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前徒倒戈 血流漂杵

作者:陆真
font print 人气: 1019
【字号】    
   标签: tags:

商朝的纣王,是个非常暴虐的国君,人民对他非常痛恨。当时,周国是商朝的一个诸侯国。周国的国君姬昌(周朝建立后追尊为周文王),是一位仁德之主,他精心治理国家,积极准备力量,决心消灭纣王,以解救百姓的倒悬之苦。

姬昌死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周武王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灭商的大业。公元前1066年,武王率领士兵四万五千人,勇士三千人,战车三百辆,出征讨伐商纣王。各个诸侯国纷纷响应,出兵参战。

周武王指挥大军,向商朝的别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发起猛烈的进攻。他没有遇到多大的抵抗,就攻到牧野(河南省汲县北部),距朝歌只有七十里路。周武王在牧野召开誓师大会,列举了纣王的种种罪行,号召将士团结战斗,奋勇杀敌。

此时,纣王正在和妃子饮酒取乐,突然听到周武王进攻的消息,慌了手脚,匆忙率领七十万大军,赶到牧野迎战。

商军官兵,不愿替纣王打仗,战斗一开始,纣王前锋部队的士兵,就倒转矛头,配合周军,反戈向纣王杀去。结果商军大败,死伤无数,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血水把木棍子都漂起来了。

纣王走投无路,就点着了火,把自己烧死。从此,商朝就灭亡了。

此事,出自《尚书‧武成》,书中记载:“……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前徒”:是前面的士卒;“倒戈”:是倒转矛头。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中,引伸出“前徒倒戈”和“血流漂杵”两个成语。“前徒倒戈”用来比喻军队背叛,调转枪口,攻击指挥者自己。“血流漂杵”用来形容战争中死伤众多,血流成河。◇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残羹冷炙”是指吃剩的饭菜,多借指别人的施舍。
  • 从故事中演变出的“百步穿杨”这句成语,形容射箭技术非常高明。
  • 国语‧周语上》和《史记‧周本纪》中都有记载“周厉王杀人止谤”的故事。
  • 孔子有许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叫宰予,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刚开始给孔子的印象很好,但后来渐渐发现,他既不孝敬父母,也没有仁德,而且十分懒惰,白天睡大觉。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后来宰予参与作乱,被杀死。
  • 这个成语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高阳应,是战国时代宋国的大夫。他很爱与人辩论。有理没理,都要强辩一番。有时别人有理,但嘴上说不过他,只好认屈。
  • 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在今安徽寿县一带进行一场大战,史称“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历史典故即出于此。
  • 《礼记.乐记》记载,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这个成语出自《新唐书‧褚遂良传》。唐朝初年,高丽发生内乱,告急求救,太宗想亲自挂帅,率兵进攻高丽。群臣都劝皇帝不要亲征。褚遂良劝太宗:“出征万一不胜,势必再兴兵;再兴兵,则士兵怨恨;队伍情绪不稳,则胜败难料了。 ”
  • 羊续,后汉泰山平阳人,为官清廉奉法。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羊续被任命为南阳郡太守。在此之前,江夏兵赵慈反叛,杀死了原任南阳太守,并攻陷元县,一时间人心惶惶。
  • “痛定思痛”此句成语出自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意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追思当时所遭的痛苦,倍加伤心。
评论