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学者:西方流行歌手比普通人少活25年

人气 175

【大纪元2014年10月30日讯】盘点近几十年的西方流行乐坛,有30多位歌手都在27岁去世,人们甚至为这些逝者组建了一个“27俱乐部”(27 Club)。悉尼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流行乐坛,早死现象其实非常普遍,流行乐歌手的平均寿命甚至要比同年代的普通人短25年。

从大门乐队(又译:门户乐团)的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涅槃乐队(Nirvana,又译:超脱乐团)的科特•柯本(Kurt Cobain),到珍妮丝•贾普林(Janice Joplin)、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cks)、艾美•怀恩豪斯(Amy Winehouse),这些璀璨一时的歌星,其生命脚步都止于27岁。众多西方流行歌手早逝的现象,引起了悉尼大学心理学及音乐教授黛安娜•肯尼(Dianna Kenny)的注意。

据澳洲广播公司《ABC 612》节目介绍,肯尼教授针对1950年代到2014年6月间死亡的各类型流行乐歌手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研究,案例涉及130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男性。她按照性别和年代,将这些名人的死亡年龄及死因(包括自杀、凶杀和意外丧生)与普通人进行比照,从中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实。

肯尼发现,在她所研究的这70年中,流行歌手比普通人的平均寿命短25年。他们的自杀率比普通人高2至7倍,被凶杀的比率可以高出8倍,意外死亡率同样高出5至10倍。

肯尼分析说,实际情况是,生活中曾遭蹂躏、境况凄惨的年轻人往往会被吸引到这个充斥责风险、叛逆和心理压力的行业。据信,音乐巨星的生活危险度较高,且更容易滥用药物并且早死。

而有些音乐风格的歌手的死因存在共通性,比如饶舌歌手很多遭谋杀,重金属乐团成员更容易自杀;不过要得出结论,还需要开展更多研究。

肯尼接受《ABC 612》访问时说,“我认为流行音乐行业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个非常危险的地带,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同时,很多年轻人选择进入流行音乐产业,又是他们心理问题的直接结果。肯尼教授接着分析说,“例如愿望未满足、家庭破碎、中途辍学等,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无法融入社会,最后才进入流行音乐产业。”

“流行音乐界对吸毒、性乱,以至于对早死的崇拜,都吸引着那些抑郁而有自杀倾向的青年音乐家进入同气相求的这类环境。而他们的这些不良倾向会在彼此接触中放大,以至于失去控制地导向早逝的结果。”肯尼认为,让更多年轻人在涉足流行乐产业前了解行业的真实状况,还需要付诸更多努力。**

责任编辑:苏明真

相关新闻
笑星的忧伤:从罗宾•威廉斯到金•凯瑞
泠涛:成龙儿子吸毒说明什么
吸毒现象突出 影帝霍夫曼等巨星都因吸毒猝死
智慧侠:娱乐圈为何流行吸毒“找乐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