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亲妈不溺爱孩子“诈死”13年引爆舆论

人气 3

【大纪元2013年09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近日,辽宁沈阳一位母亲“为培养女儿,‘诈死’13年”的新闻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这种奇特教育方式引发舆论争议:成功真比快乐童年更重要?网民评论称,这位母亲不是后妈,胜似后妈。

日前,《沈阳日报》以《为培养女儿 亲妈‘诈死’13年》为题报导,沈阳的申女士为了培养女儿的独立性,告诉孩子:“你亲妈已经死了,我不是你妈。”

报导称,申女士和丈夫都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家境非常殷实。她怕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宠坏了。13年前,申女士忽悠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我只供你读书,以后别想指望我!”之后,女儿仿佛变了一个人,变得十分独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考上了好大学。等到女儿成家立业、事业有成、事业家庭两得意之时,申女士这才告知女儿实情。

上述报导引发关注和舆论评论,很多网民持反对态度,认为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一帆远影6699”:太残酷了!

“Sun2013”:学习成绩和烙在骨子里的自卑到底哪个重要?

“闷大汤”:成家立业,事业有成这些外在的东西可以代表什么?无非就说明能在社会上很好的活着,那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呢?是不是和表面上一样光鲜亮丽,那么小就需要面对这么冷漠的态度,威胁?不难过是假的。

川广新闻评论员感叹:“诈死”教女,何苦!

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思宁认为,母亲想培养出一个独立上进的女儿,但是她不忍心采取强硬方法去要求女儿,而是通过告诉女儿“你亲妈已经死了”这种方法对女儿造成心理创伤,从而让孩子自我感觉无依无靠的前提下,产生上进的念头。 母亲的这种方式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

央视一名制片人发表评论文章称,这十三年来,孩子走过怎样的心路历程,日日夜夜是如何度过的,任何其他人,包括申女士都无法得知,因为那是一个不写在脸上的心理世界,所有的苦痛悲凉都要独自承受。

“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应当简化为一个为了成功而成功的快餐过程,而应当是一个饱尝天赐人伦、血脉亲情及所有相关事物的温馨过程,这样的慢节奏,应当贯穿于孩子教育的整体过程。”

(责任编辑:谢东延)

相关新闻
中国4000万贫困儿童一天两顿饭 干粮是午餐
三岁定终身 专家谈儿童教育
亚省窃贼丢弃少女骨灰 母亲心碎
【陈思敏】《牙刷》――人类母亲难以承受之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