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组图:圆明园特展 英特使团访清廷的东方见闻录

人气: 6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大纪元2013年09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圆明园特展—大清皇帝最美的梦”即日起至9月28日在国父纪念馆展出,其中内容包括1792年英皇乔治三世以为乾隆皇帝贺寿名义,派遣特使马嘎尔尼勋爵为首的使节团来华,让我们从展览中一探“西方人眼中认知的东方见闻录”。

英皇乔治三世画像。(顽石创意提供)

乔治三世

十八世纪末的英国,正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阶段,1792年英皇乔治三世以为乾隆皇帝贺寿名义,派遣特使马嘎尔尼勋爵为首的使节团来华,目的要敲开清代的通商大门。

《马嘎尔尼勋爵肖像》-这幅画出自使团真正的随团画师汤玛斯·希基之手,尽管他在出使途中没有留下画作,但这张肖像却成为介绍马嘎尔尼出使中国时所引用的最多的图像。(顽石创意提供)

《乾隆皇帝肖像》-威廉.亚历山大所绘制的乾隆皇帝肖像,他并没有获准晋见皇帝,只是根据同伴的描述和其他官员的样子想像,绘制了乾隆皇帝的形象。踩着脚踏端坐椅上,两只手的拇指都带着扳指,身体并未如耄耋老人般衰微,但是眼神里已经开始显露苍老。(顽石创意提供)

马嘎尔尼东方见闻录

1792年9月25日,三艘英国舰传承载着由数百人组成的英国使节团开启了前往中国的远航,经过一年的航程后,两个帝国进行了第一次的会面。

[[13]]

乔治三世镀金珐琅盒之三。(顽石创意提供)

乔治三世镀金珐琅盒之二。(顽石创意提供)

当时乔治三世赠送乾隆帝天体仪、钟表、预报气象和排除空气的机器、榴炮弹、军舰模型及各式精美的珐琅器物。

[[16]]

清宫旧藏 乾隆时期 镀金镶珍珠宝石西洋怀表。(顽石创意提供)

清宫旧藏 乾隆时期 镀金镶珍珠宝石西洋怀表。(顽石创意提供)

马嘎尔尼刻意公开展示当时最先进的西洋物质文明,但清廷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枪炮的潜在威胁。

《爪哇的凤冠火背鹇》-在使团前往中国的道路上,所见所闻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是在大英帝国不能想像、更不可能见到的,因此,无论是风光、建筑还是人物,甚至动物都是他们热衷记录的物件,画中这只雉,正是分布在马来西亚、泰国、汶莱及苏门答腊的凤冠火背鹇,画师的刻画宛若照片一般准确生动。(顽石创意提供)

《中国人的兵器》-使团不仅考察了中国的风土人情,还对军队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从亚历山大的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政府军队当时的装备情况。到半个世纪后的鸦片战争时,清政府的军队仍然在使用这些装备,武器装备的落后成为战败的原因之一。图中依次为战船上用的火铳、弓、箭、盔甲、盾牌、腰刀和火绳枪。(顽石创意提供)

英国人把其中战舰模型和六门小型的加农炮,分别陈列在正大光明殿和谵怀堂,许多亲王、将领和官员都来参观。

《乾隆皇帝帐篷内接见英国使臣》-1793年9月8日,使团一行终于抵达热河,14日马嘎尔尼着绣花天鹅绒官服,外罩红色大褂,还缀有一枚宝星勋章,尽管亚历山大并未同往,但这些细节在他的画作中都有体现。其中紧跟在马嘎尔尼身后的小个子就是小斯当东,他在十二年后又跟随阿美士德使团来到中国。(顽石创意提供)

《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圆明园内的正大光明殿是皇帝接见使臣、举行庆典的地方,位于圆明园大宫门内,英国皇室送给乾隆皇帝的礼物也摆放在正大光明殿内。这里自然是亚历山大用画笔记录的重点。对比乾隆宫廷画师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正大光明殿的形制和环境都相一致。(顽石创意提供)

乾隆回赠的礼物,则显现泱泱文化大国的自信,各色精致的玉器、瓷器、丝绸和茶叶,代表着当时皇家的最高艺术成就。

《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的平面图》-马嘎尔尼秘书吧龙绘制的这幅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平面图非常精准,和内府档案中的记录一致,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在图中标注了英皇送给乾隆礼物的摆放位置。这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和武器完全没有受到乾隆的重视,而只是被当做贡品摆在了殿内的角落。(顽石创意提供)

《长城及敌台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宏伟的长城在清代几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防御功能,开始变得残破不堪,但是使团仍然把这些砖石建筑当做清帝国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对此作了详细的考察,甚至连城砖都画了图。(顽石创意提供)

马嘎尔尼特使团访华,这可以说是一次充满传奇的冒险之旅,英国民众都期待来自东方神秘古国返回的特使团,能著书介绍此行所见所闻。

《中国的戏剧演员》- 观赏戏剧是中国人主要的娱乐形式之一,尽管没有公共剧院,但各级官员自家都建有戏台,雇佣伶人戏班演出。使团回程到广州,晚餐时皆有戏剧表演。画中的人物是张飞。此外,特使团也注意到,许多女性角色是由男人来演的。(顽石创意提供)

《省时省力的中国渔夫》-智慧的中国人总是能想出很多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画中的这名渔夫让亚历山大感到惊讶,他左手摇橹,右手控制风帆,右脚踩桨,一个人就操控了整艘帆船,同时还悠闲的叼着烟斗。(顽石创意提供)

1797年马嘎尔尼私人秘书、使团副使斯当东出版《大英国王派遣至中国皇帝之大使的真实报告》共三册,第一、二册是文字、第三册是大开本的画册,对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民俗风情、城市景观、各地区的动植物,乃至赠送给乾隆的礼品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中的空间配置,都有着图文并茂的详尽记录。

《一位带着烟杆的土伦官员》-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即在越南北部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因而这里的生活习惯、服饰等,都长期受中国文化影响。画中这位官员的衣服、荷包、折扇,以及仆从代他拿的烟杆,都与中国无异。(顽石创意提供)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来自西方的工业化文明,用枪炮打开了清帝国古老的大门,战败的中国以赔款割地告终。

玉山子。(顽石创意提供)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时,发现这些枪炮、马车跟无数珍玩一起被当作进贡的纪念品,深藏在圆明园的库房之中。

玉山子局部。(顽石创意提供)

1861年11月25日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写道,住在那里的是神仙,遍地都是宝藏;建筑上有珐琅,镀金,精雕镂刻;具有诗人般想像力的建筑师把《一千零一夜》中的一千零一个梦境表现了出来……尽管如此,我们对它的描绘仍是在一片神秘的苍茫暮色中描摹出来的,它就宛如是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影影绰绰地呈现出来的一个亚洲文明的剪影。

如今,这个神奇的世界不见了。

玉山子局部。(顽石创意提供)

(责任编辑:孙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