输美国。不过,最后他还是强调,毕竟“他”是主人,要不要做,还是当地政府说了算。◇

(责任编辑:韵寰)

[[4]]

援外技术团要将技术在地化,让驻在国人民能顺利接手。(国合会提供)

甘比亚技术团引进各品种稻米。(国合会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