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财 不可妄取

font print 人气: 69
【字号】    
   标签: tags:

古人认为,为人者可以穷困,或者身处险境,但要深知做人的本分,不可以妄取不义之财,不可以失德损德。

可是现代人对这样的观点往往已经不再认同,很多人生活的重心就是追名逐利,在利益上损失一点就会痛苦万分。“拾金不昧”的说法似乎是老古董的东西,今人几乎不能理解,没有非法强占别人的利益已经算好的了。

所以,现代人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传统道德,忘记了做人本分。当人人都生活在无道德可言的社会环境中时,人人都将成为其中的受害者,只是在不同时间不同事件上的不同表现而已。

现代人要想回归古人自在怡然的生活状态,道德的回归是必经之路。

现在讲讲古人是如何恪守做人的本分?这个做人的原则都是什么?让我们先讲个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诸樊的弟弟延陵季子有一次外出巡游,看见路上有人遗失的金子。当时正值五月,天气炎热,有一位披着皮衣的穷困砍柴人在此路过,季子于是招呼砍柴人说:“把那地上的金子捡起来。”

砍柴人将镰刀扔到地上,瞪大眼睛,生气的说:“你怎么自己地位尊贵,却把别人看的这么卑下呢?你仪态容貌豪壮,说话却这么粗野呢?我宁肯在炎热的五月,穿着皮衣砍柴,难道会去捡他人遗失在地上的金子吗?”

季子听后非常惭愧,连忙向这位砍柴人道歉,并请教其姓名,砍柴人对他说:“从外表看你是位有地位的人,怎么值得把我的名字告诉你呢!”说完便离去了。

故事中的这位砍柴人甘愿五月披裘衣,自己过着清贫困苦的生活,也决不妄取不义之财的德行操守,非常令人赞赏。春秋时期,即使是贫穷的砍柴人,都把道德操守看得比钱财更重要,展现了“人穷志不短”的风貌。

可见在我们的神传文化中,高洁清廉、拾金不昧的美德,才是做人应具备和推崇的。

为此,南北朝时著名的文学家庾信曾为一幅〈五月披裘画〉题诗赞道:“披裘当夏,俗非为心,虽逢季子,不拾遗金。”而唐朝大诗人李白也在〈杭州送裴大泽时赴卢州长史〉一诗感叹:“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对比之下,现代人在这位古代砍柴人面前,是不是也可以高傲的昂起自己的头呢?

这是一个人自觉按照为人的准则行事,而表现出的不取意外之才的境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举头三尺有神灵。人的一思一念,一举一动,都有神明在观察和记录着。

一个人如果不遵从为人的法理行事,就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这就是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再来一个《集福消灾之道》一书里面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在衙门当差的衙役,一天清晨,他很早就出了门。当他走过荒郊野外的时候,被一位身上带着财物的出外人看见了。

这位出外人,看到衙役带着兵器长矛走过来,怕他会对自己心怀不轨,就马上藏身在草丛里面。

这时,衙役也搞不清楚,只听到草丛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又没看见附近有人,他担心是老虎或豹子藏在草丛里面。于是就用长矛向草丛里面乱刺,结果刺中这位出外的人,拖出草丛一看,人已经死了。衙役这时才知道自己误杀了人。他取下出外人身上所带的财物,并且把尸体丢弃在草丛里面。

这件事没有被人发现。衙役因此而变得富有,娶了妻子,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

有一天,这个衙役在门口,忽然看见被他误刺而死的那位出外人,他立即把门关起来,躲在门后偷看:出外人竟然走进对门邻居皮匠的家中。不久之后,皮匠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

衙役因为知道其中的因缘,就对皮匠非常好,并且很照顾、疼爱皮匠的儿子。自己的女儿长大之后,那个衙役就准备把女儿嫁给皮匠的儿子;皮匠对这门亲事也非常地欢喜,就要求儿子要好好地孝顺衙役,如同孝顺自己的父亲一样。

有一次正逢夏天,天气很热,衙役喝醉酒躺在床上,他身上的汗不断地冒出来。他的女婿、皮匠的儿子在旁边侍候着他,就用刀轻轻的把衙役身上的汗刮掉。衙役因为喝醉了,糊里糊涂,感觉有东西在他身上动来动去,以为是蚊子或虫子,就用手去拍打,没想到衙役用自己的手拍在刀背上,把刀子拍入了自己的肚子里。

衙役临死前,把家人唤到身旁,说出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皮匠的儿子,家产也都还给了皮匠的儿子。

衙役对身边的亲人讲:“我贪得别人的意外之财,便也招得了这意外之灾。我现在把欠债还给被我刺死的那位出外人,我心甘情愿!你们今后要好好做人,别干昧良心的事!”

这个故事更是把报应的道理讲得十分生动,明明白白。衙役在无心之失下误杀了出外人,却把别人的财物占为己有,且让对方暴尸荒野。最终他还是要把所占钱财全部归还给人家,而自己却要失手结束自己的生命来偿还所欠的命债。真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无人知晓就可以任意胡为,要从衙役的经历中多吸取教训,宁可做不拾遗金的砍柴人,也不要学那个昧心的衙役。毕竟,拾金不昧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

--转载自明慧网

责任编辑:王书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都有过失,能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指责,并虚心改正,这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做到。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圣君明主,他以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而著称,以下是史书上记载的几则唐太宗“诚心求过,闻过则喜”的小故事,身为天子的那份谦逊和博大胸怀足可以垂范后世。
  • 三国时,蜀汉建兴九年,诸葛亮命人制造木牛流马运输军粮,再次出兵祁山,第四次伐魏。魏明帝曹睿亲自到长安指挥作战,命令司马懿统帅诸将领,带领大军三十万直扑祁山。
  • 朝人宋憬,官职是侍中(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朝廷的高级政务官员),他为官清正刚直,办事从来不徇私情。
  • 古以来,当社会道德普遍低下时,往往会有瘟疫流行。但是人们却传说,如果修养道德,人就会避免瘟疫降临在自己身上,而且对于家人也有帮助。这种说法对于不信神的人大概会以为是天方夜谭。下面就举个千金良方的传说︰
  • 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宋瑞,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他是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军事家、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著名的〈正气歌〉、〈过零丁洋〉更是成为千古绝唱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 史上,每当一个朝代走向衰败之时,都会表现出政风腐败,民德颓丧,此时往往奸佞滋生,恶人当道,忠良反遭迫害,这也正是中国当今局势的写照。有句话叫“否极泰来”,或许一个时代的巨变就在眼前,过往所发生的一切,就是今天的参照。
  • 厂鱼肉百姓、心狠手辣
  • 造恐怖的特务机关东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